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轮毂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轮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在凹下部的外周面安装有用于将轮胎空气室内的气柱共鸣音消除的亥姆霍兹共振器(副气室部件)的轮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轮毂的副气室部件具备:主体部,其在内侧具有副气室,且沿着轮毂周向较长地形成;和板状的一对缘部,其在该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从其两侧沿轮毂宽度方向分别延伸。另外,轮毂通过切削加工在凹下部的立起壁设有一对槽部,以供副气室部件的各个缘部的端部嵌入。而且,通过将两个缘部分别嵌入一对槽部而将副气室部件安装于凹下部的外周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57309号公报然而,以往的轮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存在由于缘部与主体部一体地形成,所以由该缘部限制了轮毂宽度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尺寸。因此,以往的轮毂存在无法较大地确保形成于主体部内的副气室的容积的问题。另外,槽部的切削加工不得不每当形成一对槽部中的各个槽部时都更换切削工具。因此,存在槽部的形成工序变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轮毂,其特征在于,具有:/n一对导轨部件,其相对于凹下部的外周面分体固定;和/n作为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副气室部件,其配置于所述一对导轨部件彼此之间并由所述一对导轨部件支承,/n所述一对导轨部件彼此的间隔随着从凹下部的外周面向轮毂径向的外侧远离而逐渐变窄,/n所述副气室部件以沿着所述一对导轨部件的轮毂径向的内侧面的方式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26 JP 2018-2015501.一种车辆用轮毂,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导轨部件,其相对于凹下部的外周面分体固定;和
作为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副气室部件,其配置于所述一对导轨部件彼此之间并由所述一对导轨部件支承,
所述一对导轨部件彼此的间隔随着从凹下部的外周面向轮毂径向的外侧远离而逐渐变窄,
所述副气室部件以沿着所述一对导轨部件的轮毂径向的内侧面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室部件与所述一对导轨部件彼此的间隔配合地、随着接近凹下部的外周面而使所述副气室部件的宽度逐渐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部件在与延伸方向交叉的剖视时以向轮毂径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山洋一,岛村雄太,中西干治,滨拓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