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35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熔化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包括熔化炉本体、投料小车、投料架和驱动机构,投料架位于熔化炉本体的一侧,熔化炉本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盖合熔炼炉本体,熔化炉本体设有用于开启顶盖的开启机构,投料架设有导轨,导轨沿投料架长度方向设置,导轨的顶部不低于熔化炉本体的顶部,导轨滑动连接有承载架,承载架与驱动机构连接,承载架设有插接杆,投料小车开设有与插接杆相匹配的插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现自动连续投料,从而提高投料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插接杆插入插接槽,使得承载架与投料小车相对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投料小车的安全性。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of aluminum material for continuous centralized mel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熔化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铝以其优越的金属特性,大量应用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领域。现有技术中铝行业采用的熔化炉将铝进行熔化,而对于上料都是采用人工手动上料,由于熔化炉比较高,且温度高,因此采用人工上料不仅不安全,而且劳动效率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825423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熔化炉的上料装置,具有熔化炉本体,位于所述熔化炉本体的侧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导轨架,所述导轨架通过滑轮与小车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架的顶部与熔化炉本体的炉门在同一平面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熔化炉本体的侧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导轨架,导轨架通过滑轮与小车滑动连接,滑轮难以驱使小车在导轨架上上下运动,且小车通过滑轮在导轨架上上下运动时难以保障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它解决了滑轮难以驱使小车在导轨架上上下运动,且小车通过滑轮在导轨架上上下运动时难以保障其安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包括熔化炉本体、投料小车、投料架和驱动机构,所述投料架位于熔化炉本体的一侧,所述熔化炉本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盖合熔炼炉本体,熔化炉本体设有用于开启顶盖的开启机构,所述投料架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沿投料架长度方向设置,导轨的顶部不低于熔化炉本体的顶部,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承载架设有插接杆,所述投料小车开设有与插接杆相匹配的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满铝料的投料小车推入投料架,使得承载架的插接杆插合开设在投料小车上的插接槽,实现投料小车与承载架相对固定,从而投料小车与承载架在导轨上上下来回往复运动时更加安全。驱动机构驱使承载架在导轨上上下来回往复运动,实现投料小车将铝料送到导轨的顶端,此时,开启机构提前开启顶盖,以便于投料小车将铝料投到熔化炉本体内。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现自动连续投料,从而提高投料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插接杆插入插接槽,使得承载架与投料小车相对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投料小车的安全性,投料小车沿着导轨上下来回往复运动时,插接杆和插接槽保持投料小车与承载架同步运动,使得投料小车在导轨上上下来回往复运动更加规整和有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架固定有两组插接杆,两组插接杆与承载架呈“凹”字形设置,所述投料小车一面的两侧配合插接杆开设有两组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插接杆插入两组插接槽,使得承载架与投料小车的连接更加固定,且承载架与投料小车的连接更加平稳,能够防止投料小车内的铝料掉出,有利于投料小车将铝料投到熔化炉本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的顶部垂直设置,且导轨的顶部与顶盖背离熔化炉本体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的顶部与顶盖背离熔化炉本体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当投料小车运行到导轨的顶端时,便于投料小车将铝料投到熔化炉本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绳索和绳索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绳索轮固定,第一绳索与绳索轮连接,且第一绳索绕设有导轨和投料架与承载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正反转,当伺服电机正转时,通过第一绳索和绳索轮将投料小车沿着导轨往上拉,当伺服电机反转时,通过第一绳索和绳索轮将投料小车沿着导轨往下拉,使得投料小车到达地面,以便于将铝料再次装入车内进行再次投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绳索包括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具有足够强的强度,从而能够承受投料小车装满铝料的重量,以便于牵引投料小车沿着导轨上下来回往复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熔化炉本体的顶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竖直固定有支撑杆,所述开启机构包括气缸、滑轮和第二绳索,所述竖直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滑轮安装在支撑杆的顶部,所述气缸与第二绳索连接,所述第二绳索穿过滑轮与顶盖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收缩拉动第二绳索,第二绳索通过滑轮为支点拉动顶盖,从而将熔化炉本体的顶盖打开;气缸伸长拉动第二绳索,第二绳索通过滑轮为支点拉动顶盖,从而将熔化炉本体的顶盖盖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盖背离熔化炉本体的一面设有吊耳,所述吊耳铰接有开启架,所述开启架远离吊耳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架分别与吊耳和支撑架铰接,使得顶盖与支撑架铰接,以便于打开和关闭顶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现自动连续投料,从而提高投料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插接杆插入插接槽,使得承载架与投料小车相对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投料小车的安全性,投料小车沿着导轨上下来回往复运动时,插接杆和插接槽保持投料小车与承载架同步运动,使得投料小车在导轨上上下来回往复运动更加规整和有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熔化炉本体;11、顶盖;111、吊耳;112、开启架;12、支撑架;13、支撑杆;2、投料小车;21、插接槽;3、投料架;31、导轨;4、驱动机构;41、伺服电机;42、绳索轮;5、开启机构;51、气缸;52、滑轮;53、第二绳索;6、承载架;61、插接杆;7、炉门;8、燃气枪;9、底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包括熔化炉本体1、投料小车2、投料架3和驱动机构4,投料架3位于熔化炉本体1的一侧,熔化炉本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11,投料架3设有导轨31,导轨31滑动连接有承载架6,承载架6与驱动机构4连接,承载架6与投料小车2连接;驱动机构4驱使承载架6沿着导轨31上下来回往复运动,实现将投料小车2内的铝料投入熔化炉本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熔化炉本体1固定有底架9,使得熔化炉本体1与地面隔开;熔化炉本体1上设有炉门7,打开炉门7可观察熔化炉本体1内情况;熔化炉本体1设有燃气枪8,燃气枪8为熔化炉本体1内提高热量,以便于熔化炉本体1保温和升温;投料架3竖直设置,投料架3的侧壁设有安全网,从而限制投料小车2内的铝料掉出投料架3。顶盖11盖合熔化炉本体1,从而限制熔化炉本体1内的热量溢出,有利于保持熔化炉本体1内的温度。导轨31沿投料架3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且导轨31位于投料架3靠近熔化炉本体1的一侧。导轨31的顶部不低于熔化炉本体1的顶部,通常,导轨31的顶部垂直设置,且导轨31的顶部与顶盖11背离熔化炉本体1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当投料小车2运动到导轨31的顶部时,便于投料小车2将铝料投到熔化炉本体1内。承载架6设有两组插接杆61,两组插接杆61与承载架6呈“凹”字形设置,投料小车2配合两组插接杆61开设有两组插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包括熔化炉本体(1)、投料小车(2)、投料架(3)和驱动机构(4),所述投料架(3)位于熔化炉本体(1)的一侧,所述熔化炉本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11),顶盖(11)盖合熔炼炉本体,熔化炉本体(1)设有用于开启顶盖(11)的开启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架(3)设有导轨(31),所述导轨(31)沿投料架(3)长度方向设置,导轨(31)的顶部不低于熔化炉本体(1)的顶部,所述导轨(31)滑动连接有承载架(6),所述承载架(6)与驱动机构(4)连接,所述承载架(6)设有插接杆(61),所述投料小车(2)开设有与插接杆(61)相匹配的插接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包括熔化炉本体(1)、投料小车(2)、投料架(3)和驱动机构(4),所述投料架(3)位于熔化炉本体(1)的一侧,所述熔化炉本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11),顶盖(11)盖合熔炼炉本体,熔化炉本体(1)设有用于开启顶盖(11)的开启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架(3)设有导轨(31),所述导轨(31)沿投料架(3)长度方向设置,导轨(31)的顶部不低于熔化炉本体(1)的顶部,所述导轨(31)滑动连接有承载架(6),所述承载架(6)与驱动机构(4)连接,所述承载架(6)设有插接杆(61),所述投料小车(2)开设有与插接杆(61)相匹配的插接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6)固定有两组插接杆(61),两组插接杆(61)与承载架(6)呈“凹”字形设置,所述投料小车(2)一面的两侧配合插接杆(61)开设有两组插接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集中熔化炉自动投放铝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1)的顶部垂直设置,且导轨(31)的顶部与顶盖(11)背离熔化炉本体(1)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成程海涛容进新陈鉴飞邓益茂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鸿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