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近红外光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2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复合二维材料由超薄二维纳米材料与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结合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1)制备二维纳米材料;2)将二维纳米材料分散在乙醇中,制备超薄二维纳米材料悬浮液;3)将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分散在乙醇中,再加入超薄二维纳米材料悬浮液,搅拌、静置,去除沉淀得到含有所述的近红外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材料的胶体溶液。该复合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稳定性强,在传感器、生物成像技术、荧光探针、肿瘤靶向标记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ar-infrared light triggered fluorescence enhanced composite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红外光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原子级厚度和二维层状结构,赋予了其独特的物理学、电子学、化学和光学性质以及在器件、传感、催化、医药和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与传统的二维纳米材料相比,超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备可调的结构和功能、大的比表面积、高度有序的孔洞和充分暴露的表面活性位,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尤其是可降解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可运用于癌症治疗的纳米医学体系。上转换发光材料是在红外激发光下发射可见光的发光材料,上转换材料的照明要求是发光中心的亚稳态需要更长的能级寿命。由于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能量等间距的、阶梯状的能级结构和较长的激发态能级寿命,所以其具有丰富的上转换发光性能。上转换发光材料具有其它荧光材料无法比拟的高灵敏度、强组织穿透力、无自发荧光和不损伤生物组织等特性,使用上转换纳米材料作为近红外光的纳米传感器已广泛用于光催化、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和生物纳米技术。然而,这种材料的相对转换效率低,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在室温下,将Zn(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室温下,将Zn(NO3)2·6H2O和2,2'-联吡啶-5,5'-二羧酸酯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水形成溶液或悬浮液,经水热反应后离心分离得到固体产物,洗涤后得到二维纳米材料[Zn(2,2'-联吡啶-5,5'-二羧酸酯)(H2O)·H2O];
2)将二维纳米材料分散在乙醇中,超声、搅拌后静置,经离心除去沉淀得到丁达尔溶液,即表面排列着氧原子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胶体溶液;
3)将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分散在乙醇中得到上转换发光材料胶体悬浮液,之后在搅拌条件下逐滴加入到表面排列着氧原子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胶体溶液中,之后室温下搅拌、静置,去除沉淀得到含有所述近红外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材料的胶体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Zn(NO3)2·6H2O与2,2'-联吡啶-5,5'-二羧酸酯物质的量之比为4~4.5:1~1.5;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条件为140℃~150℃水热反应48h~50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将二维纳米材料分散在乙醇中,二维纳米材料和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5~20mg:60~100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触发荧光增强复合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搅拌后静置是指在25~40℃、20~60kHz条件下超声60~90min,之后在100~500rpm下搅拌12~24h,然后静置24~36h;步骤2)中所述的离心除去沉淀的离心速率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洋辉王聪张岚方文霞王佳莹孙柏旺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