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34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包括呈“L”型设计的进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底部相连通的提升机构和设置在提升机构正下方的接水槽;所述提升机构呈倾斜设置,包括螺杆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上部的出料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内部空腔内的提升螺杆、设置在螺杆管道顶部并与提升螺杆相连接的的提升螺杆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下部的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将物料提升传送的同时较为彻底地沥除物料表面的清洗液的目的,同时,防止沥除的清洗液积聚在提升机构的底部进而导致提升螺杆丧失脱水功能。

Dehydration lifting device for ABS plastic recycling, cleaning and re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旧塑料回收再加工
,特别涉及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ABS塑料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并呈现良好的加工性。ABS塑料的回收再生工艺包括分类预处理、破碎、清洗和造粒,其中,清洗工艺一般包括喂料、磁选、第一次清洗、第一次脱水、第二次清洗、第二次脱水、橡塑分离和色选。为了在第一次清洗时对不同材质的塑料块进行分离,实际生产中会在第一次清洗的清洗池中投入合适的药剂调节池水的密度,然后通过提升机构进行脱水传送至第二清洗池,而第二清洗池仅使用清水进行清洗分离,为避免物料将过多地药剂带入第二清洗池,从而影响第二清洗池的清洗分离效果,需要在物料进入第二清洗池前尽可能地脱去其带入地清洗液,因此,常采用在第一清洗池和第二清洗池之间设置脱水机构的方式以达到目的。现有的脱水机构是采用常规的螺杆进行提升的,在提升的时候,物料聚积在螺旋叶片上,位于螺旋叶片内侧靠近螺杆转轴处的清洗液不易流出,而位于螺旋叶片外侧的物料表面的清洗液随旋转会有部分散落在下方叶片的物料上,因此造成脱水效果不佳,而随螺杆管道内壁滑落的部分在连续不断的生产中会不断积聚在底部,最后进入螺杆管道,导致螺杆在提升物料时丧失脱水功能,进而影响第二清洗池的清洗分离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以实现在将物料提升传送的同时较为彻底地沥除物料表面的清洗液的目的,同时,防止沥除的清洗液积聚在提升机构的底部进而导致提升螺杆丧失脱水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包括呈“L”型设计的进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底部相连通的提升机构和设置在提升机构正下方的接水槽;所述提升机构呈倾斜设置,包括螺杆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上部的出料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内部空腔内的提升螺杆、设置在螺杆管道顶部并与提升螺杆相连接的的提升螺杆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下部的滤板。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管道呈圆台状设计,且从下往上截面直径依次减小。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螺杆包括顶部与提升螺杆驱动电机相连的提升螺杆转轴,沿所述提升螺杆转轴的底部向上设置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与出料管道的进料端相对应。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直径从下往上依次递减,与所述螺杆管道的内直径相匹配。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上设有若干沥水豁口,所述沥水豁口的宽度为0.5-1mm。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槽设置在螺杆管道的正下方与滤板相对应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滤板设有若干滤孔,所述滤孔的孔径为0.5-1mm。更进一步地,所述滤板与所述螺杆管道为相嵌入设计。本技术跟现有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1)本技术进料管道的设计,既可以有效地防止物料及其部分清洗液落下时飞溅在外,又可以较好的将物料聚集在提升机构的底部,可以较为彻底地将物料提升传送,以免物料损失;(2)本技术提升螺杆的设计,一方面使得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螺旋叶片的沥水豁口沥去部分清洗液,另一方面使得物料在提升到上部较为狭窄处时一部分物料受阻而掉落到下面直径较大的第一螺旋叶片上,从而延长了物料提升传送的时间,以便尽可能的将物料表面的清洗液沥去;(3)本技术滤板和接水槽的设计,有效地防止了清洗聚积在进料管道的底部以及进入螺杆管道内导致提升螺杆无法再起到沥除物料表面清洗液的作用;(4)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生产线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脱水传送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滤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升螺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螺旋叶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喂料机1、磁选装置2、第一清洗池3、第一脱水传送机构4、第一输送机构5、第二清洗池6、第二脱水传送机构7、烘干机构8、第一胶帽分离装置9、第二胶帽分离装置10、第二输送机构11、色选装置12、喷淋机构13、进料管道41、螺杆管道42、出料管道43、提升螺杆驱动电机44、滤板45、接水槽46、提升螺杆47、提升螺杆转轴471、第一螺旋叶片472、第二螺旋叶片47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生产线,从左到右包括喂料机1、磁选装置2、第一清洗池3、第一脱水传送机构4、喷淋机构13、第一输送机构5、第二清洗池6、第二脱水传送机构7、烘干机构8、第一胶帽分离装置9、第二胶帽分离装置10、第二输送机构11和色选装置12。本技术是对第一脱水传送机构4进行改进,以实现在提升传送物料的同时,尽可能地沥去物料表面的清洗液,以免物料进入第二清洗池6时其带入的清洗液污染池水从而影响池水的密度而不能有效地分离物料。如图2-6所示为本技术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即图1所示的第一脱水传送机构4,包括进料管道41、提升机构和接水槽46;所述提升机构呈倾斜设置,包括螺杆管道42,出料管道43、提升螺杆驱动电机44、滤板45和提升螺杆47。所述进料管道41呈“L”型设计,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有效地防止物料及其部分清洗液落下时飞溅在外,又可以较好的将物料聚集在提升机构的底部,可以较为彻底地将物料提升传送,以免物料损失。所述螺杆管道42呈圆台状设计,与进料管道41的底部相连通,且从下往上截面直径依次减小,在所述螺杆管道42的下侧面的上部设有出料管道43。所述提升螺杆47设置在螺杆管道42的内部空腔内,包括提升螺杆转轴471、第一螺旋叶片472和第二螺旋叶片473;所述提升螺杆转轴471的顶部与提升螺杆驱动电机44相连接;沿所述提升螺杆转轴471的底部向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472和第二螺旋叶片473,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72和第二螺旋叶片473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个区别点在于:本技术的提升螺杆47,其第一螺旋叶片472和第二螺旋叶片473的螺旋直径从下往上依次递减,与所述螺杆管道42的内直径相匹配,且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72上设有若干沥水豁口,所述沥水豁口的宽度为0.5-1mm。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使得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可以通过沥水豁口沥去部分清洗液,另一方面使得物料在提升到上部较为狭窄处时一部分物料受阻而掉落到下面直径较大的第一螺旋叶片472上,从而延长了物料提升传送的时间,以便尽可能的将物料表面的清洗液沥去。进一步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L”型设计的进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底部相连通的提升机构和设置在提升机构正下方的接水槽;所述提升机构呈倾斜设置,包括螺杆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上部的出料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内部空腔内的提升螺杆、设置在螺杆管道顶部并与提升螺杆相连接的提升螺杆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下部的滤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L”型设计的进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底部相连通的提升机构和设置在提升机构正下方的接水槽;所述提升机构呈倾斜设置,包括螺杆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上部的出料管道、设置在螺杆管道内部空腔内的提升螺杆、设置在螺杆管道顶部并与提升螺杆相连接的提升螺杆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螺杆管道下侧面下部的滤板。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管道呈圆台状设计,且从下往上截面直径依次减小。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螺杆包括顶部与提升螺杆驱动电机相连的提升螺杆转轴,沿所述提升螺杆转轴的底部向上设置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与出料管道的进料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天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