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36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包括公管和母管,公管和母管的端口相对接,母管的端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一法兰盘,母管上设置有旋紧套筒,旋紧套筒套设在母管上的端部同轴固定有第一环形凸缘,第一法兰盘上同轴固定有第一橡胶圈,旋紧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槽靠近公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竖槽,第一竖槽远离螺旋槽的端部延伸到旋紧套筒靠近公管的端口的边缘上形成缺口,螺旋槽远离公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竖槽,第二竖槽远离螺旋槽的端部向旋紧套筒靠近公管的端口方向延伸,公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缺口相配合的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使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与管路进行快速拆接的效果。

A pipe interface structure of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的接口通常包括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使用时热水从一个进水口中流入并从一个出水口中流出,冷水从另一个进水口中流入并从另一个出水口中流出,各进水口和各出水口分别接在相应的管路上。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791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接口,包括机架板,机架板设在外部的换热器上,机架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与外部的装置相连,在外部的管道上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机架板上的螺纹孔和外部管道上的螺纹孔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外部管道直接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上。板式换热器由于生产的需要经常被接在不同的管路上,而上述板式换热器接口采用螺纹连接,工作人员将换热器接口与管路对接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将螺纹对准后方可将接口旋紧,并且螺纹接口使用时间久后容易出现滑丝或者卡死的现象,上述情况均导致接口拆接速度变慢,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其具有能够使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与管路进行快速拆接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包括公管和母管,所述公管和母管的端口相互对接,所述母管的端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一法兰盘,母管上设置有旋紧套筒,旋紧套筒的一段套设在母管上,旋紧套筒套设在母管上的端部同轴固定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第一法兰盘上同轴固定有第一橡胶圈,所述旋紧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槽靠近公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竖槽,第一竖槽远离螺旋槽的端部延伸到旋紧套筒靠近公管的端口的边缘上形成缺口,所述螺旋槽远离公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竖槽,第二竖槽远离螺旋槽的端部向旋紧套筒靠近公管的端口方向延伸,所述公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缺口相配合的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公管和母管进行连接时,使公管上的凸块对准旋紧套筒边缘处的缺口,将公管向旋紧套筒内插入相当于第一竖槽长度的距离后,用手旋动旋紧套筒,使凸块沿着螺旋槽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环形凸缘将抵在第一法兰盘上,从而迫使第一橡胶圈与公管的端口相抵接,进而第一橡胶圈被压缩,第一橡胶圈相应的会对公管提供一个有使其产生向旋紧套筒外运动的趋势的力,当凸块运动到第二竖槽与螺旋槽相连通的部位时,在第二橡胶圈的作用下凸块会进入第二竖槽内,并使公管向旋紧套筒外运动相当于第二竖槽长度的距离,从而凸块将会卡在第二竖槽远离螺旋槽的端部处,使公管与母管可靠对接,操作更加方便;当将公管和母管拆开时,用手向公管方向推动旋紧套筒使旋紧套筒相对于公管运动相当于第二竖槽长度的距离,再反向旋动旋紧套筒使凸块进入螺旋槽中,使凸块沿螺旋槽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橡胶圈与公管之间的相互抵接的力会逐渐减小直至两者分离,当凸块移动到第一竖槽与螺旋槽相连通的部位时,向旋紧套筒外拔动公管即可将公管从旋紧套筒中抽出,拆开更加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管的端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上同轴固定有第二橡胶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公管插入旋紧套筒内进行对接时,旋动旋紧套筒将使第一橡胶圈与第二橡胶圈相抵接,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均发生形变且二者抵接面积更大,降低因公管端口直接抵在第一橡胶圈上接触面积过小导致第一橡胶圈损坏,有利于提高公管和母管连接时的可靠性和密封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一橡胶圈上均开设有多个下沉孔,第一橡胶圈上的多个下沉孔与第一法兰盘上的多个下沉孔相对应,第一橡胶圈通过多个分别穿设在各个下沉孔内的螺栓螺母固定在第一法兰盘上,所述第二法兰盘和第二橡胶圈上均开设有多个下沉孔,第二橡胶圈上的多个下沉孔与第二法兰盘上的多个下沉孔相对应,第二橡胶圈通过多个分别穿设在各个下沉孔内的螺栓螺母固定在第二法兰盘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下沉孔能够便于将橡胶圈通过螺栓螺母与法兰盘固定,提高橡胶圈固定在法兰盘上的可靠性,避免将橡胶圈直接粘接在法兰盘上时间久后导致的橡胶圈脱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橡胶圈上的多个下沉孔与第二橡胶圈上的多个下沉孔之间错开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下沉孔内进水后,水将被抵紧的橡胶圈所阻挡,降低了因多个下沉孔内的螺栓螺母的密封失效时,水经过下沉孔形成的通道从接口处泄漏的几率,提高了接口处的密封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母管的外侧壁上同轴固定有挡环,挡环与第一法兰盘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一环形凸缘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环能够对第一环形凸缘起到阻挡作用,旋紧套筒沿母管中心线远离母管端口方向的运动将被挡环限制,有利于使旋紧套筒能够保持在母管的端口处,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紧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条所述螺旋槽,所述公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块,两个凸块分别与公管的端口上的两个缺口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紧套筒内侧壁上开设两条螺纹槽,公管和母管对接时两个凸块分别卡在两个螺旋槽上,在公管受到橡胶圈的推力时,两个凸块受力更加平衡,有利于使公管卡接得更加稳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紧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能够增加操作人员旋动旋紧套筒时手部与旋紧套筒之间的摩擦力,使操作人员更容易旋动旋紧套筒。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紧套筒靠近公管的端部同轴固定有第二环形凸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环形凸缘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旋动旋紧套筒时,手部抵在第二环形凸缘上对旋紧套筒的旋动进行施力。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法兰盘上同轴设置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套设在第一环形凸缘与第一法兰盘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圈能够缓冲第一环形凸缘压在第一法兰盘上时的作用力,降低因将第一环形凸缘直接抵在第一法兰盘上时间久后导致二者发生塑性变形的几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管的外侧壁上同轴固定有锁圈,锁圈和第二环形凸缘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管与母管相对接后,锁圈与第二环形凸缘之间仍设置有距离,通过锁具将锁圈与第二环形凸缘锁住,在板式换热器长期使用的期间能够防止人将旋紧套筒打开使管路中的高压液体喷出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对公管和母管进行连接时,通过用手旋动旋紧套筒,凸块将会卡在第二竖槽远离螺旋槽的端部处,使公管与母管可靠对接,对接更加方便;当将公管和母管拆开时,通过用手反向旋动旋紧套筒使凸块进入螺旋槽中,当凸块移动到第一竖槽与螺旋槽相连通的部位时,向旋紧套筒外拔动公管即可将公管从旋紧套筒中抽出,拆开更加方便;2.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抵接面积更大,有利于提高公管和母管连接时的可靠性和密封性;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包括公管(2)和母管(1),所述公管(2)和母管(1)的端口相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1)的端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一法兰盘(11),母管(1)上设置有旋紧套筒(3),旋紧套筒(3)的一段套设在母管(1)上,旋紧套筒(3)套设在母管(1)上的端部同轴固定有第一环形凸缘(31),所述第一法兰盘(11)上同轴固定有第一橡胶圈(14),所述旋紧套筒(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旋槽(32),螺旋槽(32)靠近公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竖槽(33),第一竖槽(33)远离螺旋槽(32)的端部延伸到旋紧套筒(3)靠近公管(2)的端口的边缘上形成缺口(331),所述螺旋槽(32)远离公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竖槽(34),第二竖槽(34)远离螺旋槽(32)的端部向旋紧套筒(3)靠近公管(2)的端口方向延伸,所述公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缺口(331)相配合的凸块(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包括公管(2)和母管(1),所述公管(2)和母管(1)的端口相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1)的端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一法兰盘(11),母管(1)上设置有旋紧套筒(3),旋紧套筒(3)的一段套设在母管(1)上,旋紧套筒(3)套设在母管(1)上的端部同轴固定有第一环形凸缘(31),所述第一法兰盘(11)上同轴固定有第一橡胶圈(14),所述旋紧套筒(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旋槽(32),螺旋槽(32)靠近公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竖槽(33),第一竖槽(33)远离螺旋槽(32)的端部延伸到旋紧套筒(3)靠近公管(2)的端口的边缘上形成缺口(331),所述螺旋槽(32)远离公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竖槽(34),第二竖槽(34)远离螺旋槽(32)的端部向旋紧套筒(3)靠近公管(2)的端口方向延伸,所述公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缺口(331)相配合的凸块(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管(2)的端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二法兰盘(22),第二法兰盘(22)上同轴固定有第二橡胶圈(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管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11)和第一橡胶圈(14)上均开设有多个下沉孔(41),第一橡胶圈(14)上的多个下沉孔(41)与第一法兰盘(11)上的多个下沉孔(41)相对应,第一橡胶圈(14)通过多个分别穿设在各个下沉孔(41)内的螺栓螺母固定在第一法兰盘(11)上,所述第二法兰盘(22)和第二橡胶圈(23)上均开设有多个下沉孔(41),第二橡胶圈(23)上的多个下沉孔(41)与第二法兰盘(22)上的多个下沉孔(41)相对应,第二橡胶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亚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及时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