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43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28
一种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包括带有腹板的车架体,腹板位于车架体的侧面,所述车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支座,定位轴的一端与支座相接,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第一支座板、第二支座板和第三支座板,其中,第一支座板与腹板相接,第二支座板的一端与腹板或第一支座板相接,第二支座板的另一端朝外且朝前倾斜折弯,第三支座板夹设在第一支座板与第二支座板之间,第一支座板的端部与第二支座板的另一端构成铰支座,油缸的一端铰接在铰支座上。所述第一支座板的端部突出于车架体的端部,第二支座板的另一端突出于车架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强度高的特点。

A frame structure of rock dr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凿岩机的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凿岩机的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827733U于2013年03月27日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车架和包括该车架的工程机械,该车架上安装有支腿支座,所述车架具有下底板,所述支腿支座具有下盖板,所述车架的下底板与所述支腿支座的下盖板整体形成。所述车架具有与所述下底板相对布置的上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的腹板和竖立的横向板件;所述支腿支座具有与所述下盖板相对布置的上盖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腹板和封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分别设置有销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强度高的凿岩机的车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包括带有腹板的车架体,腹板位于车架体的侧面,其结构特征是所述车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支座,定位轴的一端与支座相接,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支座上。进一步,所述支座包括第一支座板、第二支座板和第三支座板,其中,第一支座板与腹板相接,第二支座板的一端与腹板或第一支座板相接,第二支座板的另一端朝外且朝前倾斜折弯,第三支座板夹设在第一支座板与第二支座板之间,第一支座板的端部与第二支座板的另一端构成铰支座,油缸的一端铰接在铰支座上。进一步,所述第一支座板的端部突出于车架体的端部,第二支座板的另一端突出于车架体的端部。进一步,所述第三支座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油缸转动时的避空槽。进一步,所述支座位于车架体的前端两侧。进一步,所述定位轴横置在车架体端部的下方,定位轴的一端穿过位于车架体一侧的支座,定位轴的另一端穿过位于车架体另一侧的支座。进一步,所述的凿岩机的车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车架体前端中间的带有第一定位孔的支撑座,该支撑座倾斜朝上设置。进一步,所述支撑座包括侧板,该侧板的一侧呈弧形。进一步,所述车架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突出且带有第二定位孔的定位座,第一定位孔位于第二定位孔的上方。进一步,所述支撑座的旁边还设置有带装配孔的支承座,该支承座与支撑座或车架体相接。进一步,所述车架体的后端设置有挡板,该挡板的两端分别突出于车架体,加强筋板的一侧与车架体的腹板相接,加强筋板的另一侧与挡板相接。本技术中的包括带有腹板的车架体,腹板位于车架体的侧面,车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支座,定位轴的一端与支座相接,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支座上;在制作车架体时,车架体与腹板既可以整体成形,也可以分别制作再焊接为一体,而在制作支座时,既可以将整个支座制作好之后,再将整个支座焊接在车架体的侧面,也可以将支座中的第一支座板、第二支座板和第三支座板,分别焊接在车架体及其它零部件上,从而确保在满足整体强度的基础上,整个车架体及支座的制作费用可以得到大大的降低,并且,支座的后面以及车架体的外侧还可以根据需要摆放其它零部件,如备用的蓄电池以及滤尘用的管件等等,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本技术在车架体前端中间的带有第一定位孔的支撑座,该支撑座倾斜朝上设置;支撑座的旁边还设置有带装配孔的支承座,该支承座与支撑座或车架体相接;车架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突出且带有第二定位孔的定位座,第一定位孔位于第二定位孔的上方;支撑座、支承座、定位座相互错开设置,避免了其上各自设置的转动部件之间出现干涉,提高了本产品的安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成本低、强度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车架体,1.1为腹板,2为支座,2.1为第一支座板,2.2为第二支座板,2.3为第三支座板,8为定位轴,9为油缸,10为支撑座,10.1为第一定位孔,11为支承座,11.1为装配孔,12为定位座,12.1为第二定位孔,13为挡板,14为加强筋板,15为牵引座,16为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5,本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包括带有腹板1.1的车架体1,腹板1.1位于车架体1的侧面,所述车架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支座2,定位轴8的一端与支座2相接,油缸9的一端铰接在支座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2包括第一支座板2.1、第二支座板2.2和第三支座板2.3,其中,第一支座板2.1与腹板1.1相接,第二支座板2.2的一端与腹板1.1或第一支座板2.1相接,第二支座板2.2的另一端朝外且朝前倾斜折弯,第三支座板2.3夹设在第一支座板2.1与第二支座板2.2之间,第一支座板2.1的端部与第二支座板2.2的另一端构成铰支座,油缸9的一端铰接在铰支座上。所述油缸9的另一端朝前或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支座板2.1的端部突出于车架体1的端部,第二支座板2.2的另一端突出于车架体1的端部。所述第三支座板2.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油缸9转动时的避空槽2.3.1。所述支座2位于车架体1的前端两侧。所述定位轴8横置在车架体1端部的下方,定位轴8的一端穿过位于车架体1一侧的支座2,定位轴8的另一端穿过位于车架体1另一侧的支座2。所述的凿岩机的车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车架体1前端中间的带有第一定位孔10.1的支撑座10,该支撑座10倾斜朝上设置。支撑座10包括侧板,该侧板的一侧呈弧形。所述车架体1的前端还设置有突出且带有第二定位孔12.1的定位座12,第一定位孔10.1位于第二定位孔12.1的上方。所述支撑座10的旁边还设置有带装配孔11.1的支承座11,该支承座11与支撑座10或车架体1相接。所述支承座11呈大致的V形或U形,支承座11的开口内侧抵靠在支撑座10的侧板上。支承座11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第一支承板与第二支承板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车架体1的后端设置有挡板13,该挡板13的两端分别突出于车架体1,加强筋板14的一侧与车架体1的腹板1.1相接,加强筋板14的另一侧与挡板13相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包括带有腹板(1.1)的车架体(1),腹板(1.1)位于车架体(1)的侧面,其特征是所述车架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支座(2),定位轴(8)的一端与支座(2)相接,油缸(9)的一端铰接在支座(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包括带有腹板(1.1)的车架体(1),腹板(1.1)位于车架体(1)的侧面,其特征是所述车架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支座(2),定位轴(8)的一端与支座(2)相接,油缸(9)的一端铰接在支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座(2)包括第一支座板(2.1)、第二支座板(2.2)和第三支座板(2.3),其中,第一支座板(2.1)与腹板(1.1)相接,第二支座板(2.2)的一端与腹板(1.1)或第一支座板(2.1)相接,第二支座板(2.2)的另一端朝外且朝前倾斜折弯,第三支座板(2.3)夹设在第一支座板(2.1)与第二支座板(2.2)之间,第一支座板(2.1)的端部与第二支座板(2.2)的另一端构成铰支座,油缸(9)的一端铰接在铰支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座板(2.1)的端部突出于车架体(1)的端部,第二支座板(2.2)的另一端突出于车架体(1)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座(2)位于车架体(1)的前端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凿岩机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轴(8)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林杨能春朱劲恩刘桂凤黄嘉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慧山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