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37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式加工中心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包括固位组件,所述固位组件包括筒壳,所述筒壳包括壳体,且壳体为底端开口的圆柱体筒腔结构,所述壳体的下部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腔中部设置有销杆,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壁中部焊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端焊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下方挂接有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活塞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推杆和挂钩的配合,能够对提拉组件进行提拉,从而通过连杆的提拉将四组撑架向外撑张,使橡胶块与圆筒坯料的内腔腔壁紧密抵接,达到对圆筒坯料进行固定的目的,同时方便铣刀对圆筒坯料的外筒壁及顶部边壁进行铣削。

A fixture for machining parts in horizontal machining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卧式加工中心
,具体为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卧式加工中心是通过水平布局主轴的机构实现铣削加工的机床。由于主轴水平布置,刀具沿工件侧面往复运动,以促使切屑有效排出。铣削加工是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具进行金属切削,来去除材料的加工方式。卧式加工中心还可以配备双交换工作台,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行及缩短工件加工周期。其中,卧式加工中心在加工箱内对圆筒型金属坯料进行铣削时,会先通过操作台上的夹装机构对金属坯料的外壁进行夹持固定,以防铣削过程中金属坯料出现偏移。但是,传统的夹装机构都是从外部对圆筒型金属坯料进行夹持,使得铣刀无法对圆筒型金属坯料外壁的被夹持部位进行铣削;或者从顶部对圆筒型金属坯料进行按压固定,使得铣刀无法对圆筒型金属坯料顶部边壁进行铣削。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夹装机构都是从外部对圆筒型金属坯料进行夹持,使得铣刀无法对圆筒型金属坯料外壁的被夹持部位进行铣削;或者从顶部对圆筒型金属坯料进行按压固定,使得铣刀无法对圆筒型金属坯料顶部边壁进行铣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包括固位组件,所述固位组件包括筒壳,所述筒壳包括壳体,且壳体为底端开口的圆柱体筒腔结构,所述壳体的下部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腔中部设置有销杆,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壁中部焊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端焊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下方挂接有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活塞块,且活塞块外侧壁与壳体筒腔的腔壁摩擦接触,所述壳体顶壁中部焊接有耳块,所述活塞块底壁中部焊接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四面外侧壁中部均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端的左右两侧壁均对称焊接有第一销柱,所述活塞块下方均匀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安装有撑架,且撑架贯穿壳体侧壁上的通口,所述撑架外端安装有抵固件。优选的,所述壳体侧壁的通口共四组,且四组通口呈水平状分布,所述销杆呈水平状设置,且销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通口内腔的左右两侧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杆共四组,且四组连杆分别与四组连接块对应连接,所述连杆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两端部均开设有第一销孔,且第一销孔贯穿U型架端部的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一销孔与第一销柱相铰接,所述U型架底壁中部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壁均焊接有第二销柱。优选的,所述撑架包括方形板,所述方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销孔,且第二销孔贯穿方形板的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二销孔与销杆相铰接,所述方形板内端侧壁焊接有第一方杆,且第一方杆共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方杆呈左右对称状分布,所述第一方杆底端开设有第三销孔,且第三销孔贯穿第一方杆的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三销孔与第二销柱相铰接,所述方形板外端侧壁焊接有第二方杆,且第二方杆共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方杆呈左右对称状分布,所述第二方杆顶端开设有第四销孔,且第四销孔贯穿第二方杆的左右两侧壁,所述方形板、第一方杆和第二方杆连接形状呈Z型设置。优选的,所述抵固件包括橡胶块,且橡胶块外壁为弧形柱面,所述橡胶块内壁中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左右两侧壁中部均焊接有第三销柱,且第三销柱与第四销孔相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动推杆和挂钩的配合,能够对提拉组件进行提拉,从而通过连杆的提拉将四组撑架向外撑张,使橡胶块与圆筒坯料的内腔腔壁紧密抵接,达到对圆筒坯料进行固定的目的,同时方便铣刀对圆筒坯料的外筒壁及顶部边壁进行铣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筒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拉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抵固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撑张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收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际应用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圆筒坯料,200-工作台,300-升降机构,400-固定组件,410-筒壳,411-壳体,412-销杆,420-电动推杆,430-挂钩,440-提拉组件,441-活塞块,442-耳块,443-方形块,444-连接块,445-第一销柱,450-连杆,451-U型架,404-第一销孔,452-直板,453-第二销柱,460-撑架,461-方形板,401-第二销孔,462-第一方杆,402-第三销孔,463-第二方杆,403-第四销孔,470-抵固件,471-橡胶块,472-安装块,473-第三销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包括固位组件400,固位组件400包括筒壳410,筒壳410包括壳体411,壳体411为底端开口的圆柱体筒腔结构,壳体411的下部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口,通口内腔中部设置有销杆412,壳体411内腔顶部壁中部焊接有电动推杆420,电动推杆420底端焊接有挂钩430,挂钩430下方挂接有提拉组件440,提拉组件440包括活塞块441,活塞块441外侧壁与壳体411筒腔的腔壁摩擦接触,壳体411顶壁中部焊接有耳块442,活塞块441底壁中部焊接有方形块443,方形块443四面外侧壁中部均焊接有连接块444,连接块444外端的左右两侧壁均对称焊接有第一销柱445,活塞块441下方均匀设置有连杆450,连杆450底部安装有撑架460,撑架460贯穿壳体411侧壁上的通口,撑架460外端安装有抵固件470。进一步地,壳体411侧壁的通口共四组,四组通口呈水平状分布,销杆412呈水平状设置,销杆4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通口内腔的左右两侧壁相连接,方便撑架460的撑张或收拢。进一步地,连杆450共四组,四组连杆450分别与四组连接块444对应连接,连杆450包括U型架451,U型架451两端部均开设有第一销孔404,第一销孔404贯穿U型架451端部的左右两侧壁,第一销孔404与第一销柱445相铰接,U型架451底壁中部连接有直板452,直板452底端的左右两侧壁均焊接有第二销柱453,方便带动四组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包括固位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组件(400)包括筒壳(410),所述筒壳(410)包括壳体(411),且壳体(411)为底端开口的圆柱体筒腔结构,所述壳体(411)的下部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腔中部设置有销杆(412),所述壳体(411)内腔顶部壁中部焊接有电动推杆(420),所述电动推杆(420)底端焊接有挂钩(430),所述挂钩(430)下方挂接有提拉组件(440),所述提拉组件(440)包括活塞块(441),且活塞块(441)外侧壁与壳体(411)筒腔的腔壁摩擦接触,所述壳体(411)顶壁中部焊接有耳块(442),所述活塞块(441)底壁中部焊接有方形块(443),所述方形块(443)四面外侧壁中部均焊接有连接块(444),所述连接块(444)外端的左右两侧壁均对称焊接有第一销柱(445),所述活塞块(441)下方均匀设置有连杆(450),所述连杆(450)底部安装有撑架(460),且撑架(460)贯穿壳体(411)侧壁上的通口,所述撑架(460)外端安装有抵固件(4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包括固位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组件(400)包括筒壳(410),所述筒壳(410)包括壳体(411),且壳体(411)为底端开口的圆柱体筒腔结构,所述壳体(411)的下部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腔中部设置有销杆(412),所述壳体(411)内腔顶部壁中部焊接有电动推杆(420),所述电动推杆(420)底端焊接有挂钩(430),所述挂钩(430)下方挂接有提拉组件(440),所述提拉组件(440)包括活塞块(441),且活塞块(441)外侧壁与壳体(411)筒腔的腔壁摩擦接触,所述壳体(411)顶壁中部焊接有耳块(442),所述活塞块(441)底壁中部焊接有方形块(443),所述方形块(443)四面外侧壁中部均焊接有连接块(444),所述连接块(444)外端的左右两侧壁均对称焊接有第一销柱(445),所述活塞块(441)下方均匀设置有连杆(450),所述连杆(450)底部安装有撑架(460),且撑架(460)贯穿壳体(411)侧壁上的通口,所述撑架(460)外端安装有抵固件(4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1)侧壁的通口共四组,且四组通口呈水平状分布,所述销杆(412)呈水平状设置,且销杆(4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通口内腔的左右两侧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50)共四组,且四组连杆(450)分别与四组连接块(444)对应连接,所述连杆(450)包括U型架(451),所述U型架(451)两端部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威李斌王立报孙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