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641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采用模压加袋压混合成型的方式;包括: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风管;模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袋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风管;复合材料预形体放置在上模、镶件和下模中;合模后的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风管安装在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内;风管吹气后充满密闭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模具结构,节约模具制造成本,节省产品脱膜时间。加热油路和隔热板的设计使得模具能较快地、均匀地加热模具和预形体,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A mould for complex composit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产品成型的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
技术介绍
模压是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成型的常见工艺,其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能一次成型制品等优点,但是模压模具制造复杂,尤其是含有内扣等复杂结构产品的模压模具结构繁琐复杂,增加制造成本和产品脱模时间。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通常加热以加快产品的固化,加热方式通常采用电加热,其优点是加热速度快,缺点是加热不均,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容易出现缺胶、针孔、发黄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所述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采用模压加袋压混合成型的方式;所述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风管;模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袋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风管。复合材料预形体放置在上模、镶件和下模中;合模后的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风管安装在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内;风管吹气后充满密闭空间;镶件和油缸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在上模座和上模以及下模和下模座之间各有一块隔热板。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顶出机构在隔热板上是避空的,隔热板用螺钉锁在下模座上;顶出机构在下模座上是避空的,顶出机构是活塞结构,由油路控制其顶出动作。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隔热板为酚醛树脂隔热板,厚度范围为15~25m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上模、下模、镶件内部均安装有循环的油路。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油路直径范围为:9~15m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风管采用充气装置充气,风管为一个密闭的橡胶袋或塑料袋。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风管连接有细密封管道,细密封管道连接充气装置,细密封管道穿过上模座后连接风管。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模具采用模压和袋压相结合的方式成型结构复杂、尤其含有内扣结构等难开模的复合材料产品,简化了模具结构,节约模具制造成本,节省产品脱膜时间。模具中的加热油路和隔热板的设计使得模具能较快地、均匀地加热模具和预形体,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有效减少了缺胶、针孔、发黄等缺陷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模具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顶出机构和隔热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顶出机构和下模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下面是本技术中标号对应的名称:上模座1、隔热板2、上模3、镶件4、下模5、油缸滑块6、顶出机构7、下模座8、风管9、复合材料预形体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是本技术的模具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该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采用模压加袋压混合成型的方式;该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包括:上模座1、上模3、镶件4、下模5、油缸滑块6、顶出机构7、下模座8、风管9。模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上模座1、隔热板2、上模3、镶件4、下模5、油缸滑块6、顶出机构7、下模座8;袋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风管9。复合材料预形体10放置在上模3、镶件4和下模5中;合模后的镶件4和上模3、上模座1、下模5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风管9安装在镶件4和上模3、上模座1、下模5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内;风管9吹气后充满密闭空间;镶件4和油缸滑块6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油缸滑块6的结构类似于注射器的活塞结构,油缸滑块6和镶件4用连接杆连接,通过活塞运动让镶件4移动。在上模座1和上模3以及下模5和下模座8之间各有一块隔热板2。上模3和下模座8均与预形体接触的部分采用的是模压工艺成型,与风管接触的预形体部分则采用袋压工艺成型;成型时镶件4、上模3和下模5内部的加热油循环,均匀加热模具和预形体,上模座1和上模3以及下模5和下模座8之间各有一块隔热板,辅助加热油路快速加热。图3是本技术中顶出机构和隔热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顶出机构和下模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3-4所示:顶出机构7在隔热板2上是避空的,隔热板2用螺钉锁在下模座8上;顶出机构7在下模座8上是避空的,顶出机构7是活塞结构,由油路控制其顶出动作。该隔热板2为酚醛树脂隔热板,厚度范围为15~25mm。上模3、下模5、镶件4内部均安装有循环的油路。油路直径范围为:9~15mm,油路直径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本技术的风管9采用充气装置充气,风管9为一个密闭的橡胶袋或塑料袋。风管9连接有细密封管道,细密封管道连接充气装置,细密封管道穿过上模座1后连接风管9。本技术顶出机构7在隔热板2上是避空的,它们不相连,隔热板2用螺钉锁在下模座8上。顶出机构7在下模座8上是避空的,它们之间是不连接,顶出机构7是活塞结构,由油路控制其顶出动作。本技术中的风管的作用是针对含有内扣结构等难开模的情况,风管是一次性的塑料袋,成型时会往里充气,给物料提供成型所需压力,开模只需要撕掉风管就可以了(对表面质量没有要求的面),省去做镶块的成本和开模的时间。下面是具体的实施步骤:第一步,将风管9放入脱膜剂溶液中浸泡15~30min后取出,并自然风干待用;第二步,在镶件4、上模3和下模5的型腔内涂抹脱膜剂,包括镶件4风管接口部位,并将风管安装到镶件4的接口处;第三步,将复合材料预浸料按规定形状裁切,并在预形治具上铺叠成预形体,取出待用;第四步,将预形体放置在模具模腔内,合模;第五步,向风管9内吹入气体到预定气压,并保持,然后循环加热油,加热模具和预形体,加快产品固化成型;第六步,待产品固化后,释放风管内气体,并循环冷却油降温;第七步,打开上模座1,同时油缸滑块6将镶件4沿下模座预定轨道滑动,脱离产品;第八步,打开上模3,并用顶出机构7顶出产品,产品则完全脱离模具。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采用模压加袋压混合成型的方式;所述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风管;/n模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袋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风管;/n复合材料预形体放置在上模、镶件和下模中;合模后的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风管安装在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内;风管吹气后充满密闭空间;镶件和油缸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采用模压加袋压混合成型的方式;所述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风管;
模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上模座、上模、镶件、下模、油缸滑块、顶出机构、下模座;袋压成型的方式包括的构件为:风管;
复合材料预形体放置在上模、镶件和下模中;合模后的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风管安装在镶件和上模、上模座、下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内;风管吹气后充满密闭空间;镶件和油缸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座和上模以及下模和下模座之间各有一块隔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在隔热板上是避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蓉苑玲亢飞孙保锋郭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伽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