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35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包括直线依次布置的智能化卷板单元、长缝焊接单元、腹板焊接单元和成品下料单元;生产方法包括设置辊筒加工参数、供给板材、卷板成筒、长缝焊接、腹板焊接和成品输出。本申请的辊筒智能柔性生产线呈直线排布,便于厂房内的布置、供料、出料等,以此提高作业效率,且各加工位根据加工工艺或生产方法依次布置,提高了生产效率,一个横梁轨及机械抓手即可完成多工位的物料转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An intelligent flexible roller production line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筒生产焊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辊筒在机械行业应用广泛,目前没有专门的生产线,制造工艺复杂,不规范,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因此,急需一种生产线,能够将辊筒生产从板材、卷筒、长缝焊接、腹板焊接和成品输送一体操作的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其能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包括直线依次布置的智能化卷板单元、长缝焊接单元、腹板焊接单元和成品下料单元,直线布置的所述柔性生产线还包括一条横梁轨和竖直支撑所述横梁轨的多根纵梁柱,并在所述横梁轨上设置横向滑移的机械抓手;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长缝焊接单元、腹板焊接单元和成品下料单元直线排布的设置在所述横梁轨的下方;在所述横梁轨靠近智能化卷板单元的一端外侧下方设置进料车和进料地轨,所述进料车滑移的设置在所述进料地轨上;临近所述进料地轨设置总控台,所述总控台与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长缝焊接单元、腹板焊接单元、成品下料单元、机械抓手和进料车电讯连接。优选的,所述机械抓手包括横移电机滑槽组件、升降支撑板、T形升降杆、内扣抓手、抓手气缸、和升降拖链;所述横移电机滑槽组件和升降支撑板并排设置并通过滑槽与横梁轨上的横轨滑动连接,由所述所述横移电机滑槽组件控制整个机械抓手在横梁轨上横向滑移定位;所述T形升降杆的竖杆上下滑移的连接至所述升降支撑板上,所述T形升降杆的横杆两端铰接内扣抓手;所述内扣抓手的上端与抓手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抓手气缸的气缸底与所述升降支撑板的底部外侧铰接;所述升降拖链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板迎向所述横梁轨的一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生产线的辊筒智能生产方法,方法包括:S1.设置辊筒加工参数,通过总控台根据需要的辊筒设置板材参数、焊接参数、和腹板参数;S2.供给板材,通过转运装置将带有对应板材的托盘转运到进料车上,并控制进料车在进料地轨上滑移,以此向智能化卷板单元供给板料;S3.卷板成筒,智能化卷板单元拾取板材并将板材进行卷板,以形成筒状体;机械抓手滑移至智能化卷板单元上方,抓取筒状的板材;S4.长缝焊接,机械抓手将抓取的筒状板材滑移至长缝焊接单元处,并将筒状板材下落至焊接工位进行对接处的长缝焊接;S5.腹板焊接,机械抓手下落抓取焊接好的筒状体,上升滑移至腹板焊接单元处,并将筒状体下落至腹板焊接工位对筒状体的两个端部进行腹板焊接;S5.成品输出,机械抓手下落抓取焊接好腹板的辊筒,上升滑移至成品下料单元上方,并将成品辊筒下落至下料承载台上,以此完成辊筒的成品输出。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辊筒智能柔性生产线呈直线排布,便于厂房内的布置、供料、出料等,以此提高作业效率,且各加工位根据加工工艺或生产方法依次布置,提高了生产效率,一个横梁轨及机械抓手即可完成多工位的物料转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机械抓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智能化卷板单元;200、长缝焊接单元;300、腹板焊接单元;400、成品下料单元;500、横梁轨;600、纵梁柱;700、机械抓手;701、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2、升降支撑板;703、T形升降杆;704、内扣抓手;705、抓手气缸;706、弹性止挡块;707、升降拖链;708、拖链护罩;800、进料车;900、进料地轨;1000、总控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包括直线依次布置的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和成品下料单元400。进一步的,直线布置的所述柔性生产线还包括一条横梁轨500和竖直支撑所述横梁轨500的多根纵梁柱600,并在所述横梁轨500上设置横向滑移的机械抓手700;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和成品下料单元400直线排布的设置在所述横梁轨500的下方;在所述横梁轨500靠近智能化卷板单元100的一端外侧下方设置进料车800和进料地轨900,所述进料车800滑移的设置在所述进料地轨900上;临近所述进料地轨900设置总控台1000,所述总控台1000与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成品下料单元400、机械抓手700和进料车800电讯连接,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参见图2,机械抓手700包括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升降支撑板702、T形升降杆703、内扣抓手704、抓手气缸705、和升降拖链707;所述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和升降支撑板702并排设置并通过滑槽与横梁轨500上的横轨滑动连接,由所述所述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控制整个机械抓手700在横梁轨500上横向滑移定位;所述T形升降杆703的竖杆上下滑移的连接至所述升降支撑板702上,所述T形升降杆703的横杆两端铰接内扣抓手704;所述内扣抓手704的上端与抓手气缸705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抓手气缸705的气缸底与所述升降支撑板702的底部外侧铰接;所述升降拖链707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板702迎向所述横梁轨500的一侧。其中,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包括横移驱动电机、齿轮(与横梁轨500上的齿条啮合对应)、以及滑槽块(与横梁轨500上的横轨滑接匹配),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横移装置即可。进一步的,在所述T形升降杆703的横杆底部设置多个弹性止挡块706。进一步的,所述内扣抓手704成弓形,内扣抓手704底部的内扣端与T形升降杆703的横杆端部铰接处的距离比内扣抓手704上部气缸连接端与T形升降杆703的横杆端部铰接处的距离短,以此形成杠杆效应。进一步的,在所述T形升降杆703的竖杆远离所述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一侧设置拖链护罩708,以此将所述升降拖链707设置在所述拖链护罩708内。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撑板702呈L形,包括支撑竖板和支撑横板,并在所述支撑横板上开设容纳所述T形升降杆703的竖杆升降穿过的升降过孔。本申请还提供了根据上述生产线的辊筒智能生产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辊筒加工参数,通过总控台1000根据需要的辊筒设置板材参数、焊接参数、和腹板参数。S2.供给板材,通过转运装置将带有对应板材的托盘转运到进料车800上,并控制进料车800在进料地轨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包括直线依次布置的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和成品下料单元(400),其特征在于:/n直线布置的所述柔性生产线还包括一条横梁轨(500)和竖直支撑所述横梁轨(500)的多根纵梁柱(600),并在所述横梁轨(500)上设置横向滑移的机械抓手(700);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和成品下料单元(400)直线排布的设置在所述横梁轨(500)的下方;/n在所述横梁轨(500)靠近智能化卷板单元(100)的一端外侧下方设置进料车(800)和进料地轨(900),所述进料车(800)滑移的设置在所述进料地轨(900)上;/n临近所述进料地轨(900)设置总控台(1000),所述总控台(1000)与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成品下料单元(400)、机械抓手(700)和进料车(800)电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包括直线依次布置的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和成品下料单元(400),其特征在于:
直线布置的所述柔性生产线还包括一条横梁轨(500)和竖直支撑所述横梁轨(500)的多根纵梁柱(600),并在所述横梁轨(500)上设置横向滑移的机械抓手(700);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和成品下料单元(400)直线排布的设置在所述横梁轨(500)的下方;
在所述横梁轨(500)靠近智能化卷板单元(100)的一端外侧下方设置进料车(800)和进料地轨(900),所述进料车(800)滑移的设置在所述进料地轨(900)上;
临近所述进料地轨(900)设置总控台(1000),所述总控台(1000)与所述智能化卷板单元(100)、长缝焊接单元(200)、腹板焊接单元(300)、成品下料单元(400)、机械抓手(700)和进料车(800)电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抓手(700)包括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升降支撑板(702)、T形升降杆(703)、内扣抓手(704)、抓手气缸(705)、和升降拖链(707);所述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和升降支撑板(702)并排设置并通过滑槽与横梁轨(500)上的横轨滑动连接,由所述所述横移电机滑槽组件(701)控制整个机械抓手(700)在横梁轨(500)上横向滑移定位;所述T形升降杆(703)的竖杆上下滑移的连接至所述升降支撑板(702)上,所述T形升降杆(703)的横杆两端铰接内扣抓手(704);所述内扣抓手(704)的上端与抓手气缸(705)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抓手气缸(705)的气缸底与所述升降支撑板(702)的底部外侧铰接;所述升降拖链(707)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板(702)迎向所述横梁轨(50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辊筒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T形升降杆(7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学钢
申请(专利权)人:维特罗伯特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