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36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单元;第一有机层;多个光取出结构,包括多个光取出层;其中,多个光取出层至少包括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第二光取出层位于第一光取出层与第一有机层之间;第一光取出层包括第一中心轴,第一光取出层关于第一中心轴对称,第二光取出层包括第二中心轴,第二光取出层关于第二中心轴对称,第一中心轴以及第二中心轴垂直于衬底;第一光取出层与第二光取出层的接触面为第一表面,第二光取出层远离第一光取出层一侧的表面为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在垂直衬底的截面图中包括直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出光效率。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一种自发光显示器,与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因此OLED显示器更为轻薄,此外OLED显示器还因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宽视角、高响应速度、宽使用温度范围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相关技术中,常用的OLED显示器的结构一般为:设置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和蓝色像素单元,并搭载具有红、绿、蓝三基色的彩膜基板。但是当前的OLED显示器中各种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出光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一有机层,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多个光取出结构,所述光取出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有机层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所述光取出结构包括多个光取出层,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光取出层的折射率逐渐减小,且任一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其中,所述多个光取出层至少包括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所述第二光取出层位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与所述第一有机层之间;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包括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关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包括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关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一中心轴以及所述第二中心轴垂直于所述衬底;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与所述第二光取出层的接触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光取出层远离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一侧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在垂直所述衬底的截面图中包括直线。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发光单元与第一有机层之间设置有光取出结构。沿着发光单元指向第一有机层的方向(即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光取出结构中的多个光取出层的折射率逐渐减小,避免了折射率突变,减小了相邻两个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差,从而减小了被反射回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增加了出射到显示面板外的光线数量,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光取出结构中的多个光取出层还可以多次对光线进行汇聚,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凸曲面(例如半球形)对光线在其中心区域汇聚能力强,在其边缘区域汇聚能力弱,导致仅使用半球形进行光线汇聚,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并不理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在垂直衬底的截面图中包括直线,通过避免仅使用凸曲面,使得光取出结构不仅在其中心区域具有较好的聚光能力,在其边缘区域也具有较好的聚光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光取出结构的光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取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光取出结构的光路示意图,参考图1、图2和图3,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多个发光单元20、第一有机层31和多个光取出结构40。多个发光单元20位于衬底10的一侧。第一有机层31位于多个发光单元20远离衬底10一侧。光取出结构40位于发光单元20和第一有机层31之间,并与第一有机层31直接接触。光取出结构40包括多个光取出层400,沿着朝向第一有机层31的方向上,多个光取出层400的折射率逐渐减小,且任一光取出层40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有机层31的折射率。其中,多个光取出层400至少包括第一光取出层41和第二光取出层42,第二光取出层42位于第一光取出层41与第一有机层31之间。第一光取出层41包括第一中心轴L1,第一光取出层41关于第一中心轴L1对称,第二光取出层42包括第二中心轴L2,第二光取出层42关于第二中心轴L2对称,第一中心轴L1以及第二中心轴L2垂直于衬底10(示例性地,图1中第一中心轴L1与第二中心轴L2重合,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中心轴L1可以与第二中心轴L2平行但不重合)。第一光取出层41与第二光取出层42的接触面为第一表面51,第二光取出层42远离第一光取出层41一侧的表面为第二表面52,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中的至少一者在垂直衬底10的截面图中包括直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发光单元20与第一有机层31之间设置有光取出结构40。沿着发光单元20指向第一有机层31的方向(即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光取出结构40中的多个光取出层400的折射率逐渐减小,避免了折射率突变,减小了相邻两个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差,从而减小了被反射回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增加了出射到显示面板外的光线数量,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光取出结构40中的多个光取出层400还可以多次对光线进行汇聚,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凸曲面(例如半球形)对光线在其中心区域汇聚能力强,在其边缘区域汇聚能力弱,导致仅使用半球形进行光线汇聚,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并不理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中的至少一者在垂直衬底10的截面图中包括直线,通过避免仅使用凸曲面,使得光取出结构40不仅在其中心区域具有较好的聚光能力,在其边缘区域也具有较好的聚光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可选地,参考图1、图2和图3,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封装层60,薄膜封装层60位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n多个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n第一有机层,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n多个光取出结构,所述光取出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有机层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所述光取出结构包括多个光取出层,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光取出层的折射率逐渐减小,且任一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n其中,所述多个光取出层至少包括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所述第二光取出层位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与所述第一有机层之间;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包括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关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包括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关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一中心轴以及所述第二中心轴垂直于所述衬底;/n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与所述第二光取出层的接触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光取出层远离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一侧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在垂直所述衬底的截面图中包括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多个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一有机层,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
多个光取出结构,所述光取出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有机层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所述光取出结构包括多个光取出层,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光取出层的折射率逐渐减小,且任一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
其中,所述多个光取出层至少包括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所述第二光取出层位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与所述第一有机层之间;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包括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关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包括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关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对称,所述第一中心轴以及所述第二中心轴垂直于所述衬底;
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与所述第二光取出层的接触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光取出层远离所述第一光取出层一侧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在垂直所述衬底的截面图中包括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光取出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封装层的折射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层的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彩色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彩色滤光片,位于所述光取出结构与所述有机发光单元之间;
第二有机层,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与所述有机发光单元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的折射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层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光取出层关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轴对称,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轴穿过所述发光单元的几何中心且垂直于所述衬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之比为折射率参数,所述折射率参数大于或者等于1.05且小于或者等于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光取出结构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内;
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有机层距离越近的所述光取出层在所述衬底透明的面积越大。


10.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婉婉罗丽媛钱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视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