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071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包括紧急避难室和水下逃离舱;所述紧急避难室设置在海底隧道一侧、且紧急避难室一侧面与海底隧道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在紧急避难室一侧面装有防火防水门,紧急避难室另一侧面与逃离通道的一端连通,逃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水下逃离舱的进入口连通;所述紧急避难室内设有照明系统和通讯系统;所述水下逃离舱内部设有储水仓和人员容纳仓,水下逃离舱外部设有带有吸水泵的进水口和带有排水泵的排水口,人员容纳仓与水下逃离舱的进入口连通,储水仓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海底隧道发生火灾时提供紧急避险空间,如火势较大能及时通过水下逃离舱离开海底隧道,从而有效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An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fire in subsea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急逃生系统,具体是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目前我国开始兴建海底隧道,从而提高隧道周边的通行效率。尽管海底隧道比海上桥梁具有全天候同行的优点,并且不影响景观、不破坏航运、不占地或少拆迁、交通不受大雾影响,是一种更好的交通设施。但是隧道突发火灾后规模较大,蔓延迅速,烟气温度高,毒性大,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国内目前特长海底隧道逃生方法主要是将人员疏散到未发生火灾的隧道一侧或者在联络通道中暂时躲避,这种方法只能是尽可能减缓火灾蔓延到该位置,然后等待人员救援;无法从海底隧道离开;一旦救援未及时到达,该位置被火灾包围后则对躲避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如何研发一种逃生系统能在海底隧道发生火灾后能提供躲避空间,同时如火势较大能及时离开海底隧道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本行业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能在海底隧道发生火灾时提供紧急避险空间,然后如火势较大能及时通过水下逃离舱离开海底隧道,从而有效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包括紧急避难室和水下逃离舱;所述紧急避难室设置在海底隧道一侧、且紧急避难室一侧面与海底隧道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紧急避难室一侧面装有防火防水门,紧急避难室另一侧面与逃离通道的一端连通,逃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水下逃离舱的进入口连通;所述紧急避难室内设有照明系统和通讯系统;所述水下逃离舱内部设有储水仓和人员容纳仓,水下逃离舱外部设有带有吸水泵的进水口和带有排水泵的排水口,人员容纳仓与水下逃离舱的进入口连通,储水仓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当水下逃离舱需要下降时,打开吸水泵使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仓,增加水下逃离舱的总体密度,直至水下逃离舱的总体密度高于海水的密度,此时水下逃离舱开始下降,通过控制储水仓进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的下降速度,直至完成水下逃离舱的下降过程并关闭吸水泵;当水下逃离舱需要上升时,打开排水泵使储水仓内的水从排水口排出,降低水下逃离舱的总体密度,直至水下逃离舱的总体密度低于海水的密度,此时水下逃离舱开始上升,通过控制储水仓排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的下降速度,直至完成水下逃离舱的上升到海面上并关闭排水泵。进一步,所述紧急避难室和水下逃离舱均设有氧气面罩。通过设置氧气面罩,在人员进入紧急避难室或水下逃离舱后,防止火灾产生的浓烟对人员呼吸造成影响,保证人员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水下逃离舱外表面涂有防腐蚀层。通过设置防腐蚀层能有效减缓海水对水下逃离舱外表面的腐蚀程度,从而能延长水下逃离舱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在紧急避难室的防火防水门旁边和水下逃离舱内均设有消防救援柜,所述消防救援柜内装有防毒面罩、手套、防火服和灭火器。设置消防救援柜,能在人员进入紧急避难室或水下逃离舱时,能取出防毒面罩、手套和防火服进行穿戴,并且手持灭火器能对防火防水门进行再次防火降温,从而保证人员在紧急避难室或水下逃离舱内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所述防火防水门的宽为1m、高为1.5m。设置成该种尺寸即能保证人员通畅进入紧急避难室,同时能保证防火防水门密封后对火焰及烟雾的阻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紧急避难室和水下逃离舱相结合的方式,在海底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能及时打开防火防水门从而进入紧急避难室内,然后打开照明系统进行照明,并通过通讯系统发出求救信号;如消防人员能及时进行灭火处理,则人员可待在紧急避难室内等待救援即可;若火势较大,消防人员无法及时进行灭火处理,则人员能通过逃离通道进入水下逃离舱中的人员容纳仓内,并将水下逃离舱的进入口关闭;此时开始控制水下逃离舱进行上升,启动排水泵使储水仓内的水从排水口排出,从而降低水下逃离舱的总体密度,当水下逃离舱的总体密度低于海水的密度时,水下逃离舱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使得水下逃离舱开始上升离开逃离通道,此时通过控制排水泵的排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的上升速度,最终使水下逃离舱上升到达海面,保证人员脱险;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在海底隧道发生火灾时提供紧急避险空间,然后如火势较大能及时通过水下逃离舱离开海底隧道,从而有效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海底隧道,2-消防救援柜,3-防火防水门,4-紧急避难室,5-水下逃离舱,6-进水口,7-出水口,8-照明系统,9-氧气面罩,10-通讯系统,11-逃离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紧急避难室4和水下逃离舱5,所述紧急避难室4设置在海底隧道1一侧、且紧急避难室4一侧面与海底隧道1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紧急避难室4一侧面装有防火防水门3,紧急避难室4另一侧面与逃离通道11的一端连通,逃离通道11的另一端与水下逃离舱5的进入口连通;所述紧急避难室4内设有照明系统8和通讯系统10;所述水下逃离舱5内部设有储水仓和人员容纳仓,水下逃离舱5外部设有带有吸水泵的进水口和带有排水泵的排水口,人员容纳仓与水下逃离舱5的进入口连通,储水仓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当水下逃离舱5需要下降时,打开吸水泵使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仓,增加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直至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高于海水的密度,此时水下逃离舱5开始下降,通过控制储水仓进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速度,直至完成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过程并关闭吸水泵;当水下逃离舱5需要上升时,打开排水泵使储水仓内的水从排水口排出,降低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直至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低于海水的密度,此时水下逃离舱5开始上升,通过控制储水仓排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速度,直至完成水下逃离舱5的上升到海面上并关闭排水泵。进一步,所述紧急避难室4和水下逃离舱5均设有氧气面罩9。通过设置氧气面罩9,在人员进入紧急避难室4或水下逃离舱5后,防止火灾产生的浓烟对人员呼吸造成影响,保证人员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水下逃离舱5外表面涂有防腐蚀层。通过设置防腐蚀层能有效减缓海水对水下逃离舱5外表面的腐蚀程度,从而能延长水下逃离舱5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在紧急避难室4的防火防水门3旁边和水下逃离舱5内均设有消防救援柜2,所述消防救援柜2内装有防毒面罩、手套、防火服和灭火器。设置消防救援柜2,能在人员进入紧急避难室4或水下逃离舱5时,能取出防毒面罩、手套和防火服进行穿戴,并且手持灭火器能对防火防水门3进行再次防火降温,从而保证人员在紧急避难室4或水下逃离舱5内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所述防火防水门3的宽为1m、高为1.5m。设置成该种尺寸即能保证人员通畅进入紧急避难室4,同时能保证防火防水门3密封后对火焰及烟雾的阻断效果。在进行本专利技术预先布设时,先将水下逃离舱5从海面下降到逃离通道11的位置并与其对接,具体过程为:打开吸水泵使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紧急避难室(4)和水下逃离舱(5),/n所述紧急避难室(4)设置在海底隧道(1)一侧、且紧急避难室(4)一侧面与海底隧道(1)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紧急避难室(4)一侧面装有防火防水门(3),紧急避难室(4)另一侧面与逃离通道(11)的一端连通,逃离通道(11)的另一端与水下逃离舱(5)的进入口连通;所述紧急避难室(4)内设有照明系统(8)和通讯系统(10);/n所述水下逃离舱(5)内部设有储水仓和人员容纳仓,水下逃离舱(5)外部设有带有吸水泵的进水口和带有排水泵的排水口,人员容纳仓与水下逃离舱(5)的进入口连通,储水仓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当水下逃离舱(5)需要下降时,打开吸水泵使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仓,增加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直至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高于海水的密度,此时水下逃离舱(5)开始下降,通过控制储水仓进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速度,直至完成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过程并关闭吸水泵;当水下逃离舱(5)需要上升时,打开排水泵使储水仓内的水从排水口排出,降低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直至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低于海水的密度,此时水下逃离舱(5)开始上升,通过控制储水仓排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速度,直至完成水下逃离舱(5)的上升到海面上并关闭排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火灾的紧急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紧急避难室(4)和水下逃离舱(5),
所述紧急避难室(4)设置在海底隧道(1)一侧、且紧急避难室(4)一侧面与海底隧道(1)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紧急避难室(4)一侧面装有防火防水门(3),紧急避难室(4)另一侧面与逃离通道(11)的一端连通,逃离通道(11)的另一端与水下逃离舱(5)的进入口连通;所述紧急避难室(4)内设有照明系统(8)和通讯系统(10);
所述水下逃离舱(5)内部设有储水仓和人员容纳仓,水下逃离舱(5)外部设有带有吸水泵的进水口和带有排水泵的排水口,人员容纳仓与水下逃离舱(5)的进入口连通,储水仓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当水下逃离舱(5)需要下降时,打开吸水泵使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仓,增加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直至水下逃离舱(5)的总体密度高于海水的密度,此时水下逃离舱(5)开始下降,通过控制储水仓进水量,能控制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速度,直至完成水下逃离舱(5)的下降过程并关闭吸水泵;当水下逃离舱(5)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淮君盛真可王帅杰苏贺涛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