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85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包括底部基座和壳体,所述壳体与底部基座焊接固定,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应急储物箱和若干张安全座椅,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声光装置,所述壳体的内侧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底部基座上固定设置有有线通信设备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照明灯、声光装置和有线通信设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扇门;所述底部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壳体上开有多个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隧道发生坍塌事故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应急安全岛进行避险自救。

An emergency safety island applied to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
本技术属于公路铁路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
技术介绍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关技术水平仍较低,加之公路隧道跨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地形多变等特点,导致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尽管随着我国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复杂地质条件隧道的相关设计理论和修筑工艺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隧道建设中坍塌事故却屡屡发生,施工安全问题异常严峻。目前国内隧道施工逃生避险多采用在二衬及掌子面之间布设逃生管道,当隧道发生坍塌事故时,提前布设的逃生管道有较大概率出现移位堵塞等现象,施工人员难以通过逃生管道进行应急逃生,这时候,通过进去提前安装到位的应急安全岛进行应急避险,给避难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救援空间,方便施工人员进行自救和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当隧道发生坍塌时,方便施工人员进行逃生,在坍塌严重时施工人员可以在应急安全岛内等待救援人员的救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包括底部基座和壳体,所述壳体与底部基座焊接固定,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应急储物箱和若干张安全座椅,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声光装置,所述壳体的内侧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底部基座上固定设置有有线通信设备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照明灯、声光装置和有线通信设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扇门;所述底部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壳体上开有多个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储物箱内分别设置有应急物资区和应急工具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骨架和外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固定设置在壳体骨架的外侧,所述壳体骨架由钢材焊接呈蛋壳形且与所述底部基座焊接固定;所述外部结构包括具有高韧性的玻璃钢纤维和具有抗冲击能力的橡胶,所述玻璃钢纤维围绕所述壳体骨架的外侧缠绕一周,所述橡胶缠绕在所述玻璃钢纤维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座椅上设有三点式安全带,且所述安全座椅稳定的焊接在所述壳体骨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声光装置包括透明抗压外罩、发声器和爆闪灯,所述透明抗压外罩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所述发声器和爆闪灯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且其开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有线通信设备通过电缆与外界通信端口对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抗压装置,所述缓冲抗压装置包括固定焊接在底部基座底部的抗压环形柱,所述抗压环形柱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高强缓冲弹簧;所述抗压环形柱的底面略低于万向轮的底面,即所述抗压环形柱与地面不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门包括自由门和连接门,其中沿隧道延伸方向的两个侧面各设有一个自由门和一个连接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吊钩且其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挂钩,两个所述挂钩对称设置位于侧壁的两个对应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基座的中心处还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焊接固定。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应急安全岛的存在,当隧道发生坍塌时,通过进入提前安装到位的应急安全岛进行应急避险,给避难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救援空间,方便施工人员进行自救和等待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应急安全岛内设置有安全座椅、应急储物箱、声光引导器和应急通信装置,当隧道发生坍塌时,施工人员可以进入应急安全岛中的安全座椅进行避险,同时可以利用声光引导器和应急通信设备向外部发布信号,寻求救援;还可以利用应急储物箱内的食物维持生命,利用应急储物箱内的工具进行自救。应急安全岛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随着隧道工程的深入,人们可以利用机车直接作用在挂钩上,将应急安全岛随时拖动到需要的位置,移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应急储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壳体骨架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壳体骨架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的仰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的侧视图;图中:1-底部基座,2-壳体,201-壳体骨架,202-外部结构,3-应急储物箱,301-应急物资区,302-应急工具区,4-安全座椅,5-声光装置,6-照明灯,7-有线通信设备,8-蓄电池,9-门,10-万向轮,11-抗压环形柱,12-通孔,13-自由门,14-连接门,15-吊钩,16-挂钩,17-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7所示,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包括底部基座1和壳体2,所述壳体2与底部基座1焊接固定,所述壳体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应急储物箱3和若干张安全座椅4,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声光装置5,所述壳体2的内侧顶端设置有照明灯6,所述底部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有线通信设备7和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电性连接照明灯6、声光装置5和有线通信设备7,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多扇门9;所述底部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所述壳体2上开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安全座椅4供施工人员休息等待救援,所述声光引导器5可以发出声音和强光进而方便救援人员准确定位,所述照明灯6为壳体2的内部空间提供光源,缓解人们遇难时的恐惧感;所述蓄电池8为照明灯6、声光引导器5以及应急通信装置7提供电源。所述壳体2上开有多个通气孔,保证壳体2内部的空气流通。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储物箱3内分别设置有应急物资区301和应急工具区302,所述应急物资区301内装有药品、压缩饼干、饮用水和氧气瓶等应急物品;所述应急工具区302内装有手电筒、铁锹、口哨等工具。当隧道内发生坍塌事故时,避难人员可以通过应急物资区301内的应急物品保持身体机能所需,同时也可以利用应急药品救治伤员;施工人员也可以利用手电筒、铁锹等工具进行自救。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包括壳体骨架201和外部结构202,所述外部结构202固定设置在壳体骨架201的外侧,所述壳体骨架201由钢材焊接呈蛋壳形且与所述底部基座1焊接固定;所述外部结构202包括具有高韧性的玻璃钢纤维和具有抗冲击能力的橡胶,所述玻璃钢纤维围绕所述壳体骨架201的外侧缠绕一周,所述橡胶缠绕在所述玻璃钢纤维的外侧。玻璃钢纤维和橡胶结合作为外部结构202,在受到坍塌冲击力时,首先橡胶与坍塌的坠落物接触,可以减缓冲击力,其次给予玻璃钢纤维压力,不会使得外部结构202变形,能良好的保持安全岛的整体结构不受外力损坏,进而保证屋内人员的安全。进一步地,所述4上设有三点式安全带,且所述安全座椅稳定的焊接在所述壳体骨架201上。所述安全带设置为三点式,受力平衡,可移动范围小,可以将人员固定在安全座椅3上,如果安全岛发生倾倒或者翻滚时,可以避免人员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基座(1)和壳体(2),所述壳体(2)与底部基座(1)焊接固定,所述壳体(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应急储物箱(3)和若干张安全座椅(4),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声光装置(5),所述壳体(2)的内侧顶端设置有照明灯(6),所述底部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有线通信设备(7)和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电性连接照明灯(6)、声光装置(5)和有线通信设备(7),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多扇门(9);所述底部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所述壳体(2)上开有多个通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基座(1)和壳体(2),所述壳体(2)与底部基座(1)焊接固定,所述壳体(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应急储物箱(3)和若干张安全座椅(4),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声光装置(5),所述壳体(2)的内侧顶端设置有照明灯(6),所述底部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有线通信设备(7)和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电性连接照明灯(6)、声光装置(5)和有线通信设备(7),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多扇门(9);所述底部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所述壳体(2)上开有多个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储物箱(3)内分别设置有应急物资区(301)和应急工具区(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壳体骨架(201)和外部结构(202),所述外部结构(202)固定设置在壳体骨架(201)的外侧,所述壳体骨架(201)由钢材焊接呈蛋壳形且与所述底部基座(1)焊接固定;所述外部结构(202)包括具有高韧性的玻璃钢纤维和具有抗冲击能力的橡胶,所述玻璃钢纤维围绕所述壳体骨架(201)的外侧缠绕一周,所述橡胶缠绕在所述玻璃钢纤维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的应急安全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座椅(4)上设有三点式安全带,且所述安全座椅稳定的焊接在所述壳体骨架(2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根平林艺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