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66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5
本申请提供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纱管:在染色管上按照特定方式进行开孔形成纱管;松式络筒:采用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前处理:将松式筒子安装在位于染缸内的纱架上,对松式筒子上的纱线进行漂白处理;染色: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上经过漂白处理的纱线进行染色;后处理: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进行漂洗处理;脱水:在脱水机内对漂洗后的松式筒子进行脱水。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染色管进行特定方式进行开孔,经过处理的染色管上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对松式筒子进行前处理、染色、后处理及脱水等步骤后可以用筒子纱工艺对纱线实现渐变的段染效果,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

A method of package dye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
本公开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
技术介绍
纱线段染是成熟的纱线染色技术,与筒子纱只能染纯色相比,纱线段染颜色和段染长度不受限制,颜色丰富,风格特别。但大多数段染采用绞纱染色,纯手工操作或半自动化操作,染色效率低,染色牢度差,易产生回丝,损耗率大,颜色之间过渡生硬,生产成本高。筒子纱有着染色均匀,内在质量好、染色效率高,次品率低等优点。采用常规的筒子纱管染色,是无法实现段染效果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纱管:在染色管距离其两端的端部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第一设定数量的通孔形成纱管;松式络筒:采用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前处理:将松式筒子安装在位于染缸内的纱架上,对松式筒子上的纱线进行漂白处理;染色: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上经过漂白处理的纱线进行染色;后处理: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进行漂洗处理;脱水:在脱水机内对漂洗后的松式筒子进行脱水。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在染色管距离其两端的端部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第一设定数量的通孔形成纱管,具体包括:在74mm直径的无孔树脂染色管上距离其两端端部20mm-60mm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4-10个通孔,设置通孔的孔径为4mm-8m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采用络筒机对染色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具体包括:采用SSM-PS或海石花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采用SSM-PS或海石花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具体包括:络筒机的转速控制在600r/min-1000r/min范围内,松式筒子的缠线密度控制在0.44g/cm3-0.48g/cm3范围内,每个松式筒子的重量控制在0.8kg-1.2kg范围内。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将松式筒子安装在位于染缸内的纱架上,对松式筒子上的纱线进行漂白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向染缸内按照1:10的浴比进行注水,加入1g/L-3g/L精炼剂,运行3min,加入浓度为30%的液碱2g/L-5g/L,升温至60℃,加入5g/L-10g/L双氧水,升温至110℃,保温20min-30min,排空;向染缸内按照1:10的浴比进行注水,升温至80℃,运行10min,排空;向染缸内按照1:10的浴比进行注水,加入0.4g/L冰醋酸,升温至50℃,运行5min,加入0.1g/L酵素水,运行15min,排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前处理步骤中控制染缸泵按照80%-98%速效率进行工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上经过漂白处理的纱线进行染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向染缸内按照1:4的浴比进行注水,升温至60℃,加入设定浓度的活性染料和1.0g/L-1.5g/L的匀染剂,保温30min,加入10g/L-80g/L的元明粉,保温10min,加入10g/L-25g/L的纯碱,保温60min,排空;向染缸内按照1:4的浴比进行注水,运行5min,排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染色步骤中控制染缸泵按照15%-50%速效率进行工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进行漂洗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向染缸内按照1:10的浴比进行注水,加入1g/L-4g/L冰醋酸,运行10min,排空;加入1g/L-2g/L皂洗剂,升温至100℃,运行10min,排空;向染缸内按照1:10的浴比进行注水,运行5min,排空;向染缸内按照1:10的浴比进行注水,加入0-6g/L的固色剂、3g/L-6g/L的平滑剂,升温至40-60℃,保温15min-25min,排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后处理步骤中控制染缸泵按照80%-98%速效率进行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纱管:在染色管距离其两端的端部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第一设定数量的通孔形成纱管;松式络筒:采用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前处理:将松式筒子安装在位于染缸内的纱架上,对松式筒子上的纱线进行漂白处理;染色: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上经过漂白处理的纱线进行染色;后处理: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进行漂洗处理;脱水:在脱水机内对漂洗后的松式筒子进行脱水。通过将染色管进行特定方式进行开孔,经过处理的染色管上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对松式筒子进行前处理、染色、后处理及脱水等步骤后可以用筒子纱工艺对纱线实现渐变的段染效果,而且在后处理的冲洗步骤中,由于纱线缠绕在纱管上可以有效防止纱线的回丝缠绕打结,进而能够有效减少纱线的损耗,经济效益高,而且用经过处理的纱管按照筒子纱的生产工艺生产出具有渐变效果的纱线能够有效缩短传统段染的生产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图1中S30步骤的流程图;图3为图1中S40步骤的流程图;图4为图1中S50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纱管:在染色管距离其两端的端部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第一设定数量的通孔形成纱管。本步骤具体包括:在74mm直径的无孔树脂染色管上距离其两端端部25mm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4个通孔,设置通孔的孔径为5mm。本实施例中染色管的直径为74mm,在其他实施例中,染色管的直径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筒子纱工艺中纱管的常用尺寸;每圈的通孔距离染色管端部的距离还可以为20mm、45mm、60mm或者20mm-60mm范围内的任意值;每圈设置的通孔的数量还可以为6个、8个、10个或者为4个-10个范围内的任意值;通孔的孔径还可以设置为4mm、6mm、7mm、8mm或者4mm-8mm范围内的任意值。在传统筒子纱的工艺中使用的纱管是在染色管上均布有较多的通孔以使得纱线的染色效果均匀,本实施例中只在染色管的两端各设一圈通孔是使得在筒子纱的后续步骤中纱线的染色效果不均匀实现纱线的段染。S20、松式络筒:采用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本步骤中,采用SSM-PS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海石花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本步骤中,需要控制以下参数:络筒机的转速控制为1000r/min,松式筒子的缠线密度为0.48g/cm3,每个松式筒子的重量为1.0kg。在其他实施例中,络筒机的转速还可以控制为600r/min、800r/min或者600r/mi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纱管:在染色管距离其两端的端部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第一设定数量的通孔形成纱管;/n松式络筒:采用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n前处理:将松式筒子安装在位于染缸内的纱架上,对松式筒子上的纱线进行漂白处理;/n染色: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上经过漂白处理的纱线进行染色;/n后处理: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进行漂洗处理;/n脱水:在脱水机内对漂洗后的松式筒子进行脱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子纱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纱管:在染色管距离其两端的端部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第一设定数量的通孔形成纱管;
松式络筒:采用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
前处理:将松式筒子安装在位于染缸内的纱架上,对松式筒子上的纱线进行漂白处理;
染色: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上经过漂白处理的纱线进行染色;
后处理:在染缸内对松式筒子进行漂洗处理;
脱水:在脱水机内对漂洗后的松式筒子进行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染色管距离其两端的端部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第一设定数量的通孔形成纱管,具体包括:在74mm直径的无孔树脂染色管上距离其两端端部20mm-60mm的位置分别开设一圈4-10个通孔,设置通孔的孔径为4mm-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络筒机对染色管进行纱线缠绕形成松式筒子,具体包括:采用SSM-PS或海石花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子纱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SSM-PS或海石花络筒机对纱管进行纱线缠绕,具体包括:络筒机的转速控制在600r/min-1000r/min范围内,松式筒子的缠线密度控制在0.44g/cm3-0.48g/cm3范围内,每个松式筒子的重量控制在0.8kg-1.2kg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松式筒子安装在位于染缸内的纱架上,对松式筒子上的纱线进行漂白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向染缸内按照1:10的浴比进行注水,加入1g/L-3g/L精炼剂,运行3min,加入浓度为30%的液碱2g/L-5g/L,升温至60℃,加入5g/L-10g/L双氧水,升温至110℃,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星殿于鹏王德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田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