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带、其生产方法以及包括该双面胶带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723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51
本公开涉及双面胶带、其生产方法以及包括该双面胶带的电子装置。具体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可提供双面胶带,该双面胶带可包括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第一组层和第二组层,其中第一组层包括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第一外粘合剂层和第一膜层,并且第二组层包括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泡沫载体层、第二膜层和第二外粘合剂层,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一者为聚乙烯层。

Double sided tape, its produ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double sided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面胶带、其生产方法以及包括该双面胶带的电子装置背景本公开涉及双面胶带、其生产方法以及包括该双面胶带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诸如电视机的电子装置的生产中,双面胶带已被用于有效地粘结电视机的组成部分。当通过使用双面胶带将液晶显示器(LCD)面板附接到导向框架来组装电子装置时,由于组件部件由于外部环境(诸如导向框架、显示面板等)的变形而产生应力,并且该应力可直接传递到面板,从而损坏面板中液晶的布置。由于液晶布置由于该应力而变化,导致漏光(其中LCD屏幕显示印迹的现象)。当用于将液晶显示器(LCD)面板附接到导向框架的双面胶带固化时,存在应力将直接转移到面板的风险,从而损坏面板内元件的布置。此外,当将应力施加到面板时,发生漏光(其中LCD屏幕显示印迹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近年来,除了形成为膜(即,膜层)的基底之外,已使用了形成为具有多孔性质(即泡沫载体层)的泡沫的基底。由于泡沫载体层由相当柔韧的材料而不是刚性材料形成,因此含有泡沫载体层的双面胶带可有效地防止面板中的漏光。同时,在生产电子装置的过程中,具有缺陷的产品被丢弃,但这引起诸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及经济损失增加的问题。此外,由于面板非常昂贵,如果在其中包括面板的情况下丢弃有缺陷的产品,则制造成本将增加。因此,昂贵的部件诸如面板应与有缺陷的产品分离并重复使用(再循环)。对于面板的重复使用(再循环),双面胶带被构造成使得当面板与框架脱离时,其被完全移除而不会在面板的表面上留下粘合剂。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当考虑循环生产的双面胶带连续暴露于苛刻的环境诸如高温和高湿时,粘附性不被保持并且允许面板的一部分与框架分离。具体地讲,在当前正收到越来越多注意的弯曲电视中,由于面板和框架之间的曲率差,面板更有可能与框架脱离。此外,当考虑面板的再循环而使其固定有双面胶带时,在面板和框架之间形成组装间隙。然而,面板后面的框架通过该组件间隙暴露并被使用者看到,并且通过间隙暴露的框架被使用者感知为挡板,从而导致挡板看起来更宽的问题。已提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因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双面胶带,即使在高温和高湿的苛刻环境中,双面胶带也能够稳定地粘结到面板和框架。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双面胶带,该双面胶带能够通过防止框架通过穿过围绕面板提供的组装间隙暴露而有助于更小尺寸的挡板。技术解决方案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提供双面胶带,该双面胶带可包括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第一组层和第二组层,其中第一组层包括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第一外粘合剂层和第一膜层,并且第二组层包括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泡沫载体层、第二膜层和第二外粘合剂层,其中该第一膜层和该第二膜层中的一者为聚乙烯层。有益效果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给出以下效果。即使在诸如高温和高湿的苛刻环境中,双面胶带也能够保持面板和框架之间的粘附性稳定。此外,双面胶带覆盖支撑面板的背面的框架,从而防止支撑面板的背面的框架通过围绕面板设置的组装间隙而暴露。附图说明图1为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子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沿图1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4为示出图3的双面胶带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弯曲型电子装置的概念性视图。图6为沿图5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电子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示出图7的双面胶带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处于卷绕状态的图7的双面胶带。图10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生产双面胶带的方法的概念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概念的具体实施方案。此外,在解释本公开时,将省略关于被认为混淆本公开的主旨的熟知相关构型或功能的任何具体说明。本文所用的表达仅用于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单数表达包括复数表达。在通过参考图1和图2描述于下文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子装置1诸如TV屏幕可包括面板10,所述面板包括具有根据施加到其上的电压而变化的透射率的电子元件,并且其被配置为开孔类型,用于朝向面板10发射光的光学片20,包括用于支撑面板10和光学片20的侧壁30a的框架30,以及从侧壁30a向内突出的支撑件30b,以及置于支撑件30b和面板10之间以将面板10粘附到框架30的双面胶带40。在下文中,双面胶带40的结构将参考图3和图4来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图3和图4描述了表达“上”、“下”、“侧”等,并且应当注意,当改变对应对象的取向时,这些可以不同方式表达。参考图3和图4,双面胶带40可在纵向方向上沿面板10的具有预定宽度w的边缘延伸。虽然附图根据该实施方案举例说明了双面胶带40的上表面(第一表面)附接到面板10的下表面并且双面胶带40的下表面(第二表面)附接到框架30的支撑部分30b的上表面,从而将面板10附接到框架30,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因此,双面胶带40的第一侧可附接到支撑件30b的上表面,并且双面胶带40的第二侧可附接到面板10的下表面。双面胶带40包括第一组层100和第二组层200,第一组层和第二组层从更低的方向依次堆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组层100可直接与第二组层200接触。第一组层100可包括从更低的方向依次堆叠的第一外粘合剂层110、第一膜层120和内粘合剂层13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外层粘合剂层110可直接与第一膜层120相邻,并且第一膜层120可直接与内粘合剂层130相邻。第二组层200可包括泡沫载体层210、第二膜层220和第二外粘合剂层230,它们从更低的方向依次堆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泡沫载体层210可直接与第二膜层220相邻,并且第二膜层220可直接与第二外层粘合剂层230相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泡沫载体层210可直接与内粘合剂层130相邻。此外,第一膜层120和第二膜层220中的一者可为聚乙烯层,并且第一膜层120和第二膜层220中的另一者可为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热塑性聚氨酯(TPU)膜的膜载体层。第一组层100的第一外粘合剂层110、第一膜层120和内粘合剂层130;和第二组层200的泡沫载体层210、第二膜层220和第二外粘合剂层230可具有如下表1中所示的厚度。[表1]第一外粘合剂层110、第二外粘合剂层230和内粘合剂层130可由压敏粘合剂(PSA)组分形成。PSA组分可包括例如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聚酯基聚合物、橡胶基聚合物和聚氨酯基聚合物,它们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此外,第一外粘合剂层110、第二外粘合剂层230和内粘合剂层13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含具有高透明度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为通过具有1至18个碳原子作为主要单体组分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即通过C1-C18丙烯酸酯基化合物的聚合)而产生的聚合物。该丙烯酸类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胶带,包括:/n第一组层;以及/n第二组层,所述第二组层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n其中所述第一组层包括在所述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第一外粘合剂层和第一膜层,/n所述第二组层包括在所述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泡沫载体层、第二膜层和第二外粘合剂层,并且/n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一者为聚乙烯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6 KR 10-2017-01136251.一种双面胶带,包括:
第一组层;以及
第二组层,所述第二组层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
其中所述第一组层包括在所述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第一外粘合剂层和第一膜层,
所述第二组层包括在所述一个方向上依次堆叠的泡沫载体层、第二膜层和第二外粘合剂层,并且
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一者为聚乙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第一组层还包括
内粘合剂层,所述内粘合剂层堆叠在所述第一膜层上以用于与所述第二组层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另一者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热塑性聚氨酯(TPU)膜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聚乙烯层具有0.500g/cm或更大且0.950g/cm或更小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聚乙烯层具有10μm或更大且500μm或更小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聚乙烯层具有1kpa或更大且30kpa或更小的拉伸载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聚乙烯层具有60MPa或更大且200MPa或更小的模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聚乙烯层具有100%或更大且1500%或更小的伸长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双面胶带具有1.0mm或更大且10.0mm或更小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双面胶带被构造成沿纵向方向卷绕。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胶带,其中所述第二组层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组层的宽度更窄的宽度,从而在所述双面胶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夏荣郑丞勋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