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及车用踏板和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02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及车用踏板和总成,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包括:机架,其能与车辆固定;踏板托架,能用于安装踏板;电机组件,其壳体与机架固定;主动连杆架,其一端与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固定、另一端与踏板托架铰接;被动连杆架,其两端分别与机架和踏板托架铰接;所述的电机组件能驱动踏板托架伸缩;所述的机架以竖直中心面Z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前电机安装孔和后电机安装孔,前电机安装孔或后电机以水平中心面X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电机组件中,电机转轴的中心线与输出轴中心线重合,电机组件能左安装或右安装在机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踏板伸和缩时能自锁且有寿命长低噪声的有益效果。

Motor components of vehicle pedal and vehicle pedal and assembly that can be installed in gener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及车用踏板和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及车用踏板和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踏板市场上,汽车踏板分为左安装结构和右安装结构,针对SUV或皮卡汽车,左和右的前后车门下各设置一个,因此,踏板电机也分为了左右两个,其为镜像关系,这就给电机的开模如减速箱、前端盖及其刷架板的开模其费用增加一倍,仓库管理要将左右减速箱、左右前端盖及其左右刷架板区分管理、保管和发放;生产时按左右区分装配;这会给管理和生产带来麻烦,增加成本。而且汽车配套厂对性能一致性要求高,左右镜像的减速箱、前端盖无论如何加工一致性都不会比只有一个减速箱、前端盖强;对于一级减速的蜗杆斜齿轮减速器,要达到自锁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以前靠非正常啮合来实现,即蜗杆参数和斜齿轮参数不一致来实现,其缺点是使用寿命缩短,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及车用踏板和总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包括减速器和电机,两者相互固定,电机转轴的中心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中心线重合,减速器的壳体设置有第一组件安装孔、第二组件安装孔和第三组件安装孔,其中,第一组件安装孔和第二组件安装孔相对于电机转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减速器包括:蜗杆,其与电机转轴固定;斜齿轮和小齿轮,两者与中心轴固定,中心轴经轴承与减速器的壳体固定,斜齿轮与蜗杆啮合;输出齿轮,其与输出轴固定,输出轴经轴承与减速器的壳体固定,输出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其中,蜗杆参数为:模数0.85、单头、压力角12.5度、螺旋角≤5.77度;斜齿轮参数为:模数0.85、34齿、压力角12.5度、螺旋角≤5.77度。一种车用踏板,包括:机架,其能与车辆固定;踏板托架,能用于安装踏板;被动连杆架,其两端分别与机架和踏板托架铰接;主动连杆架;还包括所述电机组件;所述机架以竖直中心面Z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前电机安装孔和后电机安装孔,前电机安装孔或后电机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以水平中心面X为中心,第一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对称设置、第二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对称设置;当电机组件安装在前电机安装孔或后电机安装孔上时,第一组件安装孔和第二组件安装孔能对应第二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分别用螺钉螺母固定,第三组件安装孔能对应第一安装孔或第三安装孔用螺钉螺母固定。所述主动连杆架的一端与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固定、另一端与踏板托架铰接;所述电机能控制踏板托架收缩或伸张。收缩时能减少体积,伸张时能用于承载人体。一种车用踏板总成,其由第一车用踏板、第二车用踏板和踏板组成,第一车用踏板采用所述的车用踏板,第二车用踏板采用所述的车用踏板且电机组件省略,还包括铰接轴,该铰接轴与所述的踏板托架固定,铰接轴的两端分别经轴承与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固定,踏板分别与第一车用踏板和第二车用踏板中的踏板托架固定。本专利技术车用踏板电机组件、车用踏板和车用踏板总成,能用于左车门和右车门安装,安装方便,设计制造、生产及管理的成本显著下降;本专利技术的电机组件能实现自锁功能,通过改变蜗杆和斜齿轮参数,简化了结构,延长了寿命,降低了噪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踏板伸和缩时能自锁且有寿命长低噪声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用踏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踏板托架伸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踏板托架伸张时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踏板托架收缩时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用踏板的结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机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机组件省略了输出齿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包括减速器和电机40,两者相互固定,电机40转轴的中心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44中心线重合,减速器的壳体设置有第一组件安装孔41、第二组件安装孔42和第三组件安装孔43,其中,第一组件安装孔41和第二组件安装孔42相对于电机40转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减速器包括:蜗杆46,其与电机40转轴固定;斜齿轮48和小齿轮47,两者与中心轴固定,中心轴经轴承与减速器的壳体固定,斜齿轮48与蜗杆46啮合;输出齿轮45,其与输出轴44固定,输出轴44经轴承与减速器的壳体固定,输出齿轮45与小齿轮47啮合;其中,蜗杆46参数为:模数0.85、单头、压力角12.5度、螺旋角≤5.77度;斜齿轮48参数为:模数0.85、34齿、压力角12.5度、螺旋角≤5.77度。电机组件4的输出轴44为φ10,轴承选用6900;由于螺旋角小于当量自锁角,达到了较好自锁的效果,该结构经过实际验证能实现自锁,确保踏板托架3收缩或伸张的两种状态下,尤其是人体站在踏板托架3上时能自锁,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另外,还能降低噪声,延长使用寿命。如图1-图5所示,一种车用踏板,包括:机架1,其能与车辆固定;踏板托架3,能用于安装踏板;被动连杆架21,其两端分别与机架1和踏板托架3铰接;主动连杆架22;还包括电机组件4;机架1以竖直中心面Z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前电机安装孔和后电机安装孔,前电机安装孔或后电机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131、第二安装孔132、第三安装孔133和第四安装孔134,以水平中心面X为中心,第一安装孔131与第三安装孔133对称设置、第二安装孔132与第四安装孔134对称设置;当电机组件4安装在前电机安装孔或后电机安装孔上时,第一组件安装孔41和第二组件安装孔42能对应第二安装孔132和第四安装孔134分别用螺钉螺母固定,第三组件安装孔43能对应第一安装孔131或第三安装孔133用螺钉螺母固定。主动连杆架22的一端与电机组件4的输出轴44固定、另一端与踏板托架3铰接;电机40能控制踏板托架3收缩或伸张。如图1所示,机架1能在左汽车开门结构或右开门结构中安装电机组件4,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安装一个电机组件4。显然,该结构能为安装带来方便,同时,设计制造、生产及管理的成本显著下降。需要说明的是,电机40由控制器Lin/Can控制,并可以通过原汽车OBD检测信号,直接控制踏板回收或翻转,根据电机40的电流变化来判断踏板托架3的极限位置,最后能自动切断电机40的电源,常态下电机40不通电。机架1设置有前端板13和后端板,前端板13和后端板分别设置有下悬的内挂臂11和外挂臂12,第三安装孔133位于该内挂臂11的底部,第四安装孔134位于外挂臂12的底部;前端板13和后端板分别开设有电机轴孔135,电机组件4的输出轴44插入该电机轴孔135,输出轴44的悬空端经轴承与电机轴孔135固定;被动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包括减速器和电机(40),两者相互固定,其特征是,电机(40)转轴的中心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44)中心线重合,减速器的壳体设置有第一组件安装孔(41)、第二组件安装孔(42)和第三组件安装孔(43),其中,第一组件安装孔(41)和第二组件安装孔(42)相对于电机(40)转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包括减速器和电机(40),两者相互固定,其特征是,电机(40)转轴的中心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44)中心线重合,减速器的壳体设置有第一组件安装孔(41)、第二组件安装孔(42)和第三组件安装孔(43),其中,第一组件安装孔(41)和第二组件安装孔(42)相对于电机(40)转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通用安装的车用踏板电机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减速器包括:
蜗杆(46),其与电机(40)转轴固定;
斜齿轮(48)和小齿轮(47),两者与中心轴固定,中心轴经轴承与减速器的壳体固定,斜齿轮(48)与蜗杆(46)啮合;
输出齿轮(45),其与输出轴(44)固定,输出轴(44)经轴承与减速器的壳体固定,输出齿轮(45)与小齿轮(47)啮合;
其中,蜗杆(46)参数为:模数0.85、单头、压力角12.5度、螺旋角≤5.77度;斜齿轮(48)参数为:模数0.85、34齿、压力角12.5度、螺旋角≤5.77度。


3.一种车用踏板,包括:
机架(1),其能与车辆固定;
踏板托架(3),能用于安装踏板;
被动连杆架(21),其两端分别与机架(1)和踏板托架(3)铰接;
主动连杆架(22);
其特征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机组件(4);
所述机架(1)以竖直中心面Z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前电机安装孔和后电机安装孔,前电机安装孔或后电机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131)、第二安装孔(132)、第三安装孔(133)和第四安装孔(134),以水平中心面X为中心,第一安装孔(131)与第三安装孔(133)对称设置、第二安装孔(132)与第四安装孔(134)对称设置;
当电机组件(4)安装在前电机安装孔或后电机安装孔上时,第一组件安装孔(41)和第二组件安装孔(42)能对应第二安装孔(132)和第四安装孔(134)分别用螺钉螺母固定,第三组件安装孔(43)能对应第一安装孔(131)或第三安装孔(133)用螺钉螺母固定;
所述主动连杆架(22)的一端与电机组件(4)的输出轴(44)固定、另一端与踏板托架(3)铰接;
所述电机(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韩周韩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开拓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