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15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高分子载体制备和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两亲性聚酯PET‑PCL‑Peptide的制备;2)MePEG‑COOH的制备;3)姜黄素与PET‑PCL‑Peptide加入至丙酮溶解形成油相,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形成水相,将油相滴入水相,搅拌制备纳米粒;4)将3)制得的纳米粒溶液与一定浓度MePEG‑COOH溶液混合搅拌,得到平均粒径130~200nm,多分散指数(PDI)小于0.30,包封率大于70%的姜黄素‑纳米粒。该类纳米给药载体可作为一种载姜黄素缓释载体系统,采用亲水性外层MePEG‑COOH物理包裹亲脂性PET‑CPL‑Peptide内层成粒,使纳米粒具有靶向性强、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稳定性强、提高姜黄素溶解性等优点,适用于静脉注射等多种给药方式。

Preparation of enzyme sensitive amphiphilic polyester drug loaded nano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高分子载体制备和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癌症是目前全球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被称为新世纪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因此,寻找高疗效、低毒性的药物及载药体系成为各领域的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对于攻克肿瘤类疾病具有重大意义。姜黄素(Curcumin)是提取自姜科、天南星科的植物根茎部分的一种化学成分。其中,姜黄含量约占3%~6%,是一种具有二酮的色素,是植物界较为稀有的一种二酮类化合物。有关医学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作用。但是姜黄素的低溶解度、体外易氧化、体内易代谢等缺点,使其生物利用度低,从而限制了姜黄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对姜黄素的新型载药体系投入研究,改进姜黄素的自身缺点,能够大幅推进姜黄素的临床应用进程。纳米粒(Nanoparticles)广义上是指微粒直径在10~1000nm,以天然或合成的类脂材料为载体,将药物包裹或夹嵌于类脂核中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MePEG-COOH及PET-PCL-Peptide单体的制备:/n①聚乙二醇单甲醚MePEG1900与丁二酸酐室温下用适量二恶烷溶解,加适量吡啶及4-二甲氨基吡啶,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室温反应24h,纯化得到产物MePEG-COOH;/n②季戊四醇和ε-己内酯搅拌至溶解,加入适量辛酸亚锡,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40℃反应72h,纯化得到PET-PCL单体;/n③Peptide((ACP)-GPLGIAGQ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MePEG-COOH及PET-PCL-Peptide单体的制备:
①聚乙二醇单甲醚MePEG1900与丁二酸酐室温下用适量二恶烷溶解,加适量吡啶及4-二甲氨基吡啶,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室温反应24h,纯化得到产物MePEG-COOH;
②季戊四醇和ε-己内酯搅拌至溶解,加入适量辛酸亚锡,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40℃反应72h,纯化得到PET-PCL单体;
③Peptide((ACP)-GPLGIAGQr9-(ACP))、4-二甲氨基吡啶、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保护下冰浴活化2h,再加入②产物PET-PCL,在氮气保护下,室温反应72h,纯化得到产物PET-PCL-Peptide;
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MePEG1900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3~6);
所述Peptide((ACP)-GPLGIAGQr9-(ACP))、N-羟基琥珀酰亚胺(DMAP)、1-乙基-(3-二甲基氯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PET-PCL的投料量的摩尔比为1:(5~40):(5~40):(0.5~2);
2)MePEG-COOH/PET-PCL-Peptide载药纳米粒的制备:
④姜黄素、步骤1)制得的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PET-PCL-Peptide溶于丙酮中,做为油相;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做为水相;将所得油相滴加到水相中,搅拌一定时间后真空抽滤,收集滤液为PET-PCL-Peptide纳米粒溶液;
⑤取一定量④制得的纳米粒溶液,按一定比例滴加至①制得的MePEG-COOH溶液中,室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MePEG-COOH/PET-PCL-Peptide载药纳米粒;
所述姜黄素浓度为0.8~1.2mg/mL;
所述姜黄素与PET-PCL-Peptide的质量比值为1:(5~10);
所述MePEG-COOH的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根生纪旭刚郭钫元杨庆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