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2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该技术方案对螺杆推进机构进行了创新性改良,在缸体中内置了仓壁振动器,一方面有助于物料在料斗中的下降,另一方面能促进物料推进过程中气泡的排出。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半开放式的模具结构,以固定体与基座相接触,在固定体上设置了上、下两组模具半壳,并在两组模具半壳中内置了可拆卸的中心占位体,通过上述构造的相互配合,不仅可对熔融物料起到成型作用,而且实现了模具的分体式拆卸;当待物料成型、冷却完毕后,可将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方便的拆卸下来,从而使成型后的物料仅与固定体相接触,因此更便于顶杆将物料顶出。

Injection equipment for precision mol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
本技术涉及注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
技术介绍
注塑设备又称为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目前注塑设备普遍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其中注射系统和合模系统是其核心工作模块。现有技术的注塑设备在利用螺杆推进的过程中物料存在挂壁现象,不仅影响物料核算而且容易产生气泡而影响注射效果。此外,目前注塑设备的模具开启不够充分,在开启状态下仍与物料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不利于物料的顶出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注塑设备在利用螺杆推进的过程中物料存在挂壁现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注塑设备其模具难以实现充分的开启。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包括机箱,盖板,通孔,电机,轴承,主动齿轮,第一过渡齿轮,过渡轴,第二过渡齿轮,从动齿轮,从动轴,变径螺杆,缸体,料斗,外套筒,加热圈,基座,顶杆,模具,其中在机箱上连接有盖板,在盖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电机的转轴连接在轴承上,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过渡齿轮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连接在过渡轴上,所述过渡轴上还连接有第二过渡齿轮,所述第二过渡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从动齿轮连接在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与变径螺杆相连接,所述变径螺杆套接在缸体中,在缸体的侧壁上连接有料斗,在缸体的侧壁上还连接有加热圈以及仓壁振动器,所述缸体套接在外套筒中,在缸体的前端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中设置有顶杆,在基座的前端连接有模具。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杆设置于该空腔中,所述顶杆位于缸体的轴线上。作为优选,所述模具包括固定体,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腔体,其中固定体连接在基座的前端,在固定体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连接在模具半壳上,所述中心占位体位于两个模具半壳之间,所述固定体、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共同围成腔体。作为优选,主动齿轮,第一过渡齿轮,第二过渡齿轮,从动齿轮均位于机箱中。作为优选,在缸体的外壁上还连接有耐热硅胶材质的凸头,缸体通过该凸头与外套筒相接触。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径螺杆是指外缘环绕有螺旋叶片的变径圆柱体,所述螺旋叶片的外径相等,也就是说,该变径螺旋的正投影位于同一圆形上。由于该变径螺杆的中心柱直径后端较小、前端较大,因此在被螺杆向前推送的过程中物料的容纳空间逐渐减小,从而起到增压的作用。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机箱用于承载装置的主体结构,其上的盖板用于机箱的开启,而通孔则可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电机为变径螺杆的旋转提供动力,这种传动作用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电机中轴连接在轴承上,主动齿轮在电机中轴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过渡齿轮旋转,由于第一过渡齿轮和第二过渡齿轮分别连接在过渡轴上,因而带动第二过渡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和从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变径螺杆转动。缸体侧壁上的料斗用于加入物料,而其侧壁上的仓壁振动器则有助于料斗中物料的下降,同时在物料推送的过程中可赶出气泡;缸体侧壁上的加热圈对物料起到热熔作用。外套筒对缸体起到保护作用。物料在缸体内增压后从前端经由基座喷射至模具中,在模具中成型、冷却后,将模具开启并利用顶杆将成型后的物料顶出。在基座中,空腔作为熔融物料的喷射通道,同时用于承载顶杆。模具由固定体、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共同组成,其中固定体与基座之间连接,并承载上、下两组模具半壳,而中心占位体则起到占位、塑形作用,固定体、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共同围成了腔体,该腔体即为欲成型的形状。待物料成型、冷却完毕后,可将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方便的拆卸下来,从而使成型后的物料仅与固定体相接触,因此更便于顶杆将物料顶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该技术方案对螺杆推进机构进行了创新性改良,在缸体中内置了仓壁振动器,一方面有助于物料在料斗中的下降,另一方面能促进物料推进过程中气泡的排出。在此基础上,本技术采用了半开放式的模具结构,以固定体与基座相接触,在固定体上设置了上、下两组模具半壳,并在两组模具半壳中内置了可拆卸的中心占位体,通过上述构造的相互配合,不仅可对熔融物料起到成型作用,而且实现了模具的分体式拆卸;当待物料成型、冷却完毕后,可将模具半壳、中心占位体方便的拆卸下来,从而使成型后的物料仅与固定体相接触,因此更便于顶杆将物料顶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模具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箱1,盖板2,通孔3,电机4,轴承5,主动齿轮6,第一过渡齿轮7,过渡轴8,第二过渡齿轮9,从动齿轮10,从动轴11,变径螺杆12,缸体13,料斗14,外套筒15,加热圈16,基座17,顶杆18,模具19,其中在机箱1上连接有盖板2,在盖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电机4的转轴连接在轴承5上,在电机4的转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6与第一过渡齿轮7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7连接在过渡轴8上,所述过渡轴8上还连接有第二过渡齿轮9,所述第二过渡齿轮9与从动齿轮10啮合传动,从动齿轮10连接在从动轴11上,所述从动轴11与变径螺杆12相连接,所述变径螺杆12套接在缸体13中,在缸体13的侧壁上连接有料斗14,在缸体13的侧壁上还连接有加热圈16以及仓壁振动器,所述缸体13套接在外套筒15中,在缸体13的前端连接有基座17,所述基座17中设置有顶杆18,在基座17的前端连接有模具19。所述基座17内部具有一空腔171,所述顶杆18设置于该空腔171中,所述顶杆18位于缸体13的轴线上。所述模具19包括固定体191,模具半壳192,中心占位体193,腔体194,其中固定体191连接在基座17的前端,在固定体191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模具半壳192,中心占位体193连接在模具半壳192上,所述中心占位体193位于两个模具半壳192之间,所述固定体191、模具半壳192、中心占位体193共同围成腔体194。主动齿轮6,第一过渡齿轮7,第二过渡齿轮9,从动齿轮10均位于机箱1中。在缸体13的外壁上还连接有耐热硅胶材质的凸头,缸体13通过该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盖板(2),通孔(3),电机(4),轴承(5),主动齿轮(6),第一过渡齿轮(7),过渡轴(8),第二过渡齿轮(9),从动齿轮(10),从动轴(11),变径螺杆(12),缸体(13),料斗(14),外套筒(15),加热圈(16),基座(17),顶杆(18),模具(19),其中在机箱(1)上连接有盖板(2),在盖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电机(4)的转轴连接在轴承(5)上,在电机(4)的转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6)与第一过渡齿轮(7)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7)连接在过渡轴(8)上,所述过渡轴(8)上还连接有第二过渡齿轮(9),所述第二过渡齿轮(9)与从动齿轮(10)啮合传动,从动齿轮(10)连接在从动轴(11)上,所述从动轴(11)与变径螺杆(12)相连接,所述变径螺杆(12)套接在缸体(13)中,在缸体(13)的侧壁上连接有料斗(14),在缸体(13)的侧壁上还连接有加热圈(16)以及仓壁振动器,所述缸体(13)套接在外套筒(15)中,在缸体(13)的前端连接有基座(17),所述基座(17)中设置有顶杆(18),在基座(17)的前端连接有模具(19)。/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精密模具加工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盖板(2),通孔(3),电机(4),轴承(5),主动齿轮(6),第一过渡齿轮(7),过渡轴(8),第二过渡齿轮(9),从动齿轮(10),从动轴(11),变径螺杆(12),缸体(13),料斗(14),外套筒(15),加热圈(16),基座(17),顶杆(18),模具(19),其中在机箱(1)上连接有盖板(2),在盖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电机(4)的转轴连接在轴承(5)上,在电机(4)的转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6)与第一过渡齿轮(7)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7)连接在过渡轴(8)上,所述过渡轴(8)上还连接有第二过渡齿轮(9),所述第二过渡齿轮(9)与从动齿轮(10)啮合传动,从动齿轮(10)连接在从动轴(11)上,所述从动轴(11)与变径螺杆(12)相连接,所述变径螺杆(12)套接在缸体(13)中,在缸体(13)的侧壁上连接有料斗(14),在缸体(13)的侧壁上还连接有加热圈(16)以及仓壁振动器,所述缸体(13)套接在外套筒(15)中,在缸体(13)的前端连接有基座(17),所述基座(17)中设置有顶杆(18),在基座(17)的前端连接有模具(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建德梁柱芬廖潮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