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管装置、轴承冷却器及轴承冷却器的扩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03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管装置、轴承冷却器及轴承冷却器的扩管方法,扩管装置包括牵引绳、若干个导向珠、扩头以及卷扬机;轴承冷却器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若干个第一冷却管、若干个第二冷却管以及若干个翅片;轴承冷却器的扩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牵引绳的一端伸入第一冷却管,再将扩头安装牵引绳的一端上;将卷扬机与该牵引绳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冷却器通过翅片肋化强化传热,并通过将翅片整体设置,可有效缩小翅片与翅片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轴承冷却器的冷却效率,同时,高价值的铜管材料用料更少;此外,采用扩管装置对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进行扩管,使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与对应的通孔过盈配合,增强冷却管外侧肋化强化传热。

An expanding device, a bearing cooler and a expanding method of the bearing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管装置、轴承冷却器及轴承冷却器的扩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冷却
,尤其是涉及一种扩管装置、轴承冷却器及轴承冷却器的扩管方法。
技术介绍
轴承冷却器主要是配套大型电动机及大型水轮发电机上用的油冷却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整个冷却器沉浸在润滑油中,从而对润滑液进行降温,再通过润滑油吸收轴承高速运转产生热量。现有的轴承冷却器主要包括普通光管盘管轴承冷却器及复合螺纹翅片管轴承冷却器,普通光管盘管轴承冷却器仅仅通过冷却管进行热交换,由于冷却管通常是由铜制成,价格较高,导致其价格偏高且热传导效率低;复合螺纹翅片管轴承冷却器(请参照公告号为CN208907751U的中国技术专利)是在普通光管盘管轴承冷却器的基础上,在每个冷却管上均固定若干个翅片,通过翅片的设置增加了散热面积,但由于翅片与翅片之间存在着间隙从而使润滑油直接从这些间隙中流过,其冷却效率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冷却效率、减少铜管材料用量的一种轴承冷却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管装置,包括:牵引绳、若干个导向珠、扩头以及卷扬机,所述牵引绳用于穿过待扩径管道;各个所述导向珠均具有与所述牵引绳相配合的导向槽,各个所述导向珠均套设于所述牵引绳上且可沿着所述牵引绳滑动,各个所述导向珠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所述扩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牵引绳的一端,所述扩头的直径大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轴承冷却器,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若干个第一冷却管、若干个第二冷却管以及若干个翅片,所述第一端盖具有进出水腔,所述进出水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进出水腔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与所述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第二端盖具有一密闭的回流腔;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回流腔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出水腔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回流腔连通;各个所述翅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及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一一匹配的通孔,各个所述通孔均用于供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或第二冷却管穿过,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及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扩管装置进行扩管,从而使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及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均与对应的所述通孔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轴承冷却器的扩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各个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翅片、第一管板及第二管板组装成组装体;(2)通过辘管器使各个第一冷却管及各个第二冷却管均与第一管板胀接;(3)将所述组装体固定在工作台上;(4)将牵引绳的一端从一第一冷却管靠近第二管板的一端伸入,并从该第一冷却管靠近第一管板的一端伸出,再将扩头安装在牵引绳靠近第一管板的一端;(5)将卷扬机与该牵引绳靠近第二管板的一端连接,再开启该卷扬机,卷扬机拉动牵引绳及扩头从该第一冷却管穿过并从该第一冷却管靠近第二管板的一端拉出;(6)通过辘管器使各个第一冷却管及各个第二冷却管均与第二管板胀接;(7)按照上述步骤对下一个第一冷却管或第二冷却管进行扩管,直到所有的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均完成扩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冷却器通过翅片肋化强化传热,并通过将翅片整体设置,可有效缩小翅片与翅片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轴承冷却器的冷却效率,同时,高价值的铜管材料用料更少,因此该轴承冷却器可以实现成本优化,使产品更具竞争力;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扩管装置及采用该扩管装置对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进行扩管的方法,从而使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与对应的通孔过盈配合,增强冷却管外侧肋化强化传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扩管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冷却器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对应的仰视图;图6是图5中C-C剖面的剖视图;图7是图3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冷却器的扩管方法的操作示意图;图中:1-扩管装置、2-轴承冷却器、11-牵引绳、12-导向珠、13-扩头、21-第一端盖、211-隔板、212-进水腔、213-出水腔、2-进水口、215-出水口、22-第二端盖、221-回流腔、23-第一冷却管、24-第二冷却管、25-翅片、251-通孔、26-第一管板、261-进水管孔、262-出水管孔、27-第二管板、271-回流管孔、28-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扩管装置1,包括牵引绳11、若干个导向珠12、扩头13以及卷扬机。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牵引绳11用于穿过待扩径管道(未示出)。各个所述导向珠12均具有与所述牵引绳11相配合的导向槽,各个所述导向珠12均套设于所述牵引绳11上且可沿着所述牵引绳11滑动,各个所述导向珠12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所述扩头1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牵引绳11的一端,所述扩头为球形且其直径大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牵引绳11的另一端连接且用于拉动所述牵引绳11。优选地,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牵引绳11靠近所述扩头13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扩头13具有螺纹腔,所述扩头13与所述牵引绳11螺纹连接。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所述扩管装置1还包括固定螺母15,所述固定螺母15与所述牵引绳11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15还与所述扩头13抵接。请参照图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轴承冷却器2,包括第一端盖21、第二端盖22、若干个第一冷却管23、若干个第二冷却管24以及若干个翅片25。请参照图4-图6,所述第一端盖21具有进出水腔,所述进出水腔内设有隔板211,所述隔板211将所述进出水腔分为进水腔212和出水腔213,所述第一端盖21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2,所述第一端盖21上还设有与所述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口215。所述第二端盖22具有一密闭的回流腔221。请参照图4-图6,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3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腔212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回流腔221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24的一端均与所述出水腔213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2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回流腔221连通。请参照图7,各个所述翅片25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3及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24一一匹配的通孔251,各个所述通孔251均用于供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23或第二冷却管24穿过,各个所述第一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若干个导向珠、扩头以及卷扬机,/n所述牵引绳用于穿过待扩径管道;/n各个所述导向珠均具有与所述牵引绳相配合的导向槽,各个所述导向珠均套设于所述牵引绳上且可沿着所述牵引绳滑动,各个所述导向珠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n所述扩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牵引绳的一端,所述扩头的直径大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n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若干个导向珠、扩头以及卷扬机,
所述牵引绳用于穿过待扩径管道;
各个所述导向珠均具有与所述牵引绳相配合的导向槽,各个所述导向珠均套设于所述牵引绳上且可沿着所述牵引绳滑动,各个所述导向珠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
所述扩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牵引绳的一端,所述扩头的直径大于所述待扩径管道的管径;
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靠近所述扩头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扩头具有螺纹腔,所述扩头与所述牵引绳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牵引绳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还与所述扩头抵接。


4.一种轴承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若干个第一冷却管、若干个第二冷却管以及若干个翅片,
所述第一端盖具有进出水腔,所述进出水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进出水腔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与所述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口;
所述第二端盖具有一密闭的回流腔;
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回流腔连通;
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出水腔连通,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回流腔连通;
各个所述翅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及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一一匹配的通孔,各个所述通孔均用于供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或第二冷却管穿过,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及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均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扩管装置进行扩管,从而使各个所述第一冷却管及各个所述第二冷却管均与对应的所述通孔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以及若干个侧板,
所述第一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板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张龙黄锐张学民彭易兵刘同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高耐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