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23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包括救生圈外壳,救生圈外壳的头部为用于安装电源装置的密封容置舱一,救生圈外壳尾部为两个用于安装动力驱动装置的容置舱二;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导流筒、隔离板、隔离板固定架、马达和马达安装座且从头到尾依次排列,隔离板的中部通过转轴一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对应与导流筒和隔离板固定架的中心处轴连接;隔离板上半圆为半圆形挡水板,隔离板下部一侧安装增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流筒和马达之间安装自翻面隔离板,无论救生圈的正面或反面朝上,隔离板都会因增重件360度自动翻面,通过半圆形挡水板遮挡住上进水管,水只从下进水管的进水端进入,防止导流筒漏气,保证马达正常使用,具有良好市场应用价值。

A kind of power type double turn lifebu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
本技术涉及到救生装置
,尤其涉及到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
技术介绍
救生圈是最常见的水上救生设备,也是救生设备中一个主要种类,通常是作为水上救灾及相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必备产品。救生圈有圆环状,也有U形的,中间开口,使用者将上身穿过中间开口并把双手搭在环状救生圈上,就可在放松的状态下利用救生圈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目前市场上的U型救生圈都是单面进水,即进水口朝下,只适合做游泳圈功能使用,但是如果遇到大风大浪,在达到落水者之前,救生圈翻个面,进水口朝上,那么单面进水的救生圈就无法正常使用前行(即救生圈下部无法进水,马达及螺旋桨产生空转,马达是无效的,故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解决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救生圈为U形,包括由上壳和下壳扣合组成的救生圈外壳,救生圈外壳的头部为用于安装电源装置的密封容置舱一,救生圈外壳的尾部为两个左右对称结构的用于安装动力驱动装置的容置舱二;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导流筒、隔离板、隔离板固定架、马达和马达安装座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从头到尾依次排列,所述隔离板的轴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头、尾两端分别对应与导流筒和隔离板固定架的中心部位轴连接,马达可拆卸镶嵌在马达安装座内部,导流筒的尾端外部、隔离板固定架的外部以及马达安装座的头端外部三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隔离板为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上半圆为半圆形挡水板,圆形结构的下半圆为半圆形通孔,且圆形结构的下部一侧安装增重件;导流筒的头部安装上下对称的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马达安装座的尾部可拆卸安装排水管,圆形结构通过转轴一在受到增重件的重力作用下实现自翻面旋转进而通过半圆形挡水板以遮挡住上进水管的喷出端。优选的,所述容置舱二外部与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相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安装过滤防护网。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包括一体设置的外圈、卡接部和排水部,所述排水管的外圈外套在马达安装座的尾部外壁上且两者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卡接部上一体设置的两个环形卡槽通过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与马达安装座尾端一体设置的两个环形凸圈一匹配卡接。优选的,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控制主板、主板安装架、直流电池和电池安装架,所述控制主板通过主板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救生圈外壳的内壁,直流电池通过电池安装架安装在救生圈外壳的内壁;救生圈外壳的U形弯曲部位处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充电开关、充电插座和电源开关。优选的,所述救生圈外壳的上部开设有用于取放控制主板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处可拆卸安装挡板,且挡板与取放口接触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三。优选的,所述上进水管包括进水端、进水流道和喷出端且从头到尾依次排列一体设置,进水流道的尾端到头端逐渐向上延伸弯曲;上进水管的喷出端与半圆形挡水板的大小相匹配;下进水管中的喷出端与圆形结构的半圆形通孔位置相对应且相通。优选的,所述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的进水流道交接处固定安装空心连接柱,转轴一的头端从空心连接柱中心穿过且通过螺母一固定,隔离板的外部镶嵌在导流筒的尾端内部;所述隔离板固定架的中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转轴一的尾端从连接孔穿过后通过螺母二固定;马达的工作端与螺旋桨固定连接,螺旋桨朝向排水管。优选的,所述进水流道尾部外部安装环形凸圈二,且环形凸圈二与导流筒尾端内部之间预留环形滑槽,所述增重件为弧形增重条,且弧形增重条在弧形滑槽内转动滑动。优选的,所述容置舱一的外部处于救生圈U形弯折部位处安装有以便于落水者手握的至少一对把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两个进水口,即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以及在动力驱动装置中的导流筒和马达之间安装自翻面隔离板,隔离板的上半圆为半圆形挡水板,隔离板的下半圆为半圆形通孔,且隔离板下部一侧安装增重件(隔离板上轻下重),当救生员将救生圈仍入水中,无论中途遇到多大的风浪,翻来翻去,即救生圈的正面或反面朝上,隔离板都会因增重件的重力作用(即隔离板上轻下重)而通过转轴一自动360度旋转翻面,使半圆形挡水板始终处于上部以遮挡住上进水管(即翻面后自动封闭上进水管),这时水只从下进水管的进水端进入,还可防止导流筒漏气,再经过马达驱动旋转桨转动将水从排水管喷出以实现救生圈的前行,灵活性很强;隔水板的结构简单,轻松实现自动翻面,始终保持下进水管吸水/进水,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力驱动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力驱动装置爆炸结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的动力驱动装置爆炸结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技术的隔离板和隔离板固定架结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排水管和马达安装座结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导流筒与隔离板连接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例所示:1、容置舱一11、挡板12、充电开关13、充电插座14、电源开关2、容置舱二3、过滤防护网4、动力驱动装置41、导流筒411、上进水管412、下进水管413、空心连接柱414、环形滑槽42、隔离板421、半圆形挡水板422、增重件423、轴承424、转轴一43、隔离板固定架431、支撑杆44、马达45、马达安装座451、过线孔46、导流筒固定架47、排水管471、外圈472、卡接部473、排水部474、密封圈一475、密封圈二48、螺旋桨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救生圈为U形,包括由上壳和下壳扣合组成的救生圈外壳,其特征在于,救生圈外壳的头部为用于安装电源装置的密封容置舱一,救生圈外壳的尾部为两个左右对称结构的用于安装动力驱动装置的容置舱二;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导流筒、隔离板、隔离板固定架、马达和马达安装座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从头到尾依次排列,所述隔离板的轴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头、尾两端分别对应与导流筒和隔离板固定架的中心部位轴连接,马达可拆卸镶嵌在马达安装座内部,导流筒的尾端外部、隔离板固定架的外部以及马达安装座的头端外部三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隔离板为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上半圆为半圆形挡水板,圆形结构的下半圆为半圆形通孔,且圆形结构的下部一侧安装增重件;导流筒的头部安装上下对称的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马达安装座的尾部可拆卸安装排水管,圆形结构通过转轴一在受到增重件的重力作用下实现自翻面旋转进而通过半圆形挡水板以遮挡住上进水管的喷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救生圈为U形,包括由上壳和下壳扣合组成的救生圈外壳,其特征在于,救生圈外壳的头部为用于安装电源装置的密封容置舱一,救生圈外壳的尾部为两个左右对称结构的用于安装动力驱动装置的容置舱二;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导流筒、隔离板、隔离板固定架、马达和马达安装座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从头到尾依次排列,所述隔离板的轴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头、尾两端分别对应与导流筒和隔离板固定架的中心部位轴连接,马达可拆卸镶嵌在马达安装座内部,导流筒的尾端外部、隔离板固定架的外部以及马达安装座的头端外部三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隔离板为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上半圆为半圆形挡水板,圆形结构的下半圆为半圆形通孔,且圆形结构的下部一侧安装增重件;导流筒的头部安装上下对称的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马达安装座的尾部可拆卸安装排水管,圆形结构通过转轴一在受到增重件的重力作用下实现自翻面旋转进而通过半圆形挡水板以遮挡住上进水管的喷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舱二外部与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相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安装过滤防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包括一体设置的外圈、卡接部和排水部,所述排水管的外圈外套在马达安装座的尾部外壁上且两者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卡接部上一体设置的两个环形卡槽通过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与马达安装座尾端一体设置的两个环形凸圈一匹配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动力型双面翻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控制主板、主板安装架、直流电池和电池安装架,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蛙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