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547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用于对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制备的模压工艺模具合模进行温度控制,包括四块隔离板,四块所述隔离板首尾相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相邻所述隔离板之间通过连接型材拉铆钉铆接;所述隔离板包括隔热板、上封边和下封边,所述上封边和所述下封边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的上下侧面并通过拉铆钉铆接形成所述隔离板。本装置在复合材料模压过程中,起到了隔绝外界温度、空气流动等因素,保持了模具升温过程的一致性。使得模压工艺过程得到精确的控制,更好的保障了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的性能的一致性。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mold temperatur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品的预浸料模压成型的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的预浸料模压成型技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铁道运输、运动用品等产品的轻量化零部件制造。热固型复合材料成型过程包括升温-保温-降温三个过程。每个温度过程都有严格的工艺控制要求。为了使得热固型复合材料的基体在固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固化率可控以及降低内应力,需要对成型过程的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依靠压机机台热传导加热模具的设备,往往受到环境温度,空气流动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每次对模具的加热过程(模温-时间曲线)都保持一致。环境温度低的时候(冬季或者一天的早晨),加热时间长,模温机油温还需要特别调高,模具才能达到预定的数值,相反,环境温度高的时候(夏季或者一天的中午-下午),模具升温时间短,模温机油温还需调低。严格来说,应对每一种环境因素的组合,要对设备参数做相应的调整,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温度-时间曲线一致。即使把设备置于密闭厂房内,需要较长时间和开启空调设备,才能使得厂房的环境温度达到某一设定值。开启空调设备可以导致大量的能量消耗,不利于能源节约。在人员、物料进出、厂房门开闭的时候,也会产生空气流动以及厂房内外空气热交换换,影响到模具的温度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降低不受控因素的影响,实现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模温精确控制。r>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用于对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制备的模压工艺模具合模进行温度控制,包括四块隔离板,四块所述隔离板首尾相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相邻所述隔离板之间通过连接型材拉铆钉铆接;所述隔离板包括隔热板、上封边和下封边,所述上封边和所述下封边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的上下侧面并通过拉铆钉铆接形成所述隔离板。四块所述隔离板竖直放置。相邻所述隔离板之间两两垂直设置。四块所述隔离板的高度一致,所述隔离板的高度比模压工艺模具合模的厚度低5~10mm。所述隔离板为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厚度为20~50mm。所述隔热板为石棉花钢板制成的隔热板。所述上封边为采用C字型铝型材制成的封边,所述下封边为采用C字型铝型材制成的封边。所述连接型材为圆角铝型材制成的连接型材。所述隔热板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安装有双层耐高温玻璃;一块所述隔热板开设有热电偶过孔。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所选材料应用广泛成本低;有效隔绝模具与外界环境因素,极大的消除了环境温度、空气流动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确保了热固型复合材料模压生产工艺的温度-时间曲线的重复性,提高产品品质的一致性;与模具互相独立,并且尺寸根据具体的模压设备工作台尺寸进行设计,可适合高度一定、长宽规格不同的模具进行模具温度控制辅助,通用性较强;由于是采用了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模具、机台由于散热引起的热损耗,节约了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第一隔热板;2-第一下封边;3、第一上封边;4、第二隔热板;5、第二上封边;6、第二下封边;7、第三隔热板;8、第三下封边;9、第三上封边;10、第四隔热板;11、第四上封边;12、第四下封边;13、第一连接型材;14、第二连接型材;15、第三连接型材;16、第四连接型材;17、热电偶过孔;18、第一观察窗口;19、第二观察窗口;20、第三观察窗口;21、第四观察窗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阅图1,为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用于对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制备的模压工艺模具合模进行温度控制,包括四块隔离板,四块隔离板首尾相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相邻隔离板之间通过连接型材拉铆钉铆接;隔离板包括隔热板、上封边和下封边,上封边和下封边分别设置在隔热板的上下侧面并通过拉铆钉铆接形成隔离板。四块隔离板,分别为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隔离板包括第一隔热板1、第一上封边3、第一下封边、第二隔热板4、第二上封边5、第二下封边6、第三隔热板7、第三上封边9、第三下封边8、第四隔热板10、第四上封边11、第四下封边12、第一连接型材13、第二连接型材14、第三连接型材15和第四连接型材16;第一隔热板1、第一下封边和第一上封边3用拉铆钉铆接组装成为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热板4、第二下封边6和第二上封边5用拉铆钉铆接组装成为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热板7、第三下封边8和第三上封边9用拉铆钉铆接组装成为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热板10、第四下封边12和第四上封边11用拉铆钉铆接组装成为第四隔离板;使用第一连接型材13、第二连接型材14、第三连接型材15和第四连接型材16在两两隔离板拐角处其连接作用,连接后用拉铆钉铆接。四块隔离板竖直放置。相邻隔离板之间两两垂直设置。四块隔离板的高度一致,隔离板的高度比模压工艺模具合模的厚度低5~10mm。隔离板为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离板。隔离板的厚度为20~50mm。隔热板为石棉花钢板制成的隔热板。第一隔热板1、第二隔热板4、第三隔热板7和第四隔热板10选用同一种石棉花钢板,厚度为50mm;上封边为采用C字型铝型材制成的封边,下封边为采用C字型铝型材制成的封边。连接型材为四分之一圆角铝型材制成的连接型材。实施例2参阅图2,为另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隔热板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安装有双层耐高温玻璃;一块隔热板开设有热电偶过孔17。第一隔热板1开有热电偶过孔17和第一观察窗口18,第一观察窗口18有双层耐高温玻璃(图中未有标出);第二隔热板4开有第二观察窗口19,第二观察窗口19安装有双层耐高温玻璃(图中未有标出);第二隔热板4开有第二观察窗口19,第二观察窗口19安装有双层耐高温玻璃(图中未有标出);第三隔热板7开有第三观察窗口20,第三观察窗口20安装有双层耐高温玻璃(图中未有标出);第四隔热板10开有第四观察窗口21,第四观察窗口21安装有双层耐高温玻璃(图中未有标出)。经过使用测试,本申请能够为采用模压成型工艺生产节约15%以上的设备耗电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模压工艺模具的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降低不受控因素的影响,实现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模温精确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用于对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制备的模压工艺模具合模进行温度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隔离板,四块所述隔离板首尾相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相邻所述隔离板之间通过连接型材拉铆钉铆接;所述隔离板包括隔热板、上封边和下封边,所述上封边和所述下封边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的上下侧面并通过拉铆钉铆接形成所述隔离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用于对纤维增强热固型复合材料产品制备的模压工艺模具合模进行温度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隔离板,四块所述隔离板首尾相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相邻所述隔离板之间通过连接型材拉铆钉铆接;所述隔离板包括隔热板、上封边和下封边,所述上封边和所述下封边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的上下侧面并通过拉铆钉铆接形成所述隔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隔离板竖直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隔离板之间两两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温度控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隔离板的高度一致,所述隔离板的高度比模压工艺模具合模的厚度低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伟梁少雄胡炜杰肖英龙朱增余范广宏程宝发龙保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