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左侧安置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的顶端外壁衔接有集成电路板,所述循环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右侧外壁。该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通过固定板的设置,可以将循环机构与传动机构之间固定,通过扇叶与主轴之间进行顺时针旋转,将外界灰尘吸收进电离区内,初级过滤网可以防止颗粒杂质进入风扇内部,接着电离区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到集尘箱内,方便将灰尘一次性清理,经过静电除尘后的空气最后通过复合过滤网将细小颗粒过滤。
A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板
,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板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隧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电机技术中经常需要利用到集成电路板,而集成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定位。在集成电路板生产中,常常在集成电路板的定位装置上出现因灰尘过多导致生产出的集成电路板质量受到影响,同时因定位过程复杂导致生产效率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集成电路板的定位装置上出现因灰尘过多导致生产出的集成电路板质量受到影响,同时因定位过程复杂导致生产效率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左侧安置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的顶端外壁衔接有集成电路板,所述循环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右侧外壁。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下推板、柔性垫、第二支撑柱、弹簧、套设柱与支撑杆,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的右侧底端衔接有下推板,所述下推板的底端外壁粘接有柔性垫,所述底座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且底座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壁底端衔接有弹簧,且弹簧的顶端外壁固定有套设柱。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关于底座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柔性垫紧密贴合于下推板的底端外壁,而且弹簧的底端外壁与支撑杆的内壁底端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并且套设柱通过弹簧与支撑杆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箱、螺纹杆、滑套、连接杆、液压气缸与上推板,且电机箱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包裹有滑套,且滑套的右侧外壁衔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中部焊接有上推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液压气缸和上推板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杆通过滑套和电机箱与螺纹杆构成升降结构。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板、风扇、主轴、扇叶、初级过滤网、集尘箱、电离区、复合过滤网,且固定板的底端左侧安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内壁中部固定有主轴,且主轴的外壁包裹有扇叶,所述风扇的右侧外壁衔接有复合过滤网,且复合过滤网的右侧外壁安装有电离区,所述电离区的底端外壁安置有集尘箱,且集尘箱的右侧外壁设置有初级过滤网,所述扇叶关于主轴的外壁呈环形分布,且固定板、风扇和复合过滤网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通过第一支撑柱的设置,可以将下推板固定住,在与传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下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对集成电路板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在集成电路板进行夹持时容易因底座晃动导致集成电路板出现损坏,弹簧具有良好的减震、抗震功能,提高了支撑机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套设柱、弹簧和与支撑杆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在集成电路板生产时使支撑机构达到缓震的效果,延长了支撑机构的使用寿命。2、该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通过电机箱的设置可以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滑套和连接杆进行升降活动,连接杆和液压气缸之间固定,将集成电路板放置于上推板顶端,通过和液压气缸的推动,使得集成电路板在传动机构与支撑机构的相互配合下达到固定的目的,来便于对集成电路板进行生产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3、该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通过固定板的设置,可以将循环机构与传动机构之间固定,通过扇叶与主轴之间进行顺时针旋转,将外界灰尘吸收进电离区内,初级过滤网可以防止颗粒杂质进入风扇内部,接着电离区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到集尘箱内,方便将灰尘一次性清理,经过静电除尘后的空气最后通过复合过滤网将细小颗粒过滤,既实现了空气流通也避免了装置表面沾染灰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机构;101、底座;102、第一支撑柱;103、下推板;104、柔性垫;105、第二支撑柱;106、弹簧;107、套设柱;108、支撑杆;2、传动机构;201、电机箱;202、螺纹杆;203、滑套;204、连接杆;205、液压气缸;206、上推板;3、循环机构;301、固定板;302、风扇;303、主轴;304、扇叶;305、初级过滤网;306、集尘箱;307、电离区;308、复合过滤网;4、集成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底座101、第一支撑柱102、下推板103、柔性垫104、第二支撑柱105、弹簧106、套设柱107、支撑杆108、传动机构2、电机箱201、螺纹杆202、滑套203、连接杆204、液压气缸205、上推板206、循环机构3、固定板301、风扇302、主轴303、扇叶304、初级过滤网305、集尘箱306、电离区307、复合过滤网308和集成电路板4,支撑机构1的顶端左侧安置有传动机构2,且传动机构2的顶端外壁衔接有集成电路板4,循环机构3位于支撑机构1的右侧外壁,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01、第一支撑柱102、下推板103、柔性垫104、第二支撑柱105、弹簧106、套设柱107与支撑杆108,底座101的顶端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102,且第一支撑柱102的右侧底端衔接有下推板103,下推板103的底端外壁粘接有柔性垫104,底座10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05,且底座101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支撑杆108,支撑杆108的内壁底端衔接有弹簧106,且弹簧106的顶端外壁固定有套设柱107,第一支撑柱102和第二支撑柱105关于底座101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柔性垫104紧密贴合于下推板103的底端外壁,而且弹簧106的底端外壁与支撑杆108的内壁底端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并且套设柱107通过弹簧106与支撑杆108构成弹性结构,通过第一支撑柱102的设置,可以将下推板103固定住,在与传动机构2的相互配合下对集成电路板4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对集成电路板4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在集成电路板4进行夹持时容易因底座101晃动导致集成电路板4出现损坏,弹簧106具有良好的减震、抗震功能,提高了支撑机构1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套设柱107、弹簧106和与支撑杆108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在集成电路板4生产时使支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和循环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端左侧安置有传动机构(2),且传动机构(2)的顶端外壁衔接有集成电路板(4),所述循环机构(3)位于支撑机构(1)的右侧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和循环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端左侧安置有传动机构(2),且传动机构(2)的顶端外壁衔接有集成电路板(4),所述循环机构(3)位于支撑机构(1)的右侧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01)、第一支撑柱(102)、下推板(103)、柔性垫(104)、第二支撑柱(105)、弹簧(106)、套设柱(107)与支撑杆(108),所述底座(101)的顶端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102),且第一支撑柱(102)的右侧底端衔接有下推板(103),所述下推板(103)的底端外壁粘接有柔性垫(104),所述底座(10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05),且底座(101)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支撑杆(108),所述支撑杆(108)的内壁底端衔接有弹簧(106),且弹簧(106)的顶端外壁固定有套设柱(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02)和第二支撑柱(105)关于底座(101)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柔性垫(104)紧密贴合于下推板(103)的底端外壁,而且弹簧(106)的底端外壁与支撑杆(108)的内壁底端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并且套设柱(107)通过弹簧(106)与支撑杆(108)构成弹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英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