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972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顶面上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进料斗,外筒内转动设置有内筒,外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料斗,所述内筒内转动设置有混合器,所述机座的顶面设置有驱动内筒和混合器同时转动的动力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待分离电极片的连续投料和连续震荡分离、分离物的连续出料及分开收集,具有电极片表层物单次分离率高、工作效率高,且操作安全的优点。

A kind of separator for battery electrode surfac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
技术介绍
21世纪以来,新能源电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节能减排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最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量超过5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使用量的快速增加,动力电池报废量将逐年递增。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同时,动力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操作不当、涂布不均匀、部分脱料、尺寸不合格等原因造成大量的极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而成为不合格品,这些不合格品一般均作为废料处理。废动力电池如果处置不当,其所含的有机物和贵金属会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而另一方面废动力电池正极片中铝和磷酸铁锂、负极片中的铜和石墨等均具有极高的回收价值。因此对废动力电池的无害化回收机理进行研究迫在眉睫。如果能将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实现待分离电极片的连续投料和连续震荡分离、分离物的连续出料及分开收集,具有电极片表层物单次分离率高、工作效率高,且操作安全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顶面上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进料斗,外筒内转动设置有内筒,外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料斗;所述内筒内转动设置有混合器;所述机座的顶面设置有驱动内筒和混合器同时转动的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导向壁和若干个与内筒轴线平行设置的拨料条;所述拨料条位于螺旋导向壁之间并沿螺旋导向壁的螺旋方向分布;所述内筒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分离孔,分离孔与拨料条间隔设置;所述内筒的圆周面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另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优选的,所述混合器包括转动轴、若干个沿转动轴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支架杆、分别固定于支架杆两端部的外混合条和内混合条;所述内混合条位于外混合条的内侧,内混合条和外混合条的端部均设置有外翻的混合拨料条。优选的,多个所述内混合条构成螺旋状结构,多个所述外混合条构成螺旋状结构,且内混合条与外混合条的螺旋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下料斗包括相互隔离的极片漏斗和表层物漏斗;所述极片漏斗的底部输出口活动设置有极片隔料板;所述表层物漏斗的底部输出口活动设置有表层物隔料板。优选的,所述外筒的侧壁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极片漏斗相对应的极片出料口、与表层物漏斗相对应的表层物出料口。优选的,所述机座的顶面分别设置有位于极片漏斗正下方的极片收集装置、位于表层物漏斗正下方的表层物收集装置。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外侧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座顶面的驱动电机、固定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端的主动带轮、固定于混合器轴端的双联带轮、固定于内筒轴端的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从动带轮和主动齿轮;所述双联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筒中设置螺旋导向壁、拨料条、分离孔等结构,可实现待分离极片的连续投料和连续震荡分离、分离物的连续出料,连续化生产作业,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高;2.通过在内筒中设置反向双螺旋结构的混合器,使得待分离电极片的撞击震荡更加充分,分离更加彻底,使得单次分离率高,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3.通过分开收集的方式,便于未分离物料的二次分离操作,且收集位置位于分离位置外部,收集操作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内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内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所述混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所述混合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所述下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9为所述下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0为所述电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2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4外筒、5进料斗、6内筒、601螺旋导向壁、602拨料条、603分离孔、604进料口、605出料口、7混合器、701转动轴、702支架杆、703外混合条、704内混合条、705混合拨料条、8下料斗、801极片漏斗、802表层物漏斗、803极片隔料板、804表层物隔料板、9动力装置、901驱动电机、902主动带轮、903双联带轮、904从动齿轮、905从动带轮、906主动齿轮、907皮带、10极片收集装置、1001同步驱动电机、1002同步输送带、11表层物收集装置、1101步进电动机、1102导轨、1103滚珠丝杠、1104承载盘、12电加热装置、13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用于电池极片表层物的分离,包括机座1、固定于机座1顶面上的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的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垂直固定在机座1的顶面,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相对平行设置。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有外筒4。外筒4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筒,并水平放置,其两端端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螺栓连接孔,并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固定于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的内侧面上。外筒4的顶部一侧焊接固定有进料斗5,用于待分离电极片的投料。外筒4内转动设置有内筒6。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内筒6为空心圆柱壳体结构。内筒6的外壁与外筒4的内壁滑动接触或留有不大于2mm的间隙,以防电极片或脱落的表层物进入内筒6与外筒4之间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内筒6的圆周面上在与进料斗5位置相对应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进料口604,当内筒6旋转至进料口604位于进料斗5底部输出口正下方位置时,投入进料斗5中的电极片自然下落,并经进料口604进入内筒4的内部。内筒6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导向壁601,用于内筒6内电极片的整体行进导向,即电极片进入内筒6中后,由于内筒6的连续转动,在螺旋导向壁601的螺旋转动形成的侧向推力作用下,电极片由内筒的6的一端逐渐转移至另一端。内筒6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内筒6轴线平行设置的拨料条602。拨料条602位于螺旋导向壁601之间并沿螺旋导向壁601的螺旋方向分布。在内筒6转动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极片在自身重力下会沿内筒6的内壁滑动,并始终位于内筒6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包括机座(1)、固定于机座(1)顶面上的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有外筒(4);/n所述外筒(4)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进料斗(5),外筒(4)内转动设置有内筒(6),外筒(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料斗(8);/n所述内筒(6)内转动设置有混合器(7);/n所述机座(1)的顶面设置有驱动内筒(6)和混合器(7)同时转动的动力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包括机座(1)、固定于机座(1)顶面上的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有外筒(4);
所述外筒(4)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进料斗(5),外筒(4)内转动设置有内筒(6),外筒(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料斗(8);
所述内筒(6)内转动设置有混合器(7);
所述机座(1)的顶面设置有驱动内筒(6)和混合器(7)同时转动的动力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6)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导向壁(601)和若干个与内筒(6)轴线平行设置的拨料条(602);
所述拨料条(602)位于螺旋导向壁(601)之间并沿螺旋导向壁(601)的螺旋方向分布;
所述内筒(6)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分离孔(603),分离孔(603)与拨料条(602)间隔设置;
所述内筒(6)的圆周面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604)、另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6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7)包括转动轴(701)、若干个沿转动轴(701)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支架杆(702)、分别固定于支架杆(702)两端部的外混合条(703)和内混合条(704);
所述内混合条(704)位于外混合条(703)的内侧,内混合条(704)和外混合条(703)的端部均设置有外翻的混合拨料条(7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表层物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内混合条(704)构成螺旋状结构,多个所述外混合条(703)构成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炳唐陈乐高崧陈东汤晨毕海军李华兵张彦龙温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