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包括淬火机床和加热炉,淬火机床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分流器,分流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吸气孔,转动盘吸气孔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加热炉吸气孔,加热炉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窗,加热炉的顶端嵌入有加热炉凹槽,加热炉凹槽的内部嵌入有滚动槽,滚动槽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销固定槽,加热炉凹槽的顶端贯穿有转动盘,转动盘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转动盘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孔,固定销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销,转动盘的底端嵌入有滚珠槽,该装置通过鼓风机和转动盘、固定销达到提高热量回收率和防止鼓风机高温受损的目的。
A drying device for residual water of quenc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具体为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淬火机床,指使用感应加热电源进行淬火工艺的特殊机床设备,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省时省力等优点,由淬火机床与感应加热电源配合,实现由程序控制的感应淬火工艺,常用于齿轮、轴承、轴类零部件、气门、缸套及各类机械零件的淬火及热处理。现有的淬火机床烘干装置根据专利号208218907所述的残水烘干装置通过鼓风机连接的出气管放置于加热炉内部使内部热量传导至出气管内部,热传导速度慢,且对加热炉内部热量的回收利用效率效率低,同时烘干装置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转移措施,导致烘干装置容易在加热炉的高温下受损,不便于装置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热量回收效率低和烘干装置容易受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包括淬火机床和加热炉,所述淬火机床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吸气孔,所述转动盘吸气孔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加热炉吸气孔。所述加热炉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窗,所述加热炉的顶端嵌入有加热炉凹槽,所述加热炉凹槽的内部嵌入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销固定槽,所述加热炉凹槽的顶端贯穿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盘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孔,所述固定销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销,所述转动盘的底端嵌入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的外形呈“圆形”,且所述转动盘的外径与加热炉凹槽的内径相配适,同时所述转动盘与加热炉凹槽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滚珠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所述滚珠均匀分布于转动盘的底部,同时八个所述滚珠与转动盘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槽内部镂空,且所述滚动槽的内径与滚珠的外径相配适,同时所述滚动槽通过滚珠与转动盘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销的外形呈“棱台形”,且所述固定销相对于转动盘垂直设置,同时所述固定销通过固定销孔与转动盘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粗糙,且所述转动杆相对于转动盘垂直设置,同时所述转动杆与转动盘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设置的鼓风机、电热炉,通过将电热炉加热后内部残留的热量通过鼓风机吸入到淬火机床内部进行烘干,对电热炉内部残留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符合绿化节能的理念,且该设计通过直接吸取加热炉内部的热空气,使得加热炉内部热量利用率大,相对于专利号208218907的设计无需热量传导到吸气管内部,节省了传导的时间,提高了烘干的效率,达到提高热量回收率的目的。(2)该装置通过设置的转动盘、转动杆、固定销,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杆使得转动盘转动使得鼓风机转动到加热炉吸气孔的侧面,随后加热炉开始加热,当加热炉加热完成之后,再次转动转动盘使得转动盘吸气孔与加热炉吸气孔对应,随后工作人员使鼓风机通电开始工作,加热炉内部热空气通过鼓风机的作用从加热炉吸气孔、转动盘吸气孔进入鼓风机内部从而通过出气管进入分流器,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加热炉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影响鼓风机,避免鼓风机受到高温的影响受损,减少鼓风机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防止鼓风机高温受损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炉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动盘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热炉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淬火机床;2、转动盘;201、固定销孔;202、转动盘吸气孔;203、滚珠槽;3、转动杆;4、加热炉;401、加热炉凹槽;402、滚动槽;403、固定销固定槽;404、加热炉吸气孔;5、散热窗;6、固定销;7、鼓风机;8、出气管;9、分流器;10、滚珠。本技术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鼓风机:FLJ。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包括淬火机床1和加热炉4,淬火机床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分流器9,分流器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8,出气管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7,鼓风机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吸气孔202,转动盘吸气孔20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加热炉吸气孔404。加热炉4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窗5,加热炉4的顶端嵌入有加热炉凹槽401,加热炉凹槽401的内部嵌入有滚动槽402,滚动槽402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销固定槽403,加热炉凹槽401的顶端贯穿有转动盘2。转动盘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3,转动盘2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孔201,固定销孔2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销6,转动盘2的底端嵌入有滚珠槽203,滚珠槽2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1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动盘2的外形呈“圆形”,且转动盘2的外径与加热炉凹槽401的内径相配适,同时转动盘2与加热炉凹槽401活动连接,使得鼓风机7在切换时加热炉4内部热量不散失。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滚珠10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滚珠10均匀分布于转动盘2的底部,同时八个滚珠10与转动盘2活动连接,通过八个滚珠10的设置使得转动盘2在转动使不与加热炉凹槽401直接接触产生滑动摩擦,达到减少摩擦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滚动槽402内部镂空,且滚动槽402的内径与滚珠10的外径相配适,同时滚动槽402通过滚珠10与转动盘2活动连接,通过滚动槽402的设置使得滚珠10的运动轨迹受到限定,达到转动转动盘2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销6的外形呈“棱台形”,且固定销6相对于转动盘2垂直设置,同时固定销6通过固定销孔201与转动盘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销6使得转动盘2在转动到指定位置后固定不发生转动,达到固定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动杆3的外表面粗糙,且转动杆3相对于转动盘2垂直设置,同时转动杆3与转动盘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杆3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杆3带动转动盘2转动,达到转动转动盘2的目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技术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在需要加热炉4加热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杆3使得转动盘2转动使得鼓风机7转动到加热炉吸气孔404的侧面,随后加热炉4开始加热,当加热炉4加热完成之后,再次转动转动盘2使得转动盘吸气孔202与加热炉吸气孔404对应,随后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包括淬火机床(1)和加热炉(4),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机床(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分流器(9),所述分流器(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7),所述鼓风机(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吸气孔(202),所述转动盘吸气孔(20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加热炉吸气孔(404);/n所述加热炉(4)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窗(5),所述加热炉(4)的顶端嵌入有加热炉凹槽(401),所述加热炉凹槽(401)的内部嵌入有滚动槽(402),所述滚动槽(402)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销固定槽(403),所述加热炉凹槽(401)的顶端贯穿有转动盘(2);/n所述转动盘(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盘(2)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孔(201),所述固定销孔(2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销(6),所述转动盘(2)的底端嵌入有滚珠槽(203),所述滚珠槽(2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包括淬火机床(1)和加热炉(4),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机床(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分流器(9),所述分流器(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7),所述鼓风机(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吸气孔(202),所述转动盘吸气孔(20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加热炉吸气孔(404);
所述加热炉(4)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窗(5),所述加热炉(4)的顶端嵌入有加热炉凹槽(401),所述加热炉凹槽(401)的内部嵌入有滚动槽(402),所述滚动槽(402)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销固定槽(403),所述加热炉凹槽(401)的顶端贯穿有转动盘(2);
所述转动盘(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盘(2)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孔(201),所述固定销孔(2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销(6),所述转动盘(2)的底端嵌入有滚珠槽(203),所述滚珠槽(2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床残水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2)的外形呈“圆形”,且所述转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达,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宏达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