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及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152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及制备和应用。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N‑N‑羟基琥珀酰亚胺催化及酸性条件下,组氨酸与壳聚糖硬脂酸发生化学键合,生成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在水性介质中自聚集形成胶束,具有良好的酸环境响应性,与抗原卵白蛋白及成熟树突状细胞膜复合后形成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成熟树突状细胞膜的复合可提高纳米复合物对淋巴结树突状细胞的靶向性,可实现纳米复合物对树突状细胞溶酶体酸环境的响应性,以增强抗原呈递并诱导产生细胞免疫,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疗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复合物具有优良淋巴结靶向性及酸环境响应性,可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lymph node targeting Nanocompo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及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制药领域,涉及一种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及制备和应用,是组氨酸与壳聚糖硬脂酸的化学键合、成熟树突状细胞膜/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卵白蛋白复合物的制备,以及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在制备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中的应用,所述复合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技术介绍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发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高特异性、低毒性、克服肿瘤耐药性等优点。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但许多患者自身产生的免疫细胞数量不足,导致无法从中受益。因此,如何最大化的激发免疫系统进行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免疫治疗是目前研究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特异性抗原来激活抗原提呈细胞,从而启动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种方式可用于治疗对其他免疫治疗无反应或缺乏靶标的患者,适用性更广。但目前很多疫苗由于不能诱导或增强细胞免疫效应,所以免疫治疗疗效不如人意。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原递送载体不断涌现。借助抗原递送载体可改变抗原在免疫细胞内的呈递途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成熟树突状细胞膜、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卵白蛋白组成,其中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与卵白蛋白质量比为1:1~5:1,成熟树突状细胞膜蛋白与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质量比为0.25:1~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成熟树突状细胞膜、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卵白蛋白组成,其中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与卵白蛋白质量比为1:1~5:1,成熟树突状细胞膜蛋白与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质量比为0.25: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的结构通式为:



式中n为硬脂酸的化学修饰比例,范围为7.14%~7.70%,m为组氨酸的化学修饰比例,范围为6.58%~8.26%。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结靶向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取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溶于去离子水,制备浓度为0.5~1.0mg/mL的溶液,取卵白蛋白,加去离子水超声溶解,制备浓度为0.5~1.0mg/mL的溶液,将卵白蛋白加入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溶液,使得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与卵白蛋白质量比为1:1~5:1,涡旋,静置,得到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卵白蛋白复合物,提取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将细胞膜蛋白浓度调整为0.5~1.0mg/mL,取细胞膜溶液,与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卵白蛋白的复合物溶液混合,使得成熟树突状细胞膜蛋白与组氨酸修饰壳聚糖硬脂酸质量比为0.25:1~5:1,用脂质体挤出器来回挤压,得到成熟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富强杨喜琴孟廷廷袁弘曾颖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