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649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培训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包括:底座、驱动装置、车轮、防护罩及升降杆,底座是一个长方形平板,底座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底座上固定安装两个升降杆,两个升降杆中间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进行简化组装,且驱动装置可以完全模拟出新能源汽车的工作状态,使在新能源维修培训过程中对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拆装演示更加简单明了,避免了拆装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导致汽车零配件互相交织繁琐,学员不易直观地理解各个系统工作原理,方便了学员们对驱动装置进行拆解了解各部位的详细参数。

A multi unit combined driving principle training platform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
本技术涉及汽车培训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来作为代步工具,但是新能源汽车维修就成了问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驱动装置与传统的汽车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传统的汽车维修工人就无法进行维修了,这就需要大量培养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人,目前汽车维修培训机构采用的教具为整车,根据汽车维修的教学内容进行汽车车辆的拆装及演示,汽车零配件互相交织繁琐,学员不易直观地理解各个系统工作原理,尤其作为承载汽车全部重量及设备的地盘,其上设置有车轮的驱动总成,导致车辆底盘的教学工作不易展开,学员理解困难,所以在新能源汽车维修培训中就需要一个简化的新能源汽车驱动实训台,来方便学员们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原理和方便学员们对驱动装置进行拆解了解各部位的详细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具备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拆卸组装便捷简单等优点,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维修培训中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拆装演示困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拆卸组装便捷简单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包括:底座、驱动装置、车轮、防护罩及升降杆,底座是一个长方形平板,底座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下方固定安装两个车轴,且两个车轴前后对应,车轴前后壁面分别固定安装车轮,驱动装置下方壁面固定四个固定柱,固定柱是一个实心圆柱体,四个固定柱下方壁面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上固定安装两个升降杆,且两个升降杆分别位于驱动装置左右两侧,两个升降杆左右对应,升降杆是一个长方形空心箱体,两个升降杆内部下方壁面分别固定安装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内圈壁面固定安装螺柱,螺柱上方固定安装横齿轮,两个升降杆中间设置转动箱,且转动箱位于螺柱上方,转动箱左右壁面分别与两侧升降杆相壁面固定连接,转动箱内部活动安装转动柱,转动柱是一个圆柱,转动柱左端穿过左侧升降杆右侧壁面,转动柱右端穿过右侧升降杆,转动柱右侧固定安装手动转盘,且手动转盘位于升降杆右侧,转动柱上固定安装两个竖齿轮,且两个竖齿轮分别位于左右两个横齿轮上方,两个竖齿轮分别与两个横齿轮啮合,两个升降杆相近壁面分别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分别穿透两个升降杆相近壁面,两个升降杆中间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是一个长方形空心箱体,且防护罩空心部位穿透下方壁面,防护罩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固定块,固定块是一个长方体,且固定块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是一个圆形孔洞,且螺纹孔内壁开设有螺纹槽,螺纹孔穿透固定柱上下壁面,两个固定块分别穿过左右两个滑槽,两个螺柱分别穿过两侧的螺纹孔,且螺柱侧面与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优选的,驱动装置时有新能源汽车的驱动装置简化而来,驱动装置是由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及控制机构组成,驱动装置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优选的,驱动装置启用,可以直观的看到驱动装置的动作状态,同时驱动装置会带动车轮转动,完全模拟出新能源汽车行驶时驱动装置与车轮联动的工作状态。优选的,驱动装置通过四个固定柱固定在底座上方。优选的,螺柱是一个侧面开设有螺纹的圆柱,螺柱通过转动轴承可以进行转动。优选的,防护罩左右壁面分别使用金属平板制成,防护罩上方壁面及前后壁面是使用透明PVE塑料制成,当防护罩将驱动装置完全笼罩住时,可以通过防护罩透明的壁面观察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优选的,两个螺柱同时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转动块沿着滑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防护罩上下移动,将驱动装置笼罩或放出。(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通过将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进行简化组装,且驱动装置可以完全模拟出新能源汽车的工作状态,使在新能源维修培训过程中对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拆装演示更加简单明了,避免了拆装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导致汽车零配件互相交织繁琐,学员不易直观地理解各个系统工作原理,方便了学员们对驱动装置进行拆解了解各部位的详细参数。2、该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通过将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重新在实训台上进行组装,实训台可以完全的模拟出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及驱动装置与车轮联动状态,可以让学员们直观的观察到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各个部件的联动状态。3、该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通过在驱动装置上设置防护罩,当驱动装置开启进行模拟工作时,学员们通过防护罩透明的壁面可以清楚的进行观看,防护罩可以避免驱动装置工作时带动车轮高速转动与学员接触带来的伤害,需要拆转演示时将防护罩升起方便学员们进行拆装,操作简单便捷。4、该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通过在驱动装置上设置防护罩,当实训台不进行演示时,使用防护罩将驱动装置进行笼罩,避免了不使用时驱动装置上落有灰尘影响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主视图;图2为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正视的剖视图;图3为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左视的剖视图;图4为固定块放大图。图中:1底座、2驱动装置、3车轮、4固定柱、5防护罩、6升降杆、7固定块、8滑槽、9螺柱、10转动轴承、11转动箱、12转动柱、13横齿轮、14竖齿轮、15手动转盘、16车轴、17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包括:底座1、驱动装置2、车轮3、防护罩5及升降杆6,底座1是一个长方形平板,底座1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时有新能源汽车的驱动装置2简化而来,驱动装置2是由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及控制机构组成,驱动装置2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驱动装置2下方固定安装两个车轴16,且两个车轴16前后对应,车轴16前后壁面分别固定安装车轮3,驱动装置2启用,可以直观的看到驱动装置2的动作状态,同时驱动装置2会带动车轮3转动,完全模拟出新能源汽车行驶时驱动装置2与车轮3联动的工作状态,驱动装置2下方壁面固定四个固定柱4,固定柱4是一个实心圆柱体,四个固定柱4下方壁面分别与底座1固定连接,驱动装置2通过四个固定柱4固定在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包括:底座(1)、驱动装置(2)、车轮(3)、防护罩(5)及升降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是一个长方形平板,底座(1)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2),底座(1)上固定安装两个升降杆(6),且两个升降杆(6)分别位于驱动装置(2)左右两侧,两个升降杆(6)内部分别设置有螺柱(9),两个升降杆(6)中间设置有防护罩(5),防护罩(5)是一个长方形空心箱体,且防护罩(5)空心部位穿透下方壁面,防护罩(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固定块(7),且固定块(7)上开设有螺纹孔(17),螺柱(9)是一个侧面开设有螺纹的圆柱,螺柱(9)侧面与螺纹孔(17)内壁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包括:底座(1)、驱动装置(2)、车轮(3)、防护罩(5)及升降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是一个长方形平板,底座(1)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2),底座(1)上固定安装两个升降杆(6),且两个升降杆(6)分别位于驱动装置(2)左右两侧,两个升降杆(6)内部分别设置有螺柱(9),两个升降杆(6)中间设置有防护罩(5),防护罩(5)是一个长方形空心箱体,且防护罩(5)空心部位穿透下方壁面,防护罩(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固定块(7),且固定块(7)上开设有螺纹孔(17),螺柱(9)是一个侧面开设有螺纹的圆柱,螺柱(9)侧面与螺纹孔(17)内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下方壁面固定安装两个车轴(16),且两个车轴(16)前后对应,车轴(16)前后壁面分别固定安装车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下方壁面固定四个固定柱(4),四个固定柱(4)下方壁面分别与底座(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新能源汽车驱动原理实训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升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满生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毅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