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宗信专利>正文

座椅结构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0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收合座椅结构的改进,其包括有前脚支架、后脚支架、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及扶手。前脚支架的顶端枢设于扶手前段的内侧,其上中段处与椅座框架前段相枢接。后脚支架顶端枢接于扶手中后段外侧,其上中段处则藉由一枢转件与椅背框架底端的一侧相枢接。椅背框架底端的另一侧与椅座框架后段枢接。椅背框架中下段处与扶手尾端相枢接。当座椅收拢时,前脚支架可与后脚支架相重合靠并于扶手的底面,椅背框架可与椅座框架相互并合,并容设于前支脚架限定的范围内,且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的并合厚度,相当于前脚支架与后脚支架靠并于扶手底面的厚度。如此即可使收藏厚度变薄,以利收藏及节省空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座椅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可使收合时的体积达到最小的休闲座椅。在生活型态的变化下,人们愈来愈注重休闲生活,这一点我们从休旅车市场的反应热络上,即可窥视一二,相对的一些休闲用品也跟着水涨船高,一些休闲用品也纷纷就自身的缺点加以改善,以符合市场的需求,但有些缺失仍待改进,例如说休闲椅携带收藏性的问题,一般来说,休闲椅为兼具可调整椅背角度的功能,故其构造比一般折叠椅复杂,且体积较为庞大,相对的在其收合时也较折叠椅占据较大空间,若使用者要将其置于旅行车中带至户外使用,其收合时的体积便相当重要,若收合时的体积过大,即会影响使用者携带的意愿,更进一步就会影响市场上销售率。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失,避免缺失的存在,本技术利用改变休闲座椅各构件的相关位置来达到收合体积缩减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让休闲座椅于收合后,可便于使用者携带或收藏。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合的座椅结构,其包括有一前脚支架、一后脚支架、一椅座框架、一椅背框架及扶手;其特征在于该前脚支架及后脚支架的顶端,分别枢设于扶手前段的内侧及中后段的外侧,该椅座框架则与椅背框架相互枢接,且该椅座框架的前段又与前脚支架相枢接,另该椅背框架再藉由一枢转件与后脚支架相枢接,在该椅背框架的中下段处又再与扶手的尾端相枢接;且该前脚支架可与后脚支架重合靠拼于扶手的底面,该椅背框架则可与椅座框架相互并合,并容设于前支脚架所框限的范围内,且该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的并合厚度,恰相当于前脚支架与后脚支架靠并于扶手底面的厚度。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收合动作示意图;图3-1图是本技术的收合完成侧面示意图;图3-2是本技术的收合完成后视示意图;图3-3是本技术收合完成部分正视示意图。附图零件标号的说明1前脚支架2后脚支架21枢转件3椅座框架4椅背框架41枢接件 5扶手 51底面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系为一可收合的座椅,在此以一具有垫体的休闲座椅来说明,其至少由一前脚支架1、一后脚支架2、一椅座框架3、一椅背框架4及扶手5共同构成。其中该前脚支架1的顶端处系枢设于扶手5前段的内侧(请共同参阅图3-2所示),而该脚支架1上的中段处,则与椅座框架3的前段相枢接。该后脚支架2,其顶端处系枢接于扶手5中后段的外侧,其上中段处则藉由一枢转件21与椅背框架4底端的一侧相枢接。该椅背框架4,其底端的另一侧藉由枢接件41与椅座框架3的后段枢接,其中下段处又与扶手5的尾端相枢接。综上所述,即为本技术的座椅结构改进,藉此,当休闲椅收拢时(请共同参阅图3-1、3-2、3-3所示),因上述构件多为相互枢接的关系,故将椅座框架3及椅背框架4相对收合时,藉由平行相互连动的原理及枢转件21、枢接件41的作用,该前脚支架1可向后脚支架2靠合,并与其相重合且靠拼于扶手5的底面51处,该扶手5的宽度恰涵盖前脚支架1与后脚支架2重合后的宽度。此外,该椅背框架4则与椅座框架3相互并合,并容设于前支脚架1所框限的范围内,且该椅背框架4与椅座框架3的并合厚度,恰相当于前脚支架1与后脚支架2重合靠并于扶手5上的厚度。如此一来,即可使折合时的厚度达到最薄,以便利收藏或携带,及达到节省收藏空间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可收合的座椅结构,其包括有一前脚支架(1)、一后脚支架(2)、一椅座框架(3)、一椅背框架(4)及扶手(5);其特征在于该前脚支架(1)及后脚支架(2)的顶端,分别枢设于扶手(5)前段的内侧及中后段的外侧,该椅座框架(3)则与椅背框架(4)相互枢接,且该椅座框架(3)的前段又与前脚支架(1)相枢接,另该椅背框架(4)再藉由一枢转件(21)与后脚支架(2)相枢接,在该椅背框架(4)的中下段处又再与扶手(5)的尾端相枢接;且该前脚支架(1)可与后脚支架(2)重合靠拼于扶手(5)的底面(51),该椅背框架(4)则可与椅座框架(3)相互并合,并容设于前支脚架(1)所框限的范围内,且该椅背框架(4)与椅座框架(3)的并合厚度,恰相当于前脚支架(1)与后脚支架靠并于扶手(5)底面(51)的厚度。专利摘要一种可收合座椅结构的改进,其包括有前脚支架、后脚支架、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及扶手。前脚支架的顶端枢设于扶手前段的内侧,其上中段处与椅座框架前段相枢接。后脚支架顶端枢接于扶手中后段外侧,其上中段处则藉由一枢转件与椅背框架底端的一侧相枢接。椅背框架底端的另一侧与椅座框架后段枢接。椅背框架中下段处与扶手尾端相枢接。当座椅收拢时,前脚支架可与后脚支架相重合靠并于扶手的底面,椅背框架可与椅座框架相互并合,并容设于前支脚架限定的范围内,且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的并合厚度,相当于前脚支架与后脚支架靠并于扶手底面的厚度。如此即可使收藏厚度变薄,以利收藏及节省空间。文档编号A47C4/00GK2483994SQ0122328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宗信 申请人:刘宗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合的座椅结构,其包括有一前脚支架(1)、一后脚支架(2)、一椅座框架(3)、一椅背框架(4)及扶手(5);其特征在于:该前脚支架(1)及后脚支架(2)的顶端,分别枢设于扶手(5)前段的内侧及中后段的外侧,该椅座框架(3)则与椅背框架(4)相互枢接,且该椅背框架(3)的前段又与前脚支架(1)相枢接,另该椅背框架(4)再藉由一枢转件(21)与后脚支架(2)相枢接,在该椅背框架(4)的中下段处又再与扶手(5)的尾端相枢接;且该前脚支架(1)可与后脚支架(2)重合靠拼于扶手(5)的底面(51),该椅背框架(4)则可与椅座框架(3)相互并合,并容设于前支脚架(1)所框限的范围内,且该椅背框架(4)与椅座框架(3)的并合厚度,恰相当于前脚支架(1)与后脚支架靠并于扶手(5)底面(51)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信
申请(专利权)人:刘宗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