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34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包括存料室,以及设置在存料室右侧面的中上部的脱水传送机构主体,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呈倾斜设置;所述存料室为上方敞开的箱体设计,在存料室的内腔室的中部设有托板,在存料室前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包括传送管道,所述传送管道与存料室的内腔呈相通设计,在传送管道的内部设有传送螺杆,在传送管道的顶部设有传送螺杆驱动电机,所述传送螺杆与传送螺杆驱动电机相连接,在传送管道的下侧面的上部设有传送管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以较为彻底地传送物料,且在传送过程中可以较为彻底地脱除物料带入的水份,从而提高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的效率。

Dehydration conveyor for ABS plastic recycling, cleaning and re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旧塑料回收再加工
,特别涉及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ABS塑料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并呈现良好的加工性。ABS塑料的回收再生工艺包括分类预处理、破碎、清洗和造粒,其中,清洗工艺一般包括喂料、磁选、第一次清洗、第一次脱水、第二次清洗、第二次脱水、烘干、橡塑分离和色选。其中,第二次清洗是采用水进行清洗,一方面除去物料表面带入的清洗液,另一方面通过水对不同比重的物料进行再次分离,分离出的ABS塑料块再经传送机构送至烘干机构烘干。现有的传送机构是采用常规的螺杆进行输送的,在输送的时候,物料聚积在螺旋叶片上,位于螺旋叶片内侧靠近螺杆转轴处的水份不易流出,而位于螺旋叶片外侧的物料表面的水份随旋转会有部分散落在下方叶片的物料上,因此造成脱水效果不佳,而随螺杆管道内壁滑落的部分在连续不断的生产中会不断积聚在底部,导致螺杆在提升物料时丧失脱水功能,从而加大了后续烘干机构的负担,进而降低了整条回收清洗生产线的效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以较为彻底地传送物料,且在传送过程中可以较为彻底地脱除物料带入的水份,从而提高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包括存料室,以及设置在存料室右侧面的中上部的脱水传送机构主体,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呈倾斜设置;所述存料室为上方敞开的箱体设计,在存料室的内腔室的中部设有托板,在存料室前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包括传送管道,所述传送管道与存料室的内腔呈相通设计,在传送管道的内部设有传送螺杆,在传送管道的顶部设有传送螺杆驱动电机,所述传送螺杆与传送螺杆驱动电机相连接,在传送管道的下侧面的上部设有传送管道出口。进一步地,所述托板呈长方体设计,包括插板框和设置在插板框内部的托板主体,在托板主体上设有若干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的孔径为0.5-1mm。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与存料室呈可拆卸设计。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存料室的侧壁与托板相对应处设置插入孔,并在存料室的内壁与插入孔相对应处设置卡槽,所述插入孔与卡槽的宽度和高度均与插板框的宽度和高度相一致。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插板框的一侧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管道呈圆台状设计,且从下往上截面直径依次减小。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螺杆包括传送螺杆转轴,以及沿传送螺杆转轴的周身设置的传送螺杆叶片;所述传送螺杆叶片的螺旋直径从下往上呈依次递减,与所述传送管道的内直径相匹配。进一步地,在所述传送螺杆叶片的外侧设有若干叶片长条孔,内侧设有若干叶片圆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叶片长条孔的宽度为0.5-1mm,所述叶片圆孔的孔径为0.5-1mm。本技术跟现有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1)本技术存料室及其托板的设计,既可以将物料聚集在传送机构的底部,可以较为彻底地将物料提升传送以免损失,又可以使物料带入的水份通过托板的滤水孔滴落至存料室内腔的下部,然后通过出水口收集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物料的初步脱水;(2)本技术传送螺杆的设计,当物料时传送到上部较为狭窄处时一部分物料受阻而掉落到下面直径较大的传送螺杆叶片上,从而延长了物料传送的时间,以更充分地将沥去物料表面的水份,另一方面,其传送螺杆叶片采用叶片长条孔和叶片圆孔相配合的设计,大大提高了传送过程中物料脱水的效率;(3)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生产线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脱水传送机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脱水传送机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托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传送螺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传送螺杆叶片局部图;附图标记:喂料机1、磁选装置2、第一清洗池3、第一脱水传送机构4、第一输送机构5、第二清洗池6、第二脱水传送机构7、烘干机构8、第一胶帽分离装置9、第二胶帽分离装置10、第二输送机构11、色选装置12、喷淋机构13、存料室71、托板72、出水口73、传送管道74、传送螺杆75、传送螺杆驱动电机76、传送管道出口77、插板框721、滤水孔722、把手723、传送螺杆转轴751、传送螺杆叶片752、叶片长条孔7521、叶片圆孔75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生产线,从左到右包括喂料机1、磁选装置2、第一清洗池3、第一脱水传送机构4、喷淋机构13、第一输送机构5、第二清洗池6、第二脱水传送机构7、烘干机构8、第一胶帽分离装置9、第二胶帽分离装置10、第二输送机构11和色选装置12。本技术是对第二脱水传送机构7进行改进,以便物料在传送至烘干机构8的途中可以较为彻底地脱除物料从第二清洗池6带入的水份,从而提高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的效率。如图2-6所示为本技术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即图1所示的第二脱水传送机构7,包括存料室71,以及设置在存料室71右侧面的中上部的脱水传送机构主体,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呈倾斜设置;所述存料室71为上方敞开的箱体设计,在存料室71的内腔室的中部设有托板72,在存料室71前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口73;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包括传送管道74,所述传送管道74与存料室71的内腔呈相通设计,在传送管道74的内部设有传送螺杆75,在传送管道74的顶部设有传送螺杆驱动电机76,所述传送螺杆75与传送螺杆驱动电机76相连接,在传送管道74的下侧面的上部设有传送管道出口77。进一步地,所述托板72呈长方体设计,包括插板框721和设置在插板框721内部的托板主体,在托板主体上设有若干滤水孔722,所述滤水孔722的孔径为0.5-1mm。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使得物料在进入存料室71后集中在传送管道74的底部,方便了传送螺杆75将物料传送至下一环节的烘干机构8内;另一方面,托板72上的滤水孔722设计,使得物料带入的水份通过滤水孔722滴落至存料室71内腔的下部,然后通过出水口73收集处理,这相当于对物料进行了一次沥水,可以除去物料带入的部分水份。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拆装托板以进行维护或清洗,所述托板72与存料室71呈可拆卸设计,具体地,在所述存料室71的侧壁与托板72相对应处设置插入孔,并在存料室的内壁与插入孔相对应处设置卡槽,所述插入孔与卡槽的宽度和高度均与插板框721的宽度和高度相一致。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取出和插入,在所述插板框721的一侧设有把手723。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管道74呈圆台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室,以及设置在存料室右侧面的中上部的脱水传送机构主体,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呈倾斜设置;所述存料室为上方敞开的箱体设计,在存料室的内腔室的中部设有托板,在存料室前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包括传送管道,所述传送管道与存料室的内腔呈相通设计,在传送管道的内部设有传送螺杆,在传送管道的顶部设有传送螺杆驱动电机,所述传送螺杆与传送螺杆驱动电机相连接,在传送管道的下侧面的上部设有传送管道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室,以及设置在存料室右侧面的中上部的脱水传送机构主体,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呈倾斜设置;所述存料室为上方敞开的箱体设计,在存料室的内腔室的中部设有托板,在存料室前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脱水传送机构主体包括传送管道,所述传送管道与存料室的内腔呈相通设计,在传送管道的内部设有传送螺杆,在传送管道的顶部设有传送螺杆驱动电机,所述传送螺杆与传送螺杆驱动电机相连接,在传送管道的下侧面的上部设有传送管道出口。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呈长方体设计,包括插板框和设置在插板框内部的托板主体,在托板主体上设有若干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的孔径为0.5-1mm。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与存料室呈可拆卸设计。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脱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料室的侧壁与托板相对应处设置插入孔,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天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