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81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同步油缸、第二液控换向阀、第三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高压进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与低压回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同步油缸分为左右两个油缸,且两个油缸结构上相互对称。该专利通过同步油缸输出两个相同的流量,并且利用两个液控单向阀和三个液控换向阀实现同步油缸的自动换向,从而可以用较小的同步油缸行程驱动行程较大的工作缸,利于同步回路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也提高了同步回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

A kind of automatic hydraulic synchronous cylinder synchronous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
技术介绍
在一些升降平台、液压顶升装置等大型设备中,为了克服较大的负载,需要使用两个或多个液压缸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或顶升对象能保证水平从而平稳上升。目前液压同步回路需要增加一些同步装置,如同步液压缸、分流阀、比例调速阀等。在利用液压系统对油缸进行驱动时,需要配合的油缸同步运行才行,不然会产生偏移,如果油缸运行不同步就会出现倾斜或者掉落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一般的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液压系统中(如图1),需要保持同步油缸的行程与工作缸的行程相等,在工作缸的行程较大时就会产生同步油缸长度较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以解决现有同步缸同步回路中的同步缸尺寸较大,不利于液压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同步油缸、第二液控换向阀、第三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P口和T口分别与高压油源和油箱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A口与同步油缸的M口和Q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B口与同步液压缸的N口和S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液控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液控口、第三液控换向阀的液控口和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高压进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阀体与同步油缸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的第一腔,当同步油缸的活塞运动到最左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与低压回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阀体与同步油缸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的第四腔,当同步油缸的活塞运动到最右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同步油缸的R口和O口分别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的K口和G口分别和第三液控换向阀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分为左右两个油缸,且结构上相对称。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的A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三液控换向阀的A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P口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个液控换向阀机械式的控制同步油缸的自动换向,可使同步油缸持续性的进行工作,可大大减小同步油缸的尺寸,便于小型化和集成化,同时提高了同步回路工作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减少了各个元件之间的泄露,同时可以减少各个元件工作时的能耗损失。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油缸还包括隔板、右缸筒、左缸筒、活塞杆、右活塞、左活塞、右缸盖、左缸盖。所述隔板的右端面与右缸筒焊接,左端面与左缸筒焊接,所述活塞杆与右活塞和左活塞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与隔板、右缸盖和左缸盖均为间隙配合可相对往复运动,所述右活塞与右缸筒、左活塞与左缸筒均为间隙配合可相对往复运动,所述右活塞相对于隔板的距离总是与左活塞相对于左缸盖的距离严格相等,所述右缸盖与右缸筒、左缸盖与左缸筒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左右结构对称的两个油缸,并且两个油缸共用一个活塞杆,确保了左右两个油缸输出的流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A口与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B口与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A口与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B口与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和第三液控换向阀的型号完全一致,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型号完全一致,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型号完全一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型号和连接方式一致的两个电磁换向阀,使得两个电磁换向阀产生的控制效果相一致。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尺寸完全一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同尺寸的两个液压缸,可确保其工作的同步。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液压系统有效的减小了同步油缸的体积,有利于同步回路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机械式的自动控制同步油缸的换向,便于同步油缸持续性的进行工作,并且提高了同步回路工作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性,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经过合理的设计实现合理的液压同步系统,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步性进一步提高,和现有技术相比更具实用性,性价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的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原理图;图3是同步油缸的结构图;图中:1高压油源,2第一液控换向阀,3第一液控单向阀,4同步油缸,5、第二液控换向阀,6、第三液控换向阀,7、第二液控单向阀,8、油箱,9、第一电磁换向阀,10、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第二电磁换向阀,41、隔板,42、右缸筒,43、左缸筒,44、活塞杆,45、右活塞,46、左活塞,47、右缸盖,48、左缸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2、第一液控单向阀3、第二液控单向阀7、同步油缸4、第二液控换向阀5、第三液控换向阀6。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P口和T口分别与高压油源1和油箱8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A口与同步油缸4的M口和Q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B口与同步液压缸4的N口和S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液控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液控口、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液控口和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液控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与高压进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阀体与同步油缸4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4的第一腔,当同步油缸4的活塞运动到最左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3。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与低压回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的阀体与同步油缸4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4的第四腔,当同步油缸4的活塞运动到最右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7。所述同步油缸4的R口和O口分别和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4的K口和G口分别和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4分为左右两个油缸,且结构上相对称。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A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9的P口连通。所述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A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2)、第一液控单向阀(3)、第二液控单向阀(7)、同步油缸(4)、第二液控换向阀(5)、第三液控换向阀(6);/n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P口和T口分别与高压油源(1)和油箱(8)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A口与同步油缸(4)的M口和Q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B口与同步液压缸(4)的N口和S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液控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液控口、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液控口和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液控口连通 ;/n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与高压进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阀体与同步油缸(4)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4)的第一腔,当同步油缸(4)的活塞运动到最左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3);/n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与低压回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的阀体与同步油缸(4)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4)的第四腔,当同步油缸(4)的活塞运动到最右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7);/n所述同步油缸(4)的R口和O口分别和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4)的K口和G口分别和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4)分为左右两个油缸,且结构上相对称;/n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A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9)的P口连通;/n所述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A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2)的P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控式液压同步缸同步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2)、第一液控单向阀(3)、第二液控单向阀(7)、同步油缸(4)、第二液控换向阀(5)、第三液控换向阀(6);
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P口和T口分别与高压油源(1)和油箱(8)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A口与同步油缸(4)的M口和Q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B口与同步液压缸(4)的N口和S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液控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液控口、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液控口和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液控口连通;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与高压进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阀体与同步油缸(4)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4)的第一腔,当同步油缸(4)的活塞运动到最左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3);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与低压回油路和三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的阀体与同步油缸(4)固定连接,且顶杆伸入同步油缸(4)的第四腔,当同步油缸(4)的活塞运动到最右边时即可推动顶杆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7);
所述同步油缸(4)的R口和O口分别和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4)的K口和G口分别和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P口和T口连通,所述同步油缸(4)分为左右两个油缸,且结构上相对称;
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A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9)的P口连通;
所述第三液控换向阀(6)的A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2)的P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控式同步缸同步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春强宗理夏为龙杨晰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