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菱形挂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84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菱形挂篮结构,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主桁机构、行走机构、锚定机构、底篮机构和吊挂机构,吊挂机构包括前吊组件和后吊组件,前吊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支点上方的前吊扁担梁,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前吊扁担梁和底篮前横梁的吊带,吊带朝向前吊扁担梁的一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前吊扁担梁与定位孔通过销轴连接以调节底篮前横梁的位置;后吊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支点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座和底篮后横梁的第一调节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调节吊带的吊挂长度和第一调节螺杆的吊挂长度,从而方便调节底篮机构的相对高度和角度,从而实现不同悬臂梁结构的制造要求,施工通用性强。

A rhombus hanging baske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菱形挂篮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菱形挂篮结构。
技术介绍
挂篮作为一种悬臂浇筑施工设备,在铁路和公路桥梁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采用挂篮建造大跨度桥梁时,直接从已建好的桥墩顶部逐段向跨径方向延伸施工,该方法不需要支架和临时设备,施工不会影响通航及桥下交通,且不受季节和河道水位的影响,多孔桥跨结构可同时施工,各个作业面互不干扰,施工进步有所保证,挂篮的使用促进了桥梁向大跨、轻型、高强、整体方向发展。传统的挂篮结构复杂,且不便于对悬臂梁的高度和延伸角度进行调节,使施工时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菱形挂篮结构,采用可方便调节底篮机构相对位置的吊挂机构,实现不同悬臂梁结构的制造要求,且承载能力强,施工通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菱形挂篮结构,包括:主桁机构,所述主桁机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菱形桁架,所述菱形桁架包括相互连接形成菱形的上杆件、右杆件、下杆件和左杆件,所述上杆件和所述右杆件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右杆件和所述下杆件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下杆件和所述左杆件连接形成第三支点,所述左杆件和所述上杆件连接形成第四支点,所述第二支点和所述第四支点之间连接设置有中杆件;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若干组与所述菱形桁架对应设置的轨道,以及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滑座组件和反扣轮组件,所述滑座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点下方,所述反扣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支点下方;锚定机构,所述锚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支点以将所述主桁机构与悬臂梁固定;底篮机构,所述底篮机构包括底篮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篮架前后两端的底篮前横梁和底篮后横梁;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包括前吊组件、后吊组件和吊梁组件,所述前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点上方的前吊扁担梁,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前吊扁担梁和底篮前横梁的吊带,所述吊带朝向所述前吊扁担梁的一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前吊扁担梁与所述定位孔通过销轴连接以调节所述底篮前横梁的位置;所述后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点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座和底篮后横梁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调节螺杆配合连接以调节所述底篮后横梁的位置,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中部连接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梁组件包括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点的第二固定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滑架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吊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桁机构和底篮机构之间的导梁,所述导梁穿装于所述滑架和所述吊架内。优选的,所述滑架包括滑动部和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安装部,所述滑动部贯穿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梁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滑板。优选的,所述锚定机构包括锚定扁担梁和锚定杆,所述锚定杆穿装于锚定扁担梁和悬臂梁之间。优选的,若干组所述菱形桁架前端部连接设置有上横梁架。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均采用精轧螺纹钢。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菱形挂篮结构,采用相互配合安装的主桁机构、行走机构、锚定机构、底篮机构和吊挂机构,吊挂机构包括前吊组件和后吊组件,通过分别调节吊带的吊挂长度和第一调节螺杆的吊挂长度,从而方便调节底篮机构的相对高度和角度,从而实现不同悬臂梁结构的制造要求,施工通用性强,且前吊组件采用吊带结构实现吊挂,其承载能力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菱形挂篮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吊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锚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菱形挂篮结构,包括:主桁机构100,主桁机构100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菱形桁架110,优选的,若干组菱形桁架110前端部连接设置有上横梁架120,增加了若干组菱形桁架110的整体结构刚度。具体的,菱形桁架110包括相互连接形成菱形的上杆件111、右杆件112、下杆件113和左杆件114,上杆件111和右杆件112连接形成第一支点115,右杆件112和下杆件113连接形成第二支点116,下杆件113和左杆件114连接形成第三支点117,左杆件114和上杆件111连接形成第四支点118,第二支点116和第四支点118之间连接设置有中杆件119,本实施例的菱形桁架110结构稳定,且支点采用连接板结构,能有效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行走机构200,行走机构200包括若干组与菱形桁架110对应设置的轨道210,以及与轨道210配合的滑座组件220和反扣轮组件230,可以使挂篮结构在液压千斤顶等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悬臂梁10的跨径方向移动;优选的,轨道210铺设于轨枕上,滑座组件220安装于第二支点116下方且向下压紧于轨道210,反扣轮组件230安装于第三支点117下方且向上扣紧于轨道210;锚定机构300,锚定机构300安装于第三支点117以将主桁机构100与悬臂梁10固定,保证了挂篮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底篮机构400,底篮机构400包括底篮架410、分别设置于底篮架410前后两端的底篮前横梁420和底篮后横梁430,用于安装底模板;吊挂机构500,吊挂机构500包括前吊组件510、后吊组件520和吊梁组件530;具体的,前吊组件510包括设置于第一支点115上方的前吊扁担梁511,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前吊扁担梁511和底篮前横梁420的吊带512,需要说明的是,吊带512一般采用钢板切割而成的带状结构。参照图2所示,吊带512朝向前吊扁担梁511的一端间隔设置有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菱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桁机构,所述主桁机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菱形桁架,所述菱形桁架包括相互连接形成菱形的上杆件、右杆件、下杆件和左杆件,所述上杆件和所述右杆件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右杆件和所述下杆件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下杆件和所述左杆件连接形成第三支点,所述左杆件和所述上杆件连接形成第四支点,所述第二支点和所述第四支点之间连接设置有中杆件;/n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若干组与所述菱形桁架对应设置的轨道,以及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滑座组件和反扣轮组件,所述滑座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点下方,所述反扣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支点下方;/n锚定机构,所述锚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支点以将所述主桁机构与悬臂梁固定;/n底篮机构,所述底篮机构包括底篮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篮架前后两端的底篮前横梁和底篮后横梁;/n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包括前吊组件、后吊组件和吊梁组件,所述前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点上方的前吊扁担梁,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前吊扁担梁和底篮前横梁的吊带,所述吊带朝向所述前吊扁担梁的一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前吊扁担梁与所述定位孔通过销轴连接以调节所述底篮前横梁的位置;所述后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点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座和底篮后横梁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调节螺杆配合连接以调节所述底篮后横梁的位置,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中部连接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梁组件包括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点的第二固定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滑架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吊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桁机构和底篮机构之间的导梁,所述导梁穿装于所述滑架和所述吊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菱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桁机构,所述主桁机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菱形桁架,所述菱形桁架包括相互连接形成菱形的上杆件、右杆件、下杆件和左杆件,所述上杆件和所述右杆件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右杆件和所述下杆件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下杆件和所述左杆件连接形成第三支点,所述左杆件和所述上杆件连接形成第四支点,所述第二支点和所述第四支点之间连接设置有中杆件;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若干组与所述菱形桁架对应设置的轨道,以及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滑座组件和反扣轮组件,所述滑座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点下方,所述反扣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支点下方;
锚定机构,所述锚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支点以将所述主桁机构与悬臂梁固定;
底篮机构,所述底篮机构包括底篮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篮架前后两端的底篮前横梁和底篮后横梁;
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包括前吊组件、后吊组件和吊梁组件,所述前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点上方的前吊扁担梁,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前吊扁担梁和底篮前横梁的吊带,所述吊带朝向所述前吊扁担梁的一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前吊扁担梁与所述定位孔通过销轴连接以调节所述底篮前横梁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中立德路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