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25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具体涉及冲孔模具技术领域,包括限位模体,所述限位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且各所述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延长耳,所述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腔,两个所述限位槽腔的内壁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定位V槽。本技术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由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上的限位槽腔最先对模型限位,定位V槽和限位弧槽对模型限位,避免模型受到冲针冲孔时的牵引力原因而发生移位现象,通过消减弧筋条对模型的侧面进行隔挡,避免模型受到的压力过大其侧面出现磨损,提高模型冲孔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孔模具,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


技术介绍

1、外壳筒身冲孔模具是一种用于在金属外壳或筒身上进行冲压加工的专用模具,它通常由高强度的工具钢制成,具有适应外壳形状、尺寸和冲压要求的特殊结构,例如在蒸发器上都会有外壳筒身结构,为了保证外壳筒身的正常使用,一般都会进行冲孔操作。

2、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535338.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在所述模具本体的模腔内开设有冲孔圆孔、冲压圆孔和定位槽孔,所述定位槽孔设置在模具本体的中部,所述冲压圆孔设置在冲孔圆孔与定位槽孔之间,所述定位槽孔包括条形槽孔,在所述条形槽孔的一端设置有倒t字形槽孔且在条形槽孔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字形槽孔,所述倒t字形槽孔与一字形槽孔对称设置在条形槽孔的两端且与条形槽孔相连通,在所述模具本体的模腔内还设置有两个腰形槽孔;

3、该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各个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提高外壳筒身的冲孔效率与冲孔精度,而且也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但是该结构在冲孔使用时,不易于模具拆卸,造成模具长期使用出现磨损时无法进行打磨检修,由于模型冲孔受力时,无法对模型边角处进行泄力,造成模型冲孔时受到的压力过大造成模型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包括限位模体,所述限位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且各所述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延长耳;

3、所述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腔;

4、两个所述限位槽腔的内壁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定位v槽,且各所述定位v槽的表面一侧位于限位槽腔的内腔一侧分别开设有竖截面形状设置为用于限位弧形的限位弧槽,多个所述定位v槽表面另一侧且位于限位槽腔的内腔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竖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用于隔挡的消减弧筋条;

5、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模型放置在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内,由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上的限位槽腔最先对模型限位,定位v槽和限位弧槽对模型限位,避免模型受到冲针冲孔时的牵引力原因而发生移位现象,同时通过消减弧筋条对模型的侧面进行隔挡,避免模型受到的压力过大其侧面出现磨损,提高模型冲孔成型质量。

6、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两个均延伸至相应的限位槽腔内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内分别设置有与通孔相匹配的导向圈,且各所述导向圈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竖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的弧形坡,多个所述导向圈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凸台,所述导向圈和支撑凸台相连通,所述导向圈和支撑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腔体所属的限位槽腔内限位弧槽和消减弧筋条与第二模腔体所属的限位槽腔内限位弧槽和消减弧筋条相对设置;

7、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冲孔时,由导向圈和支撑凸台对冲针进行导向,提高冲孔时的精度,通过导向圈上的弧形坡以便于冲针在进行冲孔时,对冲针进行牵引,方便冲针贯穿导向圈和支撑凸台,提高冲孔效率。

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由第一模腔体和第二模腔体上的限位槽腔最先对模型限位,定位v槽和限位弧槽对模型限位,避免模型受到冲针冲孔时的牵引力原因而发生移位现象;

10、同时通过消减弧筋条对模型的侧面进行隔挡,避免模型受到的压力过大其侧面出现磨损,提高模型冲孔成型质量;

11、通过导向圈上的弧形坡以便于冲针在进行冲孔时,对冲针进行牵引,方便冲针贯穿导向圈和支撑凸台,提高冲孔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模体,所述限位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腔体(1)和第二模腔体(2),且各所述第一模腔体(1)和第二模腔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延长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腔体(1)和第二模腔体(2)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两个均延伸至相应的限位槽腔(3)内的通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7)内分别设置有与通孔(7)相匹配的导向圈(8),且各所述导向圈(8)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竖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的弧形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向圈(8)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腔(3)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凸台(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圈(8)和支撑凸台(9)相连通,所述导向圈(8)和支撑凸台(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腔体(1)所属的限位槽腔(3)内限位弧槽(5)和消减弧筋条(6)与第二模腔体(2)所属的限位槽腔(3)内限位弧槽(5)和消减弧筋条(6)相对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模体,所述限位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腔体(1)和第二模腔体(2),且各所述第一模腔体(1)和第二模腔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延长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腔体(1)和第二模腔体(2)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两个均延伸至相应的限位槽腔(3)内的通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壳筒身冲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7)内分别设置有与通孔(7)相匹配的导向圈(8),且各所述导向圈(8)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竖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朝文唐庭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立仁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