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29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00
在充气轮胎的侧壁中的任意一方,在胎侧橡胶的表面印刻有由形成为能够通过表面的凹凸而相互识别的两种浓淡要素形成点图案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的刻印位置处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厚度是所述胎侧橡胶整体的平均厚度的110%~150%。

Pneumatic t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轮胎的侧壁具备二维码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出了在轮胎的侧壁设置二维码。二维码与一维码相比能包括更多的信息,因此能将各种信息包括于二维码,对轮胎进行管理。特别是,提出了通过在侧壁处以规定的点状孔的图案进行刻印而在侧壁处设置二维码(专利文献1)。通过在侧壁处刻印规定的点状孔的图案而形成的二维码只要轮胎侧面部不磨损就不会消失,因此能有效地进行轮胎的管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0071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将这样的二维码刻印在侧壁处而设有多个点状孔的充气轮胎而言,在新品时,二维码的读取是充分可能的,但是在室外的环境下,在负载有载荷并转动的情况下,二维码的读取有时会降低。二维码的读取是指通过二维码读取器,例如便携式终端进行的二维码的读取,读取的降低是指,读取失败的情况变多。此外,点状孔具有从侧壁表面大致垂直地凹陷的形状,因此容易成为产生裂纹的核心,裂纹容易在胎侧橡胶的深度方向,进一步沿侧壁表面发展。因此,恐怕会降低胎侧橡胶的耐久性,进而降低充气轮胎的耐久性。对于设于充气轮胎的二维码而言,优选的是,为了在充气轮胎的使用中对记录于二维码的信息进行读取并有效地利用而抑制长期使用时的二维码的读取性的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长期使用充气轮胎也能抑制二维码的读取性的降低的、刻印有二维码的充气轮胎。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一对侧壁,该一对侧壁设为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夹住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形成环状的胎面部。在所述侧壁中的任意一方,在胎侧橡胶的表面刻印有由形成为能够通过表面的凹凸而相互识别的两种浓淡要素形成点图案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的刻印位置处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厚度是所述胎侧橡胶整体的平均厚度的110%~150%。优选的是,设有所述二维码的区域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平均厚度比包围所述二维码并与所述二维码相接的边缘处的所述胎侧橡胶构件的平均厚度厚。优选的是,所述二维码具备:点图案区域,由两种浓淡要素形成有点图案;以及空白区域,所述浓淡要素中的淡的要素包围所述点图案区域的周围,所述点图案区域的胎侧橡胶构件的平均厚度比所述空白区域的所述胎侧橡胶构件的平均厚度厚。优选的是,在所述二维码处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厚度的分布中,成为所述胎侧橡胶的最大厚度的位置位于所述点图案区域。优选的是,所述二维码是QR码(注册商标),显示出所述QR码(注册商标)的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区域的胎侧橡胶的平均厚度比显示出所述QR码(注册商标)的切出符号的切出符号区域的胎侧橡胶构件的平均厚度厚。优选的是,在所述二维码处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厚度的分布中,成为所述胎侧橡胶的最大厚度的位置位于所述数据单元区域。优选的是,在所述二维码中的由两种浓淡要素形成点图案的点图案区域中的根据轮胎径向的最外位置、最内位置以及将所述最外位置与所述最内位置之间二等分的中间位置而确定的所述侧壁的表面的曲率半径为30mm~200mm的区域中,形成有所述点图案区域。优选的是,所述充气轮胎在所述侧壁设有沿轮胎周向环绕一周的、突出为凸脊状的轮辋保护条,所述二维码在轮胎径向形成于所述充气轮胎的帘布层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宽度位置与所述轮辋保护条之间的区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充气轮胎,即使长期使用充气轮胎也能抑制二维码的读取性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是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二维码的示例的图。图3是说明测量胎侧橡胶的平均厚度的方法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轮胎宽度方向是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远离代表轮胎赤道面的轮胎赤道线CL(参照图1)的一侧。此外,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接近轮胎赤道线CL的一侧。轮胎周向是以充气轮胎的旋转轴为旋转的中心旋转的方向。轮胎径向是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此外,轮胎径向内侧是指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本说明书中所说的二维码是相对于仅在横向具有信息的一维码(条形码),在两个方向具有信息的矩阵显示方式的代码。作为二维码,例如包括QR码(注册商标)、数据矩阵(注册商标)、Maxi码、PDF-417(注册商标)、16K码(注册商标)、49码(注册商标)、Aztec码(注册商标)、SP码(注册商标)、veri码(注册商标)以及CP码(注册商标)。(充气轮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以后,简称为轮胎10)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表示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轮廓剖面。轮胎10具备:具有胎面图案的胎面部10T、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胎圈部10B以及设于胎面部10T的两侧并与一对胎圈部10B和胎面部10T连接的一对侧壁部10S。胎面部10T是与路面接触的部分。侧壁部10S是设为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夹住胎面部10T的部分。胎圈部10B是与侧壁部10S连接,相对于侧壁部10S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轮胎10具有帘布层12、带束14、胎圈芯16作为骨架构件,在这些骨架构件的周围主要具有:胎面橡胶18、胎侧橡胶20、胎圈填充胶(beadfillerrubber)22、轮辋缓冲橡胶24以及内衬橡胶26。帘布层12由卷绕一对圆环状的胎圈芯16之间而成为环形的、由橡胶包覆了有机纤维的帘布材料构成。帘布层12卷绕在胎圈芯16的周围并沿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在帘布层1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由两张带束材料14a、14b构成的带束14。带束14由在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规定的角度,例如20~30度而配置的钢帘线上包覆橡胶的构件构成,下层的带束材料14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比上层的带束材料14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长。两层带束材料14a、14b的钢帘线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方向。因此,带束材料14a、14b成为交错层,抑制了由所充填的气压引起的帘布层12的膨胀。在带束1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胎面橡胶18,在胎面橡胶18的两端部连接有胎侧橡胶20,形成侧壁部10S。在胎侧橡胶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设有轮辋缓冲橡胶24,与装接有轮胎10的轮辋接触。在胎圈芯16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夹在卷绕于胎圈芯16的周围之前的帘布层12的部分与卷绕于胎圈芯16的周围之后的帘布层12的部分之间的方式设有胎圈填充胶构件22。在面向由轮胎10和轮辋所包围的填充有空气的轮胎空腔区域的轮胎10的内表面设有内衬橡胶26。除此之外,在带束材料14b与胎面橡胶18之间具备从带束14的轮胎径向外侧覆盖带束14并由橡胶包覆有机纤维的三层的带束覆盖层30。带束覆盖层30根据需要设置即可,并不是必须的。带束覆盖层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n具备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设为从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沿轮胎周向延伸而成为环状的胎面部,/n在所述侧壁中的任意一方,在胎侧橡胶的表面刻印有由形成为能够通过表面的凹凸而相互识别的两种浓淡要素形成点图案的二维码,/n所述二维码的刻印位置处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厚度是所述胎侧橡胶整体的平均厚度的110%~15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4 JP 2017-194267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设为从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沿轮胎周向延伸而成为环状的胎面部,
在所述侧壁中的任意一方,在胎侧橡胶的表面刻印有由形成为能够通过表面的凹凸而相互识别的两种浓淡要素形成点图案的二维码,
所述二维码的刻印位置处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厚度是所述胎侧橡胶整体的平均厚度的110%~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设有所述二维码的区域中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平均厚度比包围所述二维码并与所述二维码相接的边缘处的所述胎侧橡胶构件的平均厚度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二维码具备:点图案区域,由两种浓淡要素形成有点图案;以及空白区域,由所述浓淡要素中的淡的要素包围所述点图案区域的周围,
所述点图案区域中的胎侧橡胶构件的平均厚度比所述空白区域中的所述胎侧橡胶构件的平均厚度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二维码处的所述胎侧橡胶的厚度的分布中,成为所述胎侧橡胶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贵之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