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内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4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槽口小、槽满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的电机内定子,包括由多片定子冲片单元叠压在一起构成的扇形定子单元,扇形定子单元包括齿,齿的外端设置有齿肩、里端设置有轭部,齿两侧的构成用于绕定子线圈的齿槽,多个扇形定子单元通过榫筋、榫槽相互镶嵌在一起形成的圆环状定子铁芯,轭部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或槽。相较于整圆来说材料利用率高,简化了冲片模具,有利于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工艺简单,定子槽口无需很大、槽满率高。轭部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或槽,一方面为将各个扇形定子单元相互紧固连接的紧固件提供连接通道,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内循环封路的一部分,优化了电机内部的冷却结构。

Stator in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内定子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的说是对电机内定子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内定子结构多为整圆结构,生产制造需要的模具工装较多,绕线时漆包线必须经过定子铁芯槽口,所以绕线过程中经常出现漆包线碰到槽口伤线的情况,而且整圆结构的冲片采用整体冲压落料加工而成,材料利用率不高,严重制约了该类电机的发展。针对集中式绕组的结构,过大的外径的内定子结构,要求相应的自动嵌线机功能复杂而外形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槽口小、槽满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的电机内定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由多片定子冲片单元叠压在一起构成的扇形定子单元,扇形定子单元包括齿,齿的外端设置有齿肩、里端设置有轭部,齿两侧的构成用于绕定子线圈的齿槽,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榫筋及榫槽,多个扇形定子单元通过榫筋、榫槽相互镶嵌在一起形成的圆环状定子铁芯,轭部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或槽,孔或槽的长度方向与圆环状定子铁芯的中心轴方向一致。上述方案中,定子铁芯是由多个扇形定子单元相互镶嵌在一起构成的,相较于整圆来说材料利用率高,简化了冲片模具,有利于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同时这种串联的结构可以先在扇形定子单元上绕线,然后再组装成带有定子铁芯,再将各扇形定子单元上线圈串接或并接,这样,在敞开的空间内绕线,工艺简单,定子槽口无需很大、槽满率高。轭部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或槽,一方面为将各个扇形定子单元相互紧固连接的紧固件提供连接通道,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内循环封路的一部分,优化了电机内部的冷却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定子铁芯的主视图;图2为定子铁芯的立体图;图3为扇形定子单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3,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由多片定子冲片单元叠压在一起构成的扇形定子单元10,扇形定子单元10包括齿11,齿11的外端设置有齿肩12、里端设置有轭部13,齿11两侧的构成用于绕定子线圈的齿槽14,轭部13两侧分别设置有榫筋131及榫槽132,多个扇形定子单元10通过榫筋、榫槽131、132相互镶嵌在一起形成的圆环状定子铁芯,轭部13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或槽133,孔或槽133的长度方向与圆环状定子铁芯的中心轴方向一致。定子铁芯是由多个扇形定子单元10相互镶嵌在一起构成的,相较于整圆来说材料利用率高,简化了冲片模具,有利于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同时这种串联的结构可以先在扇形定子单元10上绕线,然后再组装成带有定子铁芯,再将各扇形定子单元10上线圈串接或并接,这样,在敞开的空间内绕线,工艺简单,定子槽口无需很大、槽满率高。轭部13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或槽133,一方面为将各个扇形定子单元10相互紧固连接的紧固件提供连接通道,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内循环风路的一部分,优化了电机内部的冷却结构。实施例1:所述的轭部13呈扇形,孔133设置在轭部13临近里端的位置处,孔133的截面为方形。这样紧固件从孔133穿过并压紧在孔133内圈处的内壁上,然后将紧固件固定。实施例2:所述的轭部13呈扇形,孔槽133设置在轭部13里端的位置处,孔槽133为开口朝向里端的收口状T形槽。紧固件从孔槽133穿过并压紧在孔槽133槽口处的内壁上,然后将紧固件固定。进一步的,榫筋131和榫槽132的截面均为收口状的半圆形,且两者为间隙配合。为了保证榫筋131顺利的从榫槽132中穿过,将两者设置为间隙配合,装配好之后的两个扇形定子单元10是可以绕着榫筋131转动的,然后榫筋131和榫槽132的截面均为收口状的半圆形,这里所说的半圆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半圆,实际是在半圆结构的基础上还设置有收口,防止榫筋131从榫槽132的槽口脱出。具体的,齿肩12为齿11的外端向两侧延伸的凸条,左右两侧的凸条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相同,相邻扇形定子单元10的齿肩12之间留有间隙,齿肩12径向靠内的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径向靠外的边缘也在同一圆柱面上,相邻扇形定子单元10的临近的齿槽14对接构成嵌线槽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内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片定子冲片单元叠压在一起构成的扇形定子单元(10),扇形定子单元(10)包括齿(11),齿(11)的外端设置有齿肩(12)、里端设置有轭部(13),齿(11)两侧的构成用于绕定子线圈的齿槽(14),轭部(13)两侧分别设置有榫筋(131)及榫槽(132),多个扇形定子单元(10)通过榫筋、榫槽(131、132)相互镶嵌在一起形成的圆环状定子铁芯,轭部(13)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槽(133),孔槽(133)的长度方向与圆环状定子铁芯的中心轴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内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片定子冲片单元叠压在一起构成的扇形定子单元(10),扇形定子单元(10)包括齿(11),齿(11)的外端设置有齿肩(12)、里端设置有轭部(13),齿(11)两侧的构成用于绕定子线圈的齿槽(14),轭部(13)两侧分别设置有榫筋(131)及榫槽(132),多个扇形定子单元(10)通过榫筋、榫槽(131、132)相互镶嵌在一起形成的圆环状定子铁芯,轭部(13)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孔槽(133),孔槽(133)的长度方向与圆环状定子铁芯的中心轴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内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轭部(13)呈扇形,孔槽(133)设置在轭部(13)临近里端的位置处,孔槽(133)的截面为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奇飞赵云峰侯文娟许亚运胡国庆陈予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