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68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属于救援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结构用于救援机器人上,机器人包括本体和密封在本体上的盖板,本体内固定安装有喷水推进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至所述喷水推进装置,所述喷水推进装置包括泵喷推进器,泵喷推进器的尾端固定有文氏管,文氏管的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减小,所述泵喷推进器通过文氏管向后喷水,所述文氏管的后方同轴设置有尾喷管,所述尾喷管的直径小于文氏管尾端的直径,尾喷管具有一个竖直轴,动力驱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尾喷管左右转动的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在波浪中稳定转弯,抗风浪前行,提高恶略天气环境下的救援速度。

A power driving device of intelligent rescue robot o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不明海域搜救落水者的工作过程中,传统的救援方式主要依靠救生员携带救生器具靠近被困人员,由于施救过程速度慢、难度大,同时救生员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通常需要借助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来代替救生员进行施救工作。现有的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大多具备运动相机和强光搜救灯,在强光搜救灯的照射下,运动相机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图像采集,一旦发现落水人员,救生员可以在岸上远程控制该水上救援机器快速抵达落水人员,对落水人员实施救助。但是在恶略天气环境下,水面上的风浪较大,救援无人船速度快、体积小,在转弯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侧翻,从而降低了救援速度,延长了救援时间,导致救生员没有多余的精力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去发现更多的落水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其优点是能够在波浪中稳定转弯,抗风浪前行,提高恶略天气环境下的救援速度。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该动力驱动装置用于救援机器人上,所述机器人包括本体(1)和密封在本体(1)上的盖板(2),包括本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密封盖合在本体(1)上,本体(1)内固定安装有喷水推进装置(3)和动力驱动装置(4),所述动力驱动装置(4)提供动力至所述喷水推进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推进装置(3)包括泵喷推进器(31),泵喷推进器(31)的尾端固定有文氏管(312),文氏管(312)的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减小,所述泵喷推进器(31)通过文氏管(312)向后喷水,所述文氏管(312)的后方同轴设置有尾喷管(313),所述尾喷管(313)的直径小于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该动力驱动装置用于救援机器人上,所述机器人包括本体(1)和密封在本体(1)上的盖板(2),包括本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密封盖合在本体(1)上,本体(1)内固定安装有喷水推进装置(3)和动力驱动装置(4),所述动力驱动装置(4)提供动力至所述喷水推进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推进装置(3)包括泵喷推进器(31),泵喷推进器(31)的尾端固定有文氏管(312),文氏管(312)的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减小,所述泵喷推进器(31)通过文氏管(312)向后喷水,所述文氏管(312)的后方同轴设置有尾喷管(313),所述尾喷管(313)的直径小于文氏管(312)尾端的直径,尾喷管(313)具有一个竖直轴,动力驱动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尾喷管(313)左右转动的转向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喷管(313)的上下两端竖直设置有限位柱(314),所述限位柱(314)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文氏管(312)的上下两端固接有螺栓柱(315),所述螺栓柱(315)内均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栓(316),所述内六角螺栓(316)的尾端从各自的一侧插入到所述限位柱(314)内,以限制尾喷管(313)绕两个内六角螺栓(316)所在的轴线为竖直轴左右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王振超金常伟常善强周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