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69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包括拖车、举升套筒、回收网、缓冲装置、横杆、引导装置和液压系统,所述拖车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举升套筒,所述举升套筒与拖车活动连接,所述横杆位于举升套筒的顶端,与所述举升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固定在横杆和举升套筒之间,所述回收网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杆与举升套筒,所述引导装置安装在所述举升套筒和横杆上,所述液压系统用于驱动举升套筒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通过空中触网回收的方式,不受场地限制就可以安全准确地撞网回收,提高了在工业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回收领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A kind of UAV mobile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回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机回收装备是当今重量在100kg以下工业无人机、军用无人机的必备回收装备,传统无人机回收方式多将触网固定于地面,当无人机进入规定跑道后再进行回收,对于战时转移回收、实地回收不够方便灵活,无人机安全性亦缺乏保障,现提出一种新型无人机机动回收设备,采用拖车和空中触网回收的方式,触网回收不需要像常规跑道着陆那样锚要精确保持下降速率,但需要尽可能精确控制着陆点,维持尽可能低的进场速度,拖车及高空触网的回收方式弥补了传统回收网固定于地面回收的不足,不受场地限制就可以平稳安全、准确地触网回收,运输更加方便,回收更加灵活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解决了传统无人机回收方式单一,对场地的局限性和不够灵活安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包括拖车、举升套筒、回收网、缓冲装置、横杆、引导装置和液压系统,所述拖车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举升套筒,所述举升套筒与拖车活动连接,所述横杆位于举升套筒的顶端,与所述举升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固定在横杆和举升套筒之间,所述回收网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杆与举升套筒,所述引导装置安装在所述举升套筒和横杆上,所述液压系统用于驱动举升套筒的升降。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拖车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拖车支脚,所述拖车车身中段安装有两个车轮。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拖车与所述举升套筒之间安装有斜顶油缸,所述斜顶油缸由液压系统驱动。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与所述举升套筒连接处安装有转轴。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由缓冲弹簧和弹簧支架构成。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设备和电控系统。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导装置为雷达引导或者红外引导。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导装置包含三个引导雷达,引导雷达分别位于所述举升套筒和横杆上。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举升套筒为可伸缩升降式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为可伸缩可折叠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通过拖车和空中触网回收的方式,弥补了传统回收网固定于地面回收的不足,不受场地限制就可以安全准确地撞网回收,提高了在工业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回收领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A的放大图;图3为拖车和横杆的俯视图。图中,1-拖车;11-车轮;12-拖车支脚;2-举升套筒;3-斜顶油缸;4-缓冲装置;41-缓冲弹簧;42-弹簧支架;5-横杆;6-引导雷达;7-回收网;8-无人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包括拖车1、举升套筒2、回收网7、缓冲装置4、横杆5、引导装置和液压系统(未画出),拖车1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举升套筒2,举升套筒2与拖车1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举升套筒2工作前折叠在拖车1的上表面,举升套筒2为可升降式结构,最大伸长距离为17m,拖车1与举升套筒2之间安装有斜顶油缸3,斜顶油缸3内部设置有液压系统,以此驱动举升套筒2的升起和降落,横杆5位于举升套筒2的顶端,横杆5与举升套筒2通过转轴连接,横杆5可以在举升套筒2上旋转,以此调节回收网的角度,实现不同角度的回收,缓冲装置4固定在横杆5和举升套筒2之间,回收网7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杆5与举升套筒2,引导装置安装在举升套筒2和横杆5上。拖车1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拖车支脚12,拖车支脚12内部设置有液压系统,以此来驱动拖车支脚12,拖车1车身中段安装有两个车轮11。当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从集装箱拖出,回收装备置于合适的位置,拖车支脚12由液压系统驱动开始工作,拖车支脚12升起将拖车1固定,紧接着斜顶油缸3开始工作,将举升套筒2顶起,微微抬升一定角度,撑开横杆5,使横杆与举升套筒2成垂直状态,拧紧上面螺钉固定好横杆5,横杆5为可伸缩式结构,缓冲装置4由两根缓冲弹簧41和弹簧支架42构成,弹簧支架42与横杆5垂直固定于横杆5的底端,两根缓冲弹簧41与弹簧支架42组成一个三角形,固定于横杆5和举升套筒2之间。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斜顶油缸3开始工作,当斜顶油缸3完全顶起举升套筒2时,此时举升套筒2与拖车1成垂直状态,此时举升套筒2内的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举升套筒2被升起,回收网7与举升套筒2连接处设置有滑轮(未画出),可以通过调节滑轮实现回收网的升降,当举升套筒2升至最高点时,调节滑轮,回收网7升到顶端,再将回收网7绳索的一端固定于地面,回收网7由高强度尼龙绳编织而成,(为了安全回收无人机,整个回收网需要有一定的倾斜度,方便无人机撞网后能被包裹在里面,而不掉出来),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检查仪器设备与各环节是否正常,得到正常讯息后方可回收无人机。无人机通过雷达引导的方式进场,按照图1所示的位置布置三个雷达,引导雷达6向无人机发射进场引导信号、下滑斜率和中心偏差信息,并不断精确的测量着陆过程中飞机的位置以及提供位置的坐标变换、指令控制和着陆跑道位置坐标,实时向无人机发送着陆坐标数据,然后无人机根据接收到的坐标数据作出调整,保持无人机沿着预设下滑轨迹着陆,精确引导无人机撞到回收网中心点,回收网7及缓冲装置4吸收无人机的冲击能量,无人机头部位置带挂钩,撞网后直接挂在回收网上面,整个无人机被回收网包裹,无人机被捕获。解开固定于地面的绳索,通过调节滑轮将回收网降到地面,取下无人机,此回收装备适用于回收质量小于100kg的无人机。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包括拖车、举升套筒、回收网、缓冲装置、横杆、引导装置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举升套筒,所述举升套筒与拖车活动连接,所述横杆位于举升套筒的顶端,与所述举升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固定在横杆和举升套筒之间,所述回收网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杆与举升套筒,所述引导装置安装在所述举升套筒和横杆上,所述液压系统用于驱动举升套筒的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包括拖车、举升套筒、回收网、缓冲装置、横杆、引导装置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举升套筒,所述举升套筒与拖车活动连接,所述横杆位于举升套筒的顶端,与所述举升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固定在横杆和举升套筒之间,所述回收网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杆与举升套筒,所述引导装置安装在所述举升套筒和横杆上,所述液压系统用于驱动举升套筒的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拖车支脚,所述拖车车身中段安装有两个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与所述举升套筒之间安装有斜顶油缸,所述斜顶油缸由液压系统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振英严小强李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鹰飞行器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