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之间设置的角连接件。所述角连接件具有支撑元件(1),该支撑元件(1)被设计为具有中空端部(2)的细长支柱,以及具有管接头(4)的成角度的连接元件(3)。管接头(4)可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插入到支撑元件(1)的中空端部(2)中。中空端部(2)的内部形状和管接头(4)的外部形状具有棱角。中空端部(2)和管接头(4)的至少两个相对的表面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设置,使得中空端部(2)的内表面(10,10')和管接头(4)的外表面(9,9')之间具有间隙(14,14'),在间隙(14,14')中设置粘合剂材料。
Angle connectors for cable car supporting el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缆车车厢支撑元件的角连接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缆车车厢,特别是用于在极冷或高温下使用的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的角连接件。例如在CH626842中所述,所述缆车车厢必须承受极端的天气条件,从冬季运动场的严寒到阳光照射下的极热。所述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通常位于舱室的外表面,因此特别会遭遇这些条件。此外,舱室会承受高度材料疲劳。同时,它们形成了舱室的支撑框架,因此受到很高的安全要求,比如至少30年的使用寿命。角连接件用于安全连接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所述角连接件应通过角将支撑元件互相连接,并且形成稳定的支撑框架。通常,成角度的角连接件的端部插入支撑元件中,然后拧紧,铆接或焊接到该支撑元件上。此外,从EP1619099A2中已知一种角连接部件,其具有成角度的管接头,所述成角度的管接头分别被形状配合地压入支撑元件的一端。所述管接头的外径是圆锥形的,并且与所述支撑元件的内径匹配,使得在压入后所述管接头和所述支撑元件之间形成力配合连接,将所述管接头牢固地保持在所述支撑元件中。额外的固定元件,例如螺钉或铆钉不是必要的。此外,由EP1619099A2可知,所述管接头具有圆柱形状,其外径仅略小于插入所述管接头的支撑元件的内径。在该变型中,所述管接头在一个端部具有略小的直径,在缩颈处具有更小的直径。在连接支撑元件和管接头之后,可以在缩颈区域中填充有弹性的粘合剂材料。为了引入粘合剂,所述支撑元件或所述管接头可以具有开口,粘合剂通过所述开口被注入到支撑元件的内径与缩颈的外径之间的空间中。然后用螺钉将开口封闭。这种连接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工作步骤,因此是复杂且昂贵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缆车车厢的角连接件,所述角连接件可以容易且快速地生产,可以承受极端条件并确保缆车车厢的安全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连接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缆车车厢来实现。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不同的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之间的角连接件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例如以细长支柱的形式,以及带有管接头的成角度的连接元件。所述支撑元件至少在一端具有管状的中空端部。所述连接元件的管接头可以形状配合地插入到所述支撑元件的中空端部中。因此,所述中空端部和所述管接头形成形状配合的插入式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中空端部的内部形状和所述管接头的外部形状是成角度的。所述管接头和所述中空端部的至少两个相对表面设计成形状配合的,使得所述中空端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优选地,所述管接头和所述中空端部的三个相对表面形成这种间隙。所述中空端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不必在形状配合的所有侧面上相互靠在一起。在所述中空端部和所述管接头的相对表面中间的间隙中使用粘合剂材料。所述中空端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因此形成角连接件的粘合面,并且将支撑元件和连接元件至少在相对的周边表面上彼此牢固粘合。优选设置两个间隙,它们位于所述中空端部和所述管接头的彼此相对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所述中空端部或所述管接头的至少一个表面优选地具有孔洞,所述孔洞通向至少一个间隙并且用于引入粘合剂材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孔洞以简单的方式将粘合剂材料引入,优选地注入到间隙中。优选设置唯一一个孔洞,通过所述孔洞对称地将粘合剂材料填充到间隙中。粘合剂材料将连接元件可靠地固定在支撑元件中,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粘合剂材料来适应缆车车厢的某些要求。替代地,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至少有一个孔洞,所述管接头和所述中空端部之间的间隙也可以从所述中空端部的端部区域进入并且可以填充粘合剂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角连接件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管接头的外部形状和所述中空端部的内部形状设计为类四边形。所述中空端部和所述管接头的横截面优选是梯形。优选在梯形的至少三个侧面上设有粘合面。所述中空端部和所述管接头的这种轮廓在支撑元件和连接元件之间提供了极好的定位,并且可以用作防止扭转。所述连接元件在所述管接头的一端。在另一端的连接元件可以设计为支撑元件。此外,另一端也可以设计为管接头用于连接另一个支撑元件。所述连接元件也可以具有三个或四个端,其中每个端都可以设置为支撑元件或管接头。所述连接元件在所述管接头和与所述管接头相对的一端之间具有例如0°至135°之间的角度,优选30°至90°。此外,当所述管接头插入所述中空端部时,所述支撑元件的中空端部和所述连接元件的管接头至少重叠50mm的长度是有利的,优选至少100mm。所述中空端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形成粘合面,面积至少为例如10,000mm2,优选至少为20,000mm2。通过这些尺寸,所述支撑元件和所述连接元件可以被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角连接件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元件和所述支撑元件设计为中空的。这样电缆可以穿过缆车车厢的支撑结构。所述管接头优选设计为U形,因此在一侧开口。所述连接元件的内部可以通过开口侧以简单的方式进入,例如插入电缆或其他管线。将粘合剂材料引入到间隙中的插入孔设计为U形底部上的孔是有利的,所述U形底部布置在U形管接头(4)的U形臂(7,7')之间。因此,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端部的外侧不必设置孔洞,因为粘合剂材料可以通过所述中空端部的开口端以及所述中空端部和所述管接头之间的插入孔引入。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角连接件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端部具有一个内纵向表面,在其外纵向区域上各延伸有一个空腔。其尺寸设计成,所述管接头的边缘以这样的方式停在所述空腔中,使得管接头布置在中空端部的中心。因此在相对的所述中空端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之间保留两个对称的间隙。内纵向表面的间隙优选与中空端部相邻的内表面间隔开,所述内表面形成粘合面。在该实施例中,所述U形管接头的U形臂的外表面形成连接元件的粘合面,并且U形臂的端部位于中空端部的空腔中。所述U形臂的端部可以做成斜面,以便在空腔中更好地滑动和居中。电缆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插入U形臂之间,并与管接头一起插入中空端部。这不仅可以在初始组装期间进行,还可以随时进行,例如对正在运行的索道进行维护期间。所述U形臂的端部沿着空腔插入到支撑元件中。所述管接头的U形底部可以靠在所述中空端部的表面上,该表面与带有空腔的表面相对。在插入状态下,连接元件的管接头居中位于支撑元件的中空端部中,从而在所述连接元件和所述支撑元件之间的相对侧上保持间隙。粘合剂材料现在通过例如注射的方式引入间隙使所述支撑元件和所述连接元件牢固的彼此相连。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具有上述角连接件的缆车车厢。下面通过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附图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通过附图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应视为被本专利技术所公开。附图中显示: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角连接件三维局部透视图,图2显示根据图1的角连接件的横截面,并且图3显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角连接件的缆车车厢的框架。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角连接件如何在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之间使用。所述角形连接件包括一个具有中空端部2的支撑元件1以及具有管接头4的成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之间的角连接件,其中支撑元件(1)被设计成具有中空端部(2)的细长支柱,以及具有管接头(4)的成角度的连接元件(3),所述管接头(4)能够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插入到支撑元件(1)的中空端部(2)中,其特征在于:/n中空端部(2)的内部形状和管接头(4)的外部形状具有棱角,并且至少在两个相对表面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设置,使得中空端部(2)的内表面(10,10')和管接头(4)的外表面(9,9')之间具有间隙(14,14'),在间隙(14,14')中设置粘合剂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6 CH 01108/171.一种缆车车厢的支撑元件之间的角连接件,其中支撑元件(1)被设计成具有中空端部(2)的细长支柱,以及具有管接头(4)的成角度的连接元件(3),所述管接头(4)能够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插入到支撑元件(1)的中空端部(2)中,其特征在于:
中空端部(2)的内部形状和管接头(4)的外部形状具有棱角,并且至少在两个相对表面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设置,使得中空端部(2)的内表面(10,10')和管接头(4)的外表面(9,9')之间具有间隙(14,14'),在间隙(14,14')中设置粘合剂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端部(2)或所述管接头(4)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孔洞,所述孔洞通向至少一个间隙(14,14',14”),并用于引入粘合剂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4)的外部形状和所述中空端部(2)的内部形状为类四边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3)在一端具有管接头(4),并且在另一端形成支撑元件或连接件(5),和/或在多个端具有管接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端部(2)的内表面(10,10',10”)和所述管接头(4)的外表面(9,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富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CWA建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