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04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通油口,所述通油口贯穿主体,且所述通油口对称设置于主体两侧,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油槽、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所述第一横向油槽设置于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之间,且所述第一横向油槽与通油口相连通,所述主体内设置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对称设置于主体上下两端,且所述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均设置于集油槽之间,所述集油槽内设置有圆形输油口,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加强主体与凸轮轴之间的润滑效果,并且能够对两端的油进行拦截收集,并输送至出油口与凸轮轴之间再次使用,更好的防止油的漏出。

Camshaft bush of automobil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属于衬套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技术中,凸轮轴衬套一般使用纯铜,或铜、钢复合而成,在铜层上无油槽,凸轮轴衬套不能存储黄油,不能长期有效的润滑凸轮轴,从而使凸轮轴的转动不灵活、磨损快、使用寿命短,并且随着使用,要能够防止油的漏出,使油不会影响凸轮轴的使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通过设置有第一横向油槽、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能够更好的对主体与凸轮轴之间进行润滑,并且通过设置有第一斜向槽以及第二斜向槽,使油能够更好的在第一横向油槽、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之间流动,从而加强润滑效果,通过设置有集油槽,能够更好的对油进行拦截收集,防止油的漏出,并通过圆形输油口、输油管道以及出油口,将收集的油输送至主体与凸轮轴之间,从而加强油的利用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通油口,所述通油口贯穿主体,且所述通油口对称设置于主体两侧,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油槽、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所述第一横向油槽设置于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之间,且所述第一横向油槽与通油口相连通,所述主体内设置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对称设置于主体上下两端,且所述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均设置于集油槽之间,所述集油槽内设置有圆形输油口,所述主体内设置有输油通道,且所述输油通道与圆形输油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油槽与第二横向油槽之间、第一横向油槽与第三横向油槽之间均设置有出油口,且所述出油口与输油通道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油槽与第二横向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斜向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向槽两端分别与第二横向油槽以及通油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油槽与第三横向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斜向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向槽两端分别与第三横向油槽以及通油口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通过设置有第一横向油槽、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能够更好的对主体与凸轮轴之间进行润滑,并且通过设置有第一斜向槽以及第二斜向槽,使油能够更好的在第一横向油槽、第二横向油槽以及第三横向油槽之间流动,从而加强润滑效果,通过设置有集油槽,能够更好的对油进行拦截收集,防止油的漏出,并通过圆形输油口、输油管道以及出油口,将收集的油输送至主体与凸轮轴之间,从而加强油的利用效果,实用性强,适宜广泛推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汽车发动机拖轮轴衬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汽车发动机拖轮轴衬套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汽车发动机拖轮轴衬套的正视图;图中标号:1、主体;2、通油口;3、第一横向油槽;4、第二横向油槽;5、第三横向油槽;6、集油槽;7、圆形输油口;8、输油通道;9、出油口;10、第一斜向槽;11、第二斜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通油口2,使油进入到主体1与凸轮轴之间,所述通油口2贯穿主体1,且所述通油口2对称设置于主体1两侧,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油槽3、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设置于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之间,且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与通油口2相连通,使油更好的对主体1与凸轮轴之间进行润滑,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集油槽6,对油进行拦截收集,防止油的漏出,所述集油槽6对称设置于主体1上下两端,且所述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均设置于集油槽6之间,所述集油槽6内设置有圆形输油口7,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输油通道8,且所述输油通道8与圆形输油口7相连通。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与第二横向油槽4之间、第一横向油槽3与第三横向油槽5之间均设置有出油口9,且所述出油口9与输油通道8相连通,将收集的油输送至主体1与凸轮轴之间,从而加强油的利用效果,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与第二横向油槽4之间设置有第一斜向槽10,所述第一斜向槽10两端分别与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通油口2相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与第三横向油槽5之间设置有第二斜向槽11,所述第二斜向槽11两端分别与第三横向油槽5以及通油口2相连通,使油能够更好的在第一横向油槽3、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之间流动,从而加强润滑效果。本技术工作原理:将主体1套设于凸轮轴上,在使用时,油经过通油口2进入到主体1与凸轮轴之间,通过第一横向油槽3、第二横向油槽4、第三横向油槽5、第一斜向槽10以及第二斜向槽11使油进行流动,从而进行润滑,在油经过主体1两端的集油槽6时,会对其进行拦截收集,防止油的漏出,并通过圆形输油口7、输油管道8以及出油口9,将收集的油输送至主体1与凸轮轴之间,从而加强油的利用效果,结构简单,能够加强主体1与凸轮轴之间的润滑效果,更好的防止油的漏出,并加强对油的利用,实用性强。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通油口(2),所述通油口(2)贯穿主体(1),且所述通油口(2)对称设置于主体(1)两侧,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油槽(3)、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设置于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之间,且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与通油口(2)相连通,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集油槽(6),所述集油槽(6)对称设置于主体(1)上下两端,且所述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均设置于集油槽(6)之间,所述集油槽(6)内设置有圆形输油口(7),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输油通道(8),且所述输油通道(8)与圆形输油口(7)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通油口(2),所述通油口(2)贯穿主体(1),且所述通油口(2)对称设置于主体(1)两侧,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油槽(3)、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设置于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之间,且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与通油口(2)相连通,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集油槽(6),所述集油槽(6)对称设置于主体(1)上下两端,且所述第二横向油槽(4)以及第三横向油槽(5)均设置于集油槽(6)之间,所述集油槽(6)内设置有圆形输油口(7),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输油通道(8),且所述输油通道(8)与圆形输油口(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油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迪仕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