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万浩专利>正文

电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78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泵,它包括泵体(11),在泵体(11)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组件,在泵体(11)上置有由骨架(20),在骨架(20)上缠绕线圈(21)组成的电磁体(10),其特征在于:泵体(11)装于泵壳(26)内,泵壳(2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后泵盖(13、6),在泵壳(26)内、电磁体(10)的上方设有罩(7),罩(7)与电磁体(10)的空间为导热油腔(22),罩(7)、前、后泵盖(13、6)与泵壳(26)的空间为导热油外通道(12),在罩(7)上设有油孔(8),在电磁体(10)的线圈(21)内设有导热油内通道(1),在电磁体(10)的骨架(20)上设有油孔(27),导热油外通道(12)通过油孔(27)与线圈(21)内的导热油内通道(1)和导热油腔(22)连通,导热油腔(22)通过罩(7)的油孔(8)与导热油外通道(12)连通,在泵体(11)的一端设有进油口(28),在泵体(11)的另一端设有单向阀(25),在后泵盖(6)上设有出油管(2)。(*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泵,特别是电热油取暖器用电动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泵由泵体,在泵体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组件,在泵体的一端设有进油口,另一端设有出油口,在泵体上置有电磁体组成。电动泵工作时,电磁体线圈产生的热量即不能迅速释放,又不能利用,且影响电动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充分利用电磁体线圈产生的热量,节省能源的电动泵;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高油温,增加热效率的电动泵;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消除噪声的电动泵。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泵,它包括泵体11,在泵体11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组件,在泵体11上置有由骨架20,在骨架20上缠绕线圈21组成的电磁体10,其特征在于泵体11装于泵壳26内,泵壳2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后泵盖13、6,在泵壳26内、电磁体10的上方设有罩7,罩7与电磁体10的空间为导热油腔22,罩7、前、后泵盖13、6与泵壳26的空间为导热油外通道12,在罩7上设有油孔8,在电磁体10的线圈21内设有导热油内通道1,在电磁体10的骨架20上设有油孔27,导热油外通道12通过油孔27与线圈21内的导热油内通道1和导热油腔22连通,导热油腔22通过罩7的油孔8与导热油外通道12连通,在泵体11的一端设有进油口28,在泵体11的另一端设有单向阀25,在后泵盖6上设有出油管2。或在电磁体10上设置隔热层15,在隔热层15上设置发热体9。或后泵盖6连接有外壳体19,在泵壳26与外壳体19的空间设置吸声隔层18。本技术的电动泵的优点体现在1、由于在壳体与泵壳间设置了导热油通道,导热油将电磁体浸于油中,且从电磁体线圈的导热油通道流过,导热油能够将电磁体线圈产生的热量吸收,充分利用热能,节省能源;2、由于在电磁体上设置隔热层,在隔热层上设置发热体,发热体可对导热油进一步加热,提高热效率,且能够使与电动泵连接的电热油取暖器整体结构紧凑,减小体积;3、由于在电动泵的泵壳与外壳体的空间设置了吸声隔层,能够消除电动泵的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泵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波纹形绝缘环5结构示意图。图4为管形绝缘环5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热油内通道、2出油管、3进油管、4接头体、5绝缘环、6后泵盖、7罩、8油孔、9发热体、10电磁体、11泵体、12导热油外通道、13前泵盖、14大活塞、15隔热层、16弹簧、17弹簧、18吸声隔层、19外壳体、20骨架、21线圈、22导热油腔、23连接管、24小活塞、25单向阀、26泵壳、27油孔、28进油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2,电动泵具有泵体11,在泵体11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组件,活塞组件由大活塞14、弹簧17、小活塞24、弹簧16组成。在泵体11上置有电磁体10,电磁体10由骨架20,在骨架20上缠绕线圈21组成。泵体11装于泵壳26内,泵壳2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后泵盖13、6,在泵壳26内、电磁体10上置有隔热层15,在隔热层15上设置发热体9,在发热体9的上方设置罩7,罩7与发热体9的空间为导热油腔22,罩7、前、后泵盖13、6与泵壳26的空间为导热油外通道12,在罩7上设有油孔8,在电磁体10的线圈21内设有导热油内通道1,导热油内通道1是在缠绕线圈21时,放置绝缘环5形成的,如图3所示,绝缘环5为波纹形或如图4所示,为管形均可。绝缘环5可在缠绕线圈21时,分层放置1至多个,形成1层至多层导热油内通道1,以便使油更多的吸收线圈21的热量。在电磁体10的骨架20上设有油孔27,导热油外通道12通过油孔27与线圈21内的导热油内通道1和导热油腔22连通,导热油腔22通过罩7的油孔8与导热油外通道12连通。在泵体11的一端设有进油口28,进油口28通过接头体4分别与电热油取暖器的回油管3、储油囊的连接管23连接。在泵体11的另一端设有单向阀25,在后泵盖6上设有出油管2,出油管2与电热油取暖器的进油管连接。后泵盖6连接有外壳体19,在泵壳26与外壳体19的空间设置吸声隔层18,吸声隔层18可采用吸声玻璃棉,海绵体等材料,亦可采用袋装空气。导热油采用变压器油或具有绝缘导热的其它化学油均可。电动泵工作时电磁体10通电,电磁体10产生磁场,使大活塞14压缩弹簧17,与大活塞14连接的弹簧16拉动小活塞24向左运动,在弹簧17的作用下,大活塞14、弹簧16连接的小活塞24向右运动,活塞往复运动使加压的导热油通过进油口28进入泵体11内,通过大活塞14的中心孔经单向阀25进入导热油外通道12,再经油孔27进入线圈21的导热油内通道1,线圉21内的热量被油吸收再进入导热油腔22,导热油腔22内的油被通电的发热体9进一步加热,加热的油经罩7上的油孔8与流经导热油外通道12的油一起从出油管2流入电热取暖器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泵,它包括泵体(11),在泵体(11)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组件,在泵体(11)上置有由骨架(20),在骨架(20)上缠绕线圈(21)组成的电磁体(10),其特征在于泵体(11)装于泵壳(26)内,泵壳(2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后泵盖(13、6),在泵壳(26)内、电磁体(10)的上方设有罩(7),罩(7)与电磁体(10)的空间为导热油腔(22),罩(7)、前、后泵盖(13、6)与泵壳(26)的空间为导热油外通道(12),在罩(7)上设有油孔(8),在电磁体(10)的线圈(21)内设有导热油内通道(1),在电磁体(10)的骨架(20)上设有油孔(27),导热油外通道(12)通过油孔(27)与线圈(21)内的导热油内通道(1)和导热油腔(22)连通,导热油腔(22)通过罩(7)的油孔(8)与导热油外通道(12)连通,在泵体(11)的一端设有进油口(28),在泵体(11)的另一端设有单向阀(25),在后泵盖(6)上设有出油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或在电磁体(10)上设置隔热层(15),在隔热层(15)上设置发热体(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或后泵盖(6)连接有外壳体(19),在泵壳(26)与外壳体(19)的空间设置吸声隔层(18)。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泵,它包括泵体,置于泵体内的活塞组件,置于泵体上的电磁体,其特点是:泵体装于泵壳内,泵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后泵盖,在泵壳内、电磁体的上方设有罩,罩与电磁体的空间为导热油腔,罩、前、后泵盖与泵壳的空间为导热油外通道,在电磁体的线圈内设有导热油内通道,导热油外通道与线圈内的导热油内通道和导热油腔连通,导热油腔与导热油外通道连通,在泵体的一端设有进油口,另一端设有单向阀,在后泵盖上设有出油管,在电磁体上设置隔热层、发热体。后泵盖连接有外壳体,在泵壳与外壳体的空间设置吸声隔层。具有热传导速度快、效率高,节省能源,无噪声,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文档编号F24D13/04GK2517891SQ0126697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万浩 申请人:李万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浩
申请(专利权)人:李万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