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56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包括模体,在所述模体内开设有顶面开口的模腔,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避位凹腔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冲压圆孔,在所述模腔的底壁边沿处开设有冲压通孔,所述冲压通孔的直径小于冲压圆孔的直径,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还开设有导向圆孔,在所述模腔的边沿与模体之间设置有倾斜调节区,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两端开设有延伸至倾斜调节区的取件用避位深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其不但有效于提高冲孔的效率,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冲孔的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Die for punching the back cov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
本技术属于冲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蒸发器上都会有对应的后盖板,在后盖板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盖板冲孔操作,现有技术主要是将后盖板固定然后通过人工经验进行判断位置然后完成冲孔,其冲孔的效率较低且冲孔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包括模体,在所述模体内开设有顶面开口的模腔,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避位凹腔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冲压圆孔,在所述模腔的底壁边沿处开设有冲压通孔,所述冲压通孔的直径小于冲压圆孔的直径,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还开设有导向圆孔,在所述模腔的边沿与模体之间设置有倾斜调节区,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两端开设有延伸至倾斜调节区的取件用避位深槽。所述模腔的深度为模体厚度的1/3,所述避位凹腔的深度为模体厚度的1/6。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和限位槽的底壁上均开设有冲压小圆孔,所述冲压小圆孔与所述冲压通孔的直径相同。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其不但有效于提高冲孔的效率,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冲孔的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包括模体1,在所述模体内开设有顶面开口的模腔2,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避位凹腔3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4,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冲压圆孔5,在所述模腔的底壁边沿处开设有冲压通孔6,所述冲压通孔的直径小于冲压圆孔的直径,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还开设有导向圆孔7,在所述模腔的边沿与模体之间设置有倾斜调节区8,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两端开设有延伸至倾斜调节区的取件用避位深槽9。本实施例中,倾斜调节区可以在加工不同尺寸的后盖板时进行微调,从而提高其适用范围。所述模腔的深度为模体厚度的1/3,所述避位凹腔的深度为模体厚度的1/6。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和限位槽的底壁上均开设有冲压小圆孔10,所述冲压小圆孔与所述冲压通孔的直径相同。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其不但有效于提高冲孔的效率,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冲孔的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标准零件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而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的非标准结构部件,也可以直根据现有的技术常识毫无疑义的加工得到,同时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而机械、零件及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故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包括模体,在所述模体内开设有顶面开口的模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避位凹腔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冲压圆孔,在所述模腔的底壁边沿处开设有冲压通孔,所述冲压通孔的直径小于冲压圆孔的直径,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还开设有导向圆孔,在所述模腔的边沿与模体之间设置有倾斜调节区,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两端开设有延伸至倾斜调节区的取件用避位深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后盖板冲孔的模具,包括模体,在所述模体内开设有顶面开口的模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避位凹腔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在所述避位凹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冲压圆孔,在所述模腔的底壁边沿处开设有冲压通孔,所述冲压通孔的直径小于冲压圆孔的直径,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还开设有导向圆孔,在所述模腔的边沿与模体之间设置有倾斜调节区,且在所述避位凹腔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朝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立仁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