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77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底板,升降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正面嵌入有转动轮滑槽,转动轮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淬火机床,淬火机床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装置,淬火机床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拉杆,升降底板内部固定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内板,固定内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升降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升降架、转动轮、传动杆、转动轮滑槽和千斤顶、固定内板达到降低淬火机床对升降架的损伤和提高固定性能的目的。

A lifting device for quenc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淬火机床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淬火机床,指使用感应加热电源进行淬火工艺的特殊机床设备,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省时省力等优点,由淬火机床与感应加热电源配合,实现由程序控制的感应淬火工艺,常用于齿轮、轴承、轴类零部件、气门、缸套及各类机械零件的淬火及热处理,但由于目前淬火机床的工作环境的调整导致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越来越普遍,但目前市面上的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由于淬火机床的重量、体积较大,导致在升降过程中容易与升降架造成磨损,且竖直的升降架在淬火机床固定在某一高度时需要提供强力的加紧装置,导致升降架负担较大,容易受损;同时传统的升降架升降不够灵活,且设置有万向轮的升降底板容易产生滑动,整个升降装置的固定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升降架易受损和升降装置的固定性能不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正面嵌入有转动轮滑槽,所述转动轮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淬火机床,所述淬火机床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淬火机床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拉杆。所述升降底板内部固定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内板,所述固定内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升降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倾斜设置,且所述升降架的倾斜角度为十度,同时所述升降架与升降底板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正面内凹,且所述转动轮滑槽的宽度与转动轮的宽度相配适,同时所述转动轮滑槽与转动轮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两个一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转动轮均排列成“一字形”,且两组所述转动轮与传动杆相互平行,同时两组所述转动轮均与传动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底板底部内凹,且所述升降底板的内宽与固定内板的宽度相配适,同时所述升降底板通过千斤顶与固定内板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外形呈“圆柱形”,且所述推杆与升降底板相互平行,同时所述推杆通过连接杆与升降底板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升降架、传动杆、转动轮滑槽,通过控制控制拉杆使得升降装置启动,使得传动装置工作带动淬火机床上升,淬火机床上升过程中背面的转动轮随着淬火机床上升与传动杆发生相对运动,使得两组转动轮分别沿着两根传动杆正面的转动轮滑槽转动,转动轮的设置使得淬火机床与升降架从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带来的磨损;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倾斜设置的升降架受到重力作用提供一定的支持力使得淬火机床在后续固定时的加紧力度减小,通过倾斜的升降架使得淬火机床在没有收到动力上升时能够自主的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减少了固定淬火机床所需要提供的对升降架的夹紧力,从而达到减少升降架受损的目的。(2)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内板、千斤顶、推杆,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推动推杆使得升降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随后通过控制千斤顶使得固定内板上移,从而使得万向轮的底部高于升降底板的底面,相对于传统的升降装置,没有设置万向轮的升降装置灵活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诸多不便,而设置了万向轮的升降装置在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升降作业时由于淬火机床上升导致整个升降装置重心上移,万向轮与地面的接触使得抓地力不强,从而使得升降装置容易发生滑动,导致升降作业时出现误差甚至发生危险情况,通过千斤顶和固定内板的巧妙设计,使得在不需要万向轮移动时能够将万向轮隐藏在升降底板的内部,使得升降底板与地面接触,滑动静摩擦远大于滚动静摩擦,使得升降装置的抓地力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固定性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底板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淬火机床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传动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底板;2、升降架;3、传动杆;301、转动轮滑槽;4、传动装置;5、淬火机床;501、固定块;502、转动轮;6、控制拉杆;7、万向轮;8、连接杆;9、推杆;10、千斤顶;11、固定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底板1,升降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架2,升降架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传动杆3的正面嵌入有转动轮滑槽301,转动轮滑槽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轮502,转动轮502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501,固定块5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淬火机床5,淬火机床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装置4,淬火机床5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拉杆6。升降底板1内部固定设置有千斤顶10,千斤顶10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内板11,固定内板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7,升降底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升降架2倾斜设置,且升降架2的倾斜角度为十度,同时升降架2与升降底板1焊接连接,通过设置的倾斜的升降架2降低淬火机床5固定所提供的夹紧力,达到减少升降架2受压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传动杆3正面内凹,且转动轮滑槽301的宽度与转动轮502的宽度相配适,同时转动轮滑槽301与转动轮502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转动轮滑槽301使得转动轮502运行轨迹受限,避免转动轮502错位导致升降装置出现故障。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动轮502两个一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转动轮502均排列成“一字形”,且两组转动轮502与传动杆3相互平行,同时两组转动轮502均与传动杆3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转动轮502使得淬火机床5在升降过程中无需与升降架2产生滑动摩擦,达到减少升降架2受损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升降底板1底部内凹,且升降底板1的内宽与固定内板11的宽度相配适,同时升降底板1通过千斤顶10与固定内板11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内板11使得万向轮7能够收缩进入升降底板1的内部,达到固定升降装置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推杆9的外形呈“圆柱形”,且推杆9与升降底板1相互平行,同时推杆9通过连接杆8与升降底板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推杆9使得工作人员将升降装置移动到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的正面嵌入有转动轮滑槽(301),所述转动轮滑槽(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轮(502),所述转动轮(502)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501),所述固定块(5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淬火机床(5),所述淬火机床(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装置(4),所述淬火机床(5)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拉杆(6);/n所述升降底板(1)内部固定设置有千斤顶(10),所述千斤顶(10)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内板(11),所述固定内板(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升降底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的正面嵌入有转动轮滑槽(301),所述转动轮滑槽(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轮(502),所述转动轮(502)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501),所述固定块(5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淬火机床(5),所述淬火机床(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装置(4),所述淬火机床(5)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拉杆(6);
所述升降底板(1)内部固定设置有千斤顶(10),所述千斤顶(10)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内板(11),所述固定内板(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升降底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淬火机床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倾斜设置,且所述升降架(2)的倾斜角度为十度,同时所述升降架(2)与升降底板(1)焊接连接。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达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宏达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