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洪旭专利>正文

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7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揭膜装置、分切装置及折叠装置,揭膜装置包括揭膜组件及驱动组件,分切装置包括沿片状模塑料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抚平组件、输送组件、分切组件及传动组件,折叠装置包括转动组件、翻折组件及控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翻折组件运输片状模塑料片材,在运输的过程中,控制组件驱动翻折组件中的转动板及翻转板依次有序转动,将片状模塑料片材折叠成小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压时片状模塑料片材提及过大导致其在模具中的位置难以控制,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技术问题。

A pretreatment equipment for sheet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压产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片状模塑料(简称:SMC)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添加剂、填料、增稠剂、引发剂、交联剂、内脱模剂和着色剂等原料混合成树脂糊,浸渍短切纤维粗纱或玻璃纤维毡,经片状模塑料制片机浸渍玻璃纤维制成片材,并在两面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包覆起来,进行收卷,传统的生产模压产品过程中,人工将一定量的片状模塑料进行切割并将大块的片状模塑料折叠成小块,再将其放在压摸上等待模压成型。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1570343.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净化槽壳体自动模压生产线,包括将SMC片材揭膜剪切上线的片材揭膜剪切工位、片材吸附移载工位、片材叠加称重移送工位、片材上料机器人工位、压力机工位、壳体端出工位、壳体移载检查工位、机器人打磨去沉孔工位、激光开孔工位、激光打标工位、合格品码垛及下线工位和不合格品码垛及下线工位。将多个独立的工位设备整合到一条生产线上,使SMC片材揭膜、剪切、叠加、称重等工序实现自动化,壳体的打磨、开孔实现无人化,同时综合运用自动控制、机器人、图像识别等技术对关键工位进行优化改进,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化、自动化程度,改变了工人作业环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但是,该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SMC片材叠加移送过程复杂繁琐,且在SMC片材上料的过程中未对SMC片材进行折叠,SMC片材体积过大导致其放入压模位置难以控制,导致模压产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r>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其通过翻折组件运输片状模塑料片材,在运输的过程中,控制组件驱动翻折组件中的转动板及翻转板依次有序转动,将片状模塑料片材折叠成小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压时片状模塑料片材提及过大导致其在模具中的位置难以控制,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揭膜装置,所述揭膜装置包括揭膜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揭膜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且所述揭膜组件对称设置在片状模塑料运送路径上下两侧;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面且其驱动所述揭膜组件传动连接;分切装置,所述分切装置包括沿片状模塑料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抚平组件、输送组件、分切组件及传动组件,所述抚平组件设置在所述揭膜组件右侧的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分切组件相对于所述揭膜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揭膜组件及所述抚平组件;以及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转动组件、翻折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分切组件的右侧;若干所述翻折组件圆周阵列在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翻折组件与所述分切组件可对齐设置;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翻折组件对应设置,该翻折组件随所述转动组件转动,所述控制组件驱动所述翻折组件对片状模塑料进行折叠。作为改进,所述揭膜组件包括进料辊、上卷辊及下卷辊,一对所述进料辊转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卷辊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辊的上方,所述下卷辊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辊的下方。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换向轮、上卷轮、下卷轮及换向链条,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进料辊连接;所述换向轮相对于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进料辊的另一端;所述上卷轮固定在所述上卷辊的一端,所述下卷轮固定在所述下卷辊的一端,所述换向链条套设在所述上卷轮及下卷轮外侧,且所述换向轮相对于所述上卷轮及下卷轮配合于所述换向链条的另一侧,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进料辊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抚平组件包括抚平辊及齿轮,一对所述抚平辊上下设置,且一对所述抚平辊之间形成过料通道;所述齿轮与所述抚平辊一一对应设置,且其同轴固定在所述抚平辊一侧,上下两个所述齿轮啮合。作为改进,所述分切组件包括固定架、安装台、推板、压板、切刀、弹性件及气缸,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安装台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上方,且所述安装台设置为框形;所述推板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台内;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推板的底部;所述切刀沿所述推板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推板的边缘处,且其沿片状模塑料的运输路径设置在所述压板的前侧,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台上,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基座、转轴及连杆,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右侧;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内;所述连杆以所述转轴的轴心为中心设置圆周阵列在所述转轴的顶端。作为改进,所述翻折组件包括框架、固定板、转动板、转动轴、控制杆、翻转板及扭簧,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连杆的自由端;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框架宽度方向所在边的中间位置;所述转动板沿所述框架长度方向转动安装在前后两边上,且一对所述转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所述转动轴沿所述框架宽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下方;所述控制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且该转动轴位于所述控制杆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翻转板固定在所述控制杆的顶端,且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控制杆垂直设置;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翻转板及所述框架的连接处。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齿轮a、齿轮b、齿条a及齿条b,所述齿轮a及所述齿轮b分别与一对所述转动板对应设置,且所述齿轮a及所述齿轮b相对于所述连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侧;所述齿条a及所述齿条b沿所述框架的转动路径依次设置,所述齿条a齿部朝下,所述齿条b齿部朝上,且所述齿轮a与所述齿条a及所述齿条b均可啮合,所述齿轮b与所述齿条a及所述齿条b均可啮合。作为改进,所述齿轮a内设置棘轮a与棘爪a,所述棘轮a与所述转动板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a与所述棘轮a卡接配合;所述齿轮b包括棘轮b及所述棘爪b,所述棘轮b与另一所述转动板的转轴固定连接,该棘轮b的齿牙与所述棘轮a的齿牙的排列方向相反的所述棘爪b及所述棘轮b卡配合。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联动杆、限位圈及滑块,所述联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控制杆的底部;所述限位圈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方,其包括首位连接的配合部及凸起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控制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圈上,且其沿所述配合部及所述凸起部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片状模塑料片材在随所述翻折组件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控制组件驱动转动板和翻转板依次转动将大面积的片材折叠成小块,再由人工搬运进行模压,片材通过折叠体积变小方便搬运,同时方便片状模塑料在压模上放置,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输送组件将一定长度的片状模塑料输送至翻转组件上,分切组件切割时,压板先将偏振光模塑料按压,切刀再进行切断,保证了切口的整齐性,也进一步的保证了模压产品中片状模塑料的用量,提高产品质量;(3)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实现揭膜、分切、转运及折叠,减少了人工的参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分切效果好、折叠效率高及自动化程度高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1);/n揭膜装置(2),所述揭膜装置(2)包括揭膜组件(21)及驱动组件(22),所述揭膜组件(21)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且所述揭膜组件(21)对称设置在片状模塑料运送路径上下两侧;所述驱动组件(2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侧面且其驱动所述揭膜组件(21)传动连接;/n分切装置(3),所述分切装置(3)包括沿片状模塑料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抚平组件(31)、输送组件(32)、分切组件(33)及传动组件(34),所述抚平组件(31)设置在所述揭膜组件(21)右侧的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输送组件(3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分切组件(33)相对于所述揭膜组件(2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另一端;所述传动组件(34)传动连接所述揭膜组件(21)及所述抚平组件(31);以及/n折叠装置(4),所述折叠装置(4)包括转动组件(41)、翻折组件(42)及控制组件(43),所述转动组件(41)转动安装在所述分切组件(33)的右侧;若干所述翻折组件(42)圆周阵列在所述转动组件(41)上,所述翻折组件(42)与所述分切组件(33)可对齐设置;所述控制组件(43)与所述翻折组件(42)对应设置,该翻折组件(42)随所述转动组件(41)转动,所述控制组件(43)驱动所述翻折组件(42)对片状模塑料进行折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
揭膜装置(2),所述揭膜装置(2)包括揭膜组件(21)及驱动组件(22),所述揭膜组件(21)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且所述揭膜组件(21)对称设置在片状模塑料运送路径上下两侧;所述驱动组件(2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侧面且其驱动所述揭膜组件(21)传动连接;
分切装置(3),所述分切装置(3)包括沿片状模塑料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抚平组件(31)、输送组件(32)、分切组件(33)及传动组件(34),所述抚平组件(31)设置在所述揭膜组件(21)右侧的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输送组件(3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分切组件(33)相对于所述揭膜组件(2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另一端;所述传动组件(34)传动连接所述揭膜组件(21)及所述抚平组件(31);以及
折叠装置(4),所述折叠装置(4)包括转动组件(41)、翻折组件(42)及控制组件(43),所述转动组件(41)转动安装在所述分切组件(33)的右侧;若干所述翻折组件(42)圆周阵列在所述转动组件(41)上,所述翻折组件(42)与所述分切组件(33)可对齐设置;所述控制组件(43)与所述翻折组件(42)对应设置,该翻折组件(42)随所述转动组件(41)转动,所述控制组件(43)驱动所述翻折组件(42)对片状模塑料进行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揭膜组件(21)包括进料辊(211)、上卷辊(212)及下卷辊(213),一对所述进料辊(211)转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上卷辊(212)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辊(211)的上方,所述下卷辊(213)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辊(21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电机(221)、换向轮(222)、上卷轮(223)、下卷轮(224)及换向链条(225),所述电机(22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进料辊(211)连接;所述换向轮(222)相对于所述电机(221)固定在所述进料辊(211)的另一端;所述上卷轮(223)固定在所述上卷辊(212)的一端,所述下卷轮(224)固定在所述下卷辊(213)的一端,所述换向链条(225)套设在所述上卷轮(223)及下卷轮(224)外侧,且所述换向轮(222)相对于所述上卷轮(223)及下卷轮(224)配合于所述换向链条(225)的另一侧,所述电机(22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进料辊(2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抚平组件(31)包括抚平辊(311)及齿轮(312),一对所述抚平辊(311)上下设置,且一对所述抚平辊(311)之间形成过料通道(3111);所述齿轮(312)与所述抚平辊(311)一一对应设置,且其同轴固定在所述抚平辊(311)一侧,上下两个所述齿轮(31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片状模塑模压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组件(33)包括固定架(331)、安装台(332)、推板(333)、压板(334)、切刀(335)、弹性件(336)及气缸(337),所述固定架(33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所述安装台(332)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31)的上方,且所述安装台(332)设置为框形;所述推板(333)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台(332)内;所述压板(334)通过所述弹性件(336)连接在所述推板(333)的底部;所述切刀(335)沿所述推板(333)的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洪旭
申请(专利权)人:崔洪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