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11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其结构包括进料斗、导料斗、球阀、控制面板、按钮、搅拌辊、造粒网、排料口、倾倒机构和电源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料斗底部设置了倾倒机构,电动推杆通电进行工作,向前端推动连接块和连接杆,使连接杆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带动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分别绕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通过转动轴带动导料斗进行倾斜,使导料斗内部的物料倾倒进入到进料斗内部,达到了能够进行快速送料,增加造粒效率的优点。

A new type of granulator for deoxidiz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
本技术涉及脱氧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
技术介绍
脱氧剂又名去氧剂、吸氧剂,是可吸收氧气、减缓食品氧化作用的添加剂,是目前食品保藏中正在采用的新产品,它是一组易与游离氧或溶解氧起反应的化学混合物,把它装在有一定透气度和强度的密封纸袋中,如同干燥剂袋那样,在食品袋中和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能除去袋中残留在空气中的氧,防止食品因氧化变色、变质和油脂酸败,也对霉菌、好氧细菌和粮食害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目前脱氧剂不但用来保持食品品质,而且也用于谷物、饲料、药品、衣料、皮毛、精密仪器等类物品的保存、防锈等,在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使用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人工直接将脱氧剂物料通过进料斗放置进入到造粒机内部,现有氧剂生产用造粒机不易进行快速送料,导致造粒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解决了现有氧剂生产用造粒机不易进行快速送料,导致造粒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包括箱体,排料管,用于对所述箱体进行排料;进料斗,用于对所述排料管内部进行送料;导料斗,用于对所述进料斗进行送料;倾倒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导料斗进行倾倒;进一步的,所述排料管呈L性状的圆管;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呈圆形漏斗状;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斗呈倒勾簸箕状。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通过螺钉与固定架顶部右端锁紧固定,所述固定架内部中间设置有收集筒,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与气泵底部锁固连接,所述气泵与导管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与箱体顶部左端无缝连接,所述箱体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排料管一端与箱体右上端边缘固定连接,并且排料管另一端通过电焊与进料斗底部边缘相固定,所述进料斗右端设置有导料斗,所述排料管上端设置有球阀,所述箱体顶部阻左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左端等距分布有按钮,所述电机与搅拌辊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下端设置有造粒网,所述箱体与排料阀上端相连通,所述导料斗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所述固定架右端固定有电源导线。进一步的,所述倾倒机构包括推动机构、第一固定块、第一摆动杆、转动轴、第一转杆、第二摆动杆、第二固定块和第二转杆,所述推动机构与导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机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左端固定连接,并且推动机构另一端通过电焊与第二固定块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电焊与第一摆动杆后端相固定,所述第一摆动杆通过转动轴与导料斗左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通过第一转杆与进料斗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杆通过第二转杆与进料斗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杆与第二固定块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杆通过转动轴活动嵌套于导料斗左后端。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电动推杆、连接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杆另一端通过电焊与第二固定块右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贯穿于连接块中部,并且连接杆与连接块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钉与连接块后端锁紧固定,所述电动推杆活动嵌套于固定板内侧,所述固定板通过电焊与导料斗底部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最长伸长长度为25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均呈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杆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摆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夹角均为40度。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杆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为HTA1500系列,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45号钢材质,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氧剂生产用造粒机不易进行快速送料,导致造粒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在导料斗底部设置了倾倒机构,电动推杆通电进行工作,向前端推动连接块和连接杆,使连接杆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带动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分别绕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通过转动轴带动导料斗进行倾斜,使导料斗内部的物料倾倒进入到进料斗内部,达到了能够进行快速送料,增加造粒效率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倾倒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料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推动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架-1、收集筒-2、气泵-3、导管-4、箱体-5、电机-6、排料管-7、进料斗-8、导料斗-9、球阀-10、控制面板-11、按钮-12、搅拌辊-13、造粒网-14、排料阀-15、倾倒机构-16、电源导线-17、推动机构-161、第一固定块-162、第一摆动杆-163、转动轴-164、第一转杆-165、第二摆动杆-166、第二固定块-167、第二转杆-168、固定板-1611、电动推杆-1612、连接块-1613、连接杆-16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包括箱体5,排料管7,用于对箱体5进行排料;进料斗8,用于对排料管7内部进行送料;导料斗9,用于对进料斗8进行送料;倾倒机构16,用于带动导料斗9进行倾倒;其中,所述排料管7呈L性状的圆管;其中,所述进料斗8呈圆形漏斗状;其中,所述导料斗9呈倒勾簸箕状。其中,所述箱体5通过螺钉与固定架1顶部右端锁紧固定,所述固定架1内部中间设置有收集筒2,所述固定架1通过螺钉与气泵3底部锁固连接,所述气泵3与导管4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4与箱体5顶部左端无缝连接,所述箱体5顶部固定有电机6,所述排料管7一端与箱体5右上端边缘固定连接,并且排料管7另一端通过电焊与进料斗8底部边缘相固定,所述进料斗8右端设置有导料斗9,所述排料管7上端设置有球阀10,所述箱体5顶部阻左端安装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左端等距分布有按钮12,所述电机6与搅拌辊13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5内部下端设置有造粒网14,所述箱体5与排料阀15上端相连通,所述导料斗9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16,所述固定架1右端固定有电源导线17。其中,所述倾倒机构16包括推动机构161、第一固定块162、第一摆动杆163、转动轴164、第一转杆165、第二摆动杆166、第二固定块167和第二转杆168,所述推动机构161与导料斗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机构161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包括箱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管(7),用于对所述箱体(5)进行排料;进料斗(8),用于对所述排料管(7)内部进行送料;导料斗(9),用于对所述进料斗(8)进行送料;倾倒机构(16),用于带动所述导料斗(9)进行倾倒;其中,所述排料管(7)呈L性状的圆管;其中,所述进料斗(8)呈圆形漏斗状;其中,所述导料斗(9)呈倒勾簸箕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包括箱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管(7),用于对所述箱体(5)进行排料;进料斗(8),用于对所述排料管(7)内部进行送料;导料斗(9),用于对所述进料斗(8)进行送料;倾倒机构(16),用于带动所述导料斗(9)进行倾倒;其中,所述排料管(7)呈L性状的圆管;其中,所述进料斗(8)呈圆形漏斗状;其中,所述导料斗(9)呈倒勾簸箕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通过螺钉与固定架(1)顶部右端锁紧固定,所述固定架(1)内部中间设置有收集筒(2),所述固定架(1)通过螺钉与气泵(3)底部锁固连接,所述气泵(3)与导管(4)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4)与箱体(5)顶部左端无缝连接,所述箱体(5)顶部固定有电机(6),所述排料管(7)一端与箱体(5)右上端边缘固定连接,并且排料管(7)另一端通过电焊与进料斗(8)底部边缘相固定,所述进料斗(8)右端设置有导料斗(9),所述排料管(7)上端设置有球阀(10),所述箱体(5)顶部阻左端安装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左端等距分布有按钮(12),所述电机(6)与搅拌辊(13)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5)内部下端设置有造粒网(14),所述箱体(5)与排料阀(15)上端相连通,所述导料斗(9)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16),所述固定架(1)右端固定有电源导线(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氧剂生产用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倒机构(16)包括推动机构(161)、第一固定块(162)、第一摆动杆(163)、转动轴(164)、第一转杆(165)、第二摆动杆(166)、第二固定块(167)和第二转杆(168),所述推动机构(161)与导料斗(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机构(161)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62)左端固定连接,并且推动机构(161)另一端通过电焊与第二固定块(167)右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义鸿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新弘立冶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