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式室内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60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流式室内加热器。它包括前面板、通风栅格、置于后壳中且有散热片和电热管的加热装置及设有开关、调温器调节钮、控制盒底及控制盒盖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加热器的安装支架及支架锁扣;所述的控制盒底中还包括一个固定电源线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支撑加热装置的支撑架、弹簧。该加热器的导热方式是通过加热装置将由进气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在加热器中加热,然后再将热空气通过出气口从格栅中排出,从而达到为室内供热的目的。它可以安全地固定在墙壁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它不仅导热快、内耗小、安全性能好,同时还具有重量轻、固定安装简便可靠和外形美观等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流式室内加热器。技术背景近年来,为室内供热的电暖器有多种结构及多种导热方式,例如导热油式和电磁感应加热等等。上述电暖器由于受导热方式和结构上的限制,均存在着内耗大,导热慢及安全性能较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流式室内加热器。该加热器的导热方式是通过加热装置将由进气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在加热器中加热,然后再将热空气通过出气口从格栅中排出,从而达到为室内供热的目的。它可以安全地固定在墙壁上,通过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它不仅导热快、内耗小、安全性能好,同时还具有重量轻、固定安装简便可靠和外形美观等优点。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流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通风栅格、置于后壳中且有散热片和电热管的加热装置及设有开关、调温器调节钮、控制盒底及控制盒盖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加热器的安装支架及支架锁扣;所述的控制盒底中还包括一个固定电源线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支撑加热装置的支撑架、弹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并作为摘要附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图2控制装置中控制盒底的投影图。图4是图2控制装置中控制盒盖的投影图。图5是图2中安装支架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支架锁扣的主视图。图7是图5中支架锁扣的俯视图。图8是图5中支架锁扣的立体图。图9、图10、图11是本技术加热装置分别与装配有插块、支撑架的弹簧连接的立体图。图12、图13分别是图9、图10或图11中的弹簧(弹簧中的第一端有弯曲)、支撑架的立体图。图14是可用销钉将弹簧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切面图。图15是本技术的加热装置与装配有插块、支撑架的另一种弹簧(弹簧中的第一端没有弯曲)连接的立体图。图16是图15中散热片上的弹簧安装孔形状示意图。图17、图18是图15中弹簧置于支撑架中的立体图和切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中显示了前面板1上的结构,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热空气从出气口通过前面板1上部的通风格栅2排出。前面板1的顶部其形状为弓形结构,前面板1上部的通风格栅2上的格条为向下弯曲形状。这种结构可以减少热空气从出气口穿过通风格栅2产生的层流现象。参照图2,图中主要显示了控制装置40和安装支架60,后壳30的底部设有进气孔,控制装置40嵌入后壳30,后壳30与前面板1用螺钉固定。参照图3,图中显示了控制装置中的控制盒底43的顶部设有空气出口栅格46,空气出口栅格46的两端设有与后壳30固定安装的配合爪47,控制盒底43的侧面还有一个与后壳固定安装的配合面43x,控制盒底43的上部有一段与控制盒盖44固定安装后留有出气缝隙的矮边48,该矮边48距配合面43x的高度留有距离;所述的固定装置是一个固定凹槽45,固定凹槽45位于控制盒底43的下部,固定凹槽45的左右两边设有冷却区域49;固定凹槽45的上部设有调温器调节钮42的连接口42x;连接口42x的旁边有固定调温器的两个销钉42y。固定装置是用来固定和疏导电源线的,它是一个固定凹槽45,固定凹槽45可以是矩形形状,也可以是两端是圆形或其它形状。固定凹槽45应设有三个截面,第一截面与第三截面的截面积相同,第二截面的截面积较宽。这种结构对电源线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冷却区域49可以通过对流起到冷却作用来保护控制装置。控制盒底43的上部矮边48的设计也是为了保护控制装置的,通过矮边48形成的缝隙,控制装置40里的热空气可以由此排出,排出的热空气通过留有的距离从出口栅格46排出。开关41可设置在控制盒底43的侧面或顶部。开关41可以采用折叶式开关,调温器调节钮42手动部分可为圆形,电源线可采用符合安全标准带有固定环的电源线。参照图4,图中显示了控制盒盖44上有两个凸起44x,其下部有一个销钉44y,在固定凹槽45前端的两个侧面上分别有与销钉44y配合的固定孔45x;控制盒盖44的下部还有与控制盒底43固定配合的凹边44c和凹槽44d。两个凸起44x也是为了保证留有出气缝隙而设计的。控制盒盖44上还开有一出气孔44e,使控制装置40里的热气通过此孔排出。参照图5,图中显示了安装支架60是由三根U型材料固定连接制成,两根垂直的上端分别有挂钩64,该挂钩64在上端的端面有一个稍向上倾斜的α角,其下端63向上弯曲,两根垂直的上下两端分别有通孔62,在对流式室内加热器的安装过程中,首先,用相应的螺钉穿过安装支架60上的通孔62,将安装支架60固定在墙上,然后将加热器置于安装支架60的下端63上,用挂钩64钩住加热器后壳30上的孔,将其挂牢。挂钩呈α角是为了通过支架锁扣61更牢靠地钩住加热器后壳30上的孔。参照图5、6、7、8,支架锁扣61的上端有一字形旋转沟槽61a和呈渐升线形状的偏心凸轮61b,支架锁扣61的下端有固定沟槽61c和锥形体61d。这样,通过工具很容易地插入一字形旋转沟槽61a中,经旋转就可以将偏心凸轮61b旋入加热器后壳30孔中,将加热器通过安装支架60牢固地固定在墙上。固定沟槽61c是用于插入固定在墙上的安装支架60通孔62中,再加上有一锥形体61d,使得安装时更容易且牢固。参照图9、10、11,图中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弹簧80、插块90、支撑架70装配后与加热装置50的连接,弹簧80、插块90装配后与加热装置50的连接和弹簧80、支撑架70装配后与加热装置50的连接;加热装置包括散热片51和电热管52,加热装置50的两端都固定有弹簧80、插块90、支撑架70。参照图12、13、14,图中显示了弹簧80的第一端81可由插块90或销钉100固定在支撑架上,如果用插块90固定弹簧80,弹簧80固定后将插块90与支撑架70用螺钉固定;如果用销钉100固定弹簧80,则在支撑架70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有两个销钉孔77和凸出固定柱76,弹簧80的第一端81的一头用销钉100安装,一头被支撑架上的凸出固定柱76固定。弹簧80(第一端有弯曲)的形状及该形状的弹簧80与插块90、支撑架70的装配。支撑架70上有安装弹簧80第一端81的截面72,支撑架70的底71固定在加热器后壳30的底面上,弹簧80的第一端81为弯曲结构且呈U形;弹簧80包括两个臂82和83,每个臂都有一个安装在两片散热片51之间的弓形部分82a和83a,弹簧80的第一个臂82比第二个臂83长,两个臂中至少有一个具有波形结构。弹簧80的特点是具有波形结构,这种结构使“臂”更好地安装在两片散热片51之间,由于有更大的固定面积,弹簧80可以很好地承受加热产生的力和转距。参照图15,图中显示的是弹簧80(第一端没有弯曲)的形状及该形状的弹簧80与加热装置50的连接和与插块90、支撑架70的装配,图中左侧是弹簧80、插块90装配后与加热装置50的连接,右侧则是弹簧80、插块90、支撑架70装配后与加热装置50的连接。参照图16,图中显示了在加热装置50的散热片51上开有安装弹簧80的孔51a,该孔呈直角三角形形状,三个角处为半圆形51b,且在一直角边靠近直角处有一向里的凹陷51c。此形状有利于装配,可牢靠地固定加热装置。参照图17、18,图中显示了弹簧80(第一端没有弯曲)的形状及该形状的弹簧80与插块90、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流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1)、通风栅格(2)、置于后壳(30)中且有散热片(51)和电热管(52)的加热装置(50)及设有开关(41)、调温器调节钮(42)、控制盒底(43)及控制盒盖(44)的控制装置(40);还包括固定加热器的安装支架(60)及支架锁扣(61);所述的控制盒底(43)中还包括一个固定电源线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支撑加热装置(50)的支撑架(70)、弹簧(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乐民
申请(专利权)人:斯宝亚创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