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平衡液体热传递系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50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它包括一第一被校准或可调小孔(34)以及一位于第一小孔(34)下游的第二小孔(36)。第二小孔(36)的开口由阀(38)调节,提升阀的位置由随着第一小孔(34)的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压差(P2-P1)的变化而移动阀的装置(46,56)以及根据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房间的温度产生位移的装置(48)所控制。所述装置安装在两个分开的相互连接的本体(88,90)中,第一本体(90)对应于第一小孔(34),第二本体(88)对应于第二小孔(36)。装置能够产生自动液压平衡和恒温控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供热系统中的以液体为基础的热传递系统的装置。这样一种系统设置有一锅炉或类似的装置,用以将流体加热后通过泵装置经一流体管道网络送到诸如散热器或热辐射体的热放射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还可以对热放射器进行恒温调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风扇对流换流器(fan convector)的以液体为基础的回路。它可以适用于室内空调器的冷水回路供热回路。以下的说明基本上是结合供热回路进行的,但也可应用于使用冷水回路或某些其它流体的回路的冷却技术。在一供热系统中,除了锅炉、散热器和管子以外,还有调节装置,其功能是恰当地将热传递流体分配到各热放射器中并确保足够的流量被送到它们中的每一个。供热回路要平衡,系统才能恰当地运行。这种平衡操作包括调节各种调节装置,从而获得根据所选定的基本条件预先算出的流速,以适合始终地工作着的系统的不同的部分。事实是,要不是千方百计不破坏平衡回路的数值,系统是决不会永久工作的,因为,如果在操作期间引起流速改变,则这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进去,而且,如果必要,必需设置串联的或并联的差压调节器。但是,这是进行调节而不是系统的平衡。在已有技术中有些平衡装置能够使供热系统平衡。这些装置被设计成调节分配到回路的各个支流的流量分配。首先出现的是不可调节的平衡装置。这是些小孔,也就是说,固定的校准的小孔,对于它们中的每一个的直径,是在对流速与压头(head)损耗之间的关系为已知的基础上决定的。使用这类装置要求对系统中的所有的回路进行全面的艰辛的液压计算,以便确定每一小孔的精确特征。如果计算中出现任何误差,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改变该小孔。这种解决方案尽管表面看来比较便宜,但很少采用。为了避免在发生计算错误时要更换平衡装置,出现了可调节的平衡装置,例如锁保护阀或恒温散热器阀。在流速与压头损耗之间的关系已知的基础上这些装置能够使经过回路的流速得到调节,从而得到平衡。这需要对整个的供热回路进行全面的液压计算。这些可调平衡装置能够在发生误差的情况下较容易地对调节进行校正。这些平衡装置价廉,被安装者广泛使用。但是,当它们应该被调节时却很少被调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计算不充分,或完全没有计算。因此,装上了调节不良的装置,系统也就不能平衡。已有技术中还有一些可调平衡装置装有能测量流量的装置。这些平衡装置基本上装有测量压差的装置。这种测量可用于确定经过平衡装置的流体流量。使用具有微处理器的电子压差计,能够迅速而容易地测量压差和流速。对于安装者,这类平衡装置具有一个优点。可通过计算来决定平衡装置的设置,就像上述的可调平衡装置一样,不同的是只要知道了流速一项,调节就可以就地直接进行。实际上,这是不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一个挨一个地调节每一个平衡装置,以便获得所需的流速。这是因为分配网络易受到液压干扰。这种现象使得它必须对每一个平衡装置进行几次调节,采用例多次近似或小心地进行一次平衡处理,但为此必须预准备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才能进行得恰到好处。因此,这些具有流速测量装置的可调平衡装置如果能够按照工作计划严格进行平衡,系统是可以正确地得到平衡的。但是该方法执行起来相当复杂,安装者希望有一个简单得多的方法。最后,还有一种流量调节器。它安装在支流回路的头部,无论在主回路中压力如何波动,都可以通过对其它支流回路提供的放射器所进行的终端控制而使流速保持恒定。由此,同一系统的其它支流回路的操作引起的干扰就可以排除。但是,使用这些流量调节器作为平衡装置具有一主要缺陷。如果由装有流量调节器的回路供应的放射器的阀决定将它们自己部分关闭到一某一程度,由此必然要使流速下降,此时调节器将通过打开试图对抗这种下降。因此,调节器起到一个对于调节器下游的液压干扰对手的作用。这样,这些流量调节器与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恒温散热器阀就不能兼容。实际上,这类设备与上述的系统平衡没有直接的关系。使用这样一种流量调节器可被看作是计算不充分的一个姑息手段用一含有移动部分的调节装置取代一比较简单的静态平衡装置,纯粹是为了避免使用上述方法之一初始调节操作。这些流量调节器的使用受到限制是由于一方面,其应用领域因与恒温散热器阀不兼容的缘故而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投资费用比传统的解决方案要大。附图说明图1和2中的每一图示出了已有技术中从一装备有平衡装置的供热系统中分支出来的一个回路。在该两个图中,经过管子4向散热器2提供热传递流体。图1示出了设置有传统阀的散热器2,而图2的散热器2设置有一体的阀。图1和2两个附图都示出了一主流管6和一主返回管8。支流回路在支流点10连接于主流管6上而在支流点12连接于主返回管8。供应支流回路的支流点10的上游是一平衡阀14。该支流点10的下游通常有一隔离阀16,它在回路的平衡中没有特别的作用。在每一支流回路的末端是另一平衡阀21。后者是可调的,用于调节支流回路的压头的损耗。在图1中,每一散热器2的上游设置有一恒温散热器阀18,下游具有一锁保护阀(lockshield valve)20。恒温散热器阀18用于恒温调节安装有散热器2的室内温度,而锁保护阀20用于平衡系统。在图2中,在散热器2具有一体的阀的情况下,一液压模块化组件(module)22供应一散热器2,每一散热器2装有一恒温散热器阀24。通常,恒温散热器阀24的外壳还包含一锁保护阀。因此,就有了一个液压模块化组件22,它允许热传递流体供应到散热器2、一用于恒温调节的恒温散热器阀和一在恒温散热器阀旁的锁保护阀(未标出)来对系统进行平衡。在平衡这些回路(图1和2)时,就遇到了上述的问题。文本EP-0677708描述了一通过至少一根管子把若干散热器连接在一起的热水供热系统的原理。这些散热器中每一个都有一控制流体流过散热器的阀。为了确保循环的良好条件,这些连接于散热器的阀是压差控制阀,并设置有调节设定值的装置。在该文中没有揭示这样一种装置的具体的实施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平衡装置,以解决目前存在于平衡装置中的平衡问题。为此目的所提出的装置是一种用于供热、空调或类似系统的以液体为基础的热传递系统平衡装置,它包括一第一被校准或可调小孔以及一位于第一小孔下游的第二小孔,其中,第二小孔的打开由一提升阀控制,提升阀的位置由随着第一小孔的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压差的变化而移动提升阀的装置所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该装置位于彼此相连的两个分开的本体中,第一本体对应于第一小孔,第二本体对应于第二小孔。在第一实施例中,随着第一小孔两端的压差的变化而移动提升阀的装置包括一将壳体分离成两个腔室的隔膜,一个腔室与第一小孔的上游侧相连通,另一腔室与第一小孔的下游侧相连通。在该形式中,较有利地设置了一作用于隔膜的补偿弹簧。本专利技术的平衡装置还包括随着安装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房间的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移动的装置,这些装置对第一或第二小孔的打开和关闭起作用。较有利的是,随着安装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房间的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移动的装置包括一用于恒温散热器阀的那类恒温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随着安装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房间的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移动的装置作用于位于第一小孔的第二提升阀。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本体包括一第一小孔、一控制第一小孔打开和关闭的提升阀以及一作用于提升阀的恒温头,第二本体包括一隔膜,如果需要,该隔膜通过一弹簧被校准,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供热、空调或类似系统的以液体为基础的热传递系统平衡装置,它包括一第一被校准或可调小孔(34)以及一位于第一小孔(34)下游的第二小孔(36),其中,第二小孔(36)的开口由一提升阀(38)控制,提升阀的位置由随着第一小孔(34)的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压差(P2-P1)的变化而移动提升阀的装置(46,56)控制,其特征在于,它位于彼此相连的两个分开的本体(88,90;88’,90’)之间,第一本体(90,90’)对应于第一小孔(34),第二本体(88,88’)对应于第二 小孔(36)。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弗里达曼J莱杰JP罗宾
申请(专利权)人:科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