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76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车架,车架一侧可调节设置有模板,模板与车架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模板位置的调节装置,车架底部设置有便于移动车架位置的车轮行走装置,车架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推动车架倾斜的自倾式脱模装置;自倾式脱模包括分别设置于车架两侧的转动机构和顶推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车架倾斜设置,后续利用车架自重恢复水平放置位置,实现脱模,提高脱模效率,且操作要求低。

A self tilting side wall formwork trolley, devic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断面明挖隧道挖掘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主体结构的断面形式较多,需要将侧墙、隔墙和顶板分次浇筑,因此常规的全断面台车难以适用,尤其是侧墙浇筑需要根据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板台车。目前现有技术分为两种:1、常用施工方法,包括支架模板法和钢模板加三角支撑。支架模板法主要采用满堂钢管支架搭设支撑体系,用方木作为模板龙骨,外部采用胶合板作模板支撑,其缺点在于拼接缝较多,支架拆装及油缸脱模过程繁琐,耗费人力。钢模板加三角支撑脱模,需要大型吊车对模板进行安置,受基坑支撑体系影响,定位困难。2、侧墙模板台车,在钢模板基础上增加了支架体系和行走设备,采用多个油缸进行模板与侧墙间的调整及脱模,其缺点在于对油缸的同步要求较高,脱模操作需有一定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提高脱模效率,解决侧墙模板脱模过程中侧墙模板拆装、移动耗费时间及劳动力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一侧可调节设置有模板,所述模板与所述车架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模板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便于移动所述车架位置的车轮行走装置,所述车架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车架倾斜的自倾式脱模装置;所述自倾式脱模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两侧的转动机构和顶推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车轮行走装置,减轻模板移动过程中的工人劳动力;使用时,顶推装置顶起车架,带动车架倾斜,调节模板至所需的浇筑位置,浇筑的物料成型后,采用独有的脱模方式:收缩顶推装置,继而模板台车作用下,以转动机构处为转轴转动,带动模板移动完成脱模,简化脱模方式,有效减少对操作技术的需求。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粗调装置和细调装置;所述粗调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模板移动的伸缩油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整装置采用伸缩油缸,减少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的横向长度,节约施工所需空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所述模板,所述车架上固定有套管,所述伸缩油缸穿设于所述套管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油缸带动其与模板连接处移动,对模板的位置进行粗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细调装置包括多个伸缩丝杠,所述伸缩丝杠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模板和所述车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伸缩丝杠进一步调节模板的倾斜角度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为球铰,所述顶推装置为支撑油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球铰便于车架进行倾斜,支撑油缸推动车架倾斜,便于后续采用自重脱模。进一步的,所述车轮行走装置包括铺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钢轨,所述车架底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钢轨配合的滚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滚轮与钢轨之间的滑移配合,减轻模板移动过程中的工人劳动力。进一步的,所述车架靠近所述顶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载自重配重块,不仅能够防止车架侧翻,还能便于模板与浇筑墙自动分离,进一步简化脱模方式,有效降低对操作技术的需求。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的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相邻所述车架间可拆卸连接有便于同时带动多个所述车架移动的铰链连接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铰链连接模块,便于同时移动多个车架,增加浇筑长度。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连接柱,相邻所述车架上的连接柱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所述车架的连接丝杠。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丝杠连接相邻车架,便于相邻的模板同时脱模。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浇筑前准备:通过卷扬设备将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行至指定位置,顶起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在车架底部安装自倾式脱模装置,通过调节装置改变模板的位置,控制浇筑厚度;步骤二,脱模过程:在车架上安置配重块,拆除相邻两组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间的铰链连接模块,收缩顶推装置,利用模板台车自重分离浇筑墙与模板;步骤三,结束脱模:完成脱模后,顶起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移除自倾式脱模装置,将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行至下一位置重复作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独有的脱模方式:收缩顶推装置,继而模板台车作用下,以转动机构处为转轴转动,带动模板移动完成脱模,简化脱模方式,有效减少对操作技术的需求;将台车单元分组拼装,分组脱模,预防模板自倾脱模过程可能产生的弯损,方便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独有的脱模方式:收缩顶推装置,继而模板台车作用下,以转动机构处为转轴转动,带动模板移动完成脱模,简化脱模方式,有效减少对操作技术的需求;(2)进一步地,通过连接丝杠和铰链连接模块,不仅能保证一次性脱模距离足够长,还能缩短模板之间的距离,防止模板在脱模过程中发生扭转形变,提高工作效率;(3)进一步地,通过将调节装置设置为伸缩结构,减少横向长度,节约台车横向空间,能够通过狭小的空间并保证浇筑墙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型钢横梁;2、侧板;3、顶板;4、球铰;5、支撑油缸;6、伸缩丝杠;7、配重块;8、伸缩油缸;9、套管;10、连接丝杠;11、铰链连接模块;12、连接柱;13、模板;14、车架;15、钢轨;1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车架14,车架14一侧可调节设置有模板13,模板13竖直设置位于车架14一侧,模板13与车架14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模板13位置的调节装置,车架14底部设置有便于移动车架14位置的车轮行走装置,车轮行走装置包括铺设于车架14底部的钢轨15,车架14底部转动连接有与钢轨15配合的滚轮16,减轻模板13移动过程中的工人劳动力。车架14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推动车架14倾斜的自倾式脱模装置,自倾式脱模包括分别设置于车架14两侧的转动机构和顶推装置,转动机构为球铰4,顶推装置为支撑油缸5。车架14靠近顶推装置的一侧安装有配重块7,避免车架14侧翻。本专利技术采用独有的脱模方式:通过加载配重块7,支撑油缸5收缩后,车架14以球铰4处转动,带动模板13与浇筑墙分离,使脱模方式更加简化,有效减少对操作技术的需求。调节装置包括粗调装置和细调装置,粗调装置包括固定于车架14上用于带动模板13移动的伸缩油缸8,伸缩油缸8的伸缩杆铰接在车架14上,伸缩油缸8的缸体铰接模板13,车架14上固定有套管9,伸缩油缸8的缸体穿设于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包括车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4)一侧可调节设置有模板(13),所述模板(13)与所述车架(14)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模板(13)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车架(14)底部设置有便于移动所述车架(14)位置的车轮行走装置,所述车架(14)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车架(14)倾斜的自倾式脱模装置;/n所述自倾式脱模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14)两侧的转动机构和顶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包括车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4)一侧可调节设置有模板(13),所述模板(13)与所述车架(14)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模板(13)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车架(14)底部设置有便于移动所述车架(14)位置的车轮行走装置,所述车架(14)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车架(14)倾斜的自倾式脱模装置;
所述自倾式脱模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14)两侧的转动机构和顶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粗调装置和细调装置;
所述粗调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14)上用于带动所述模板(13)移动的伸缩油缸(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油缸(8)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14)上,另一端铰接所述模板(13),所述车架(14)上固定有套管(9),所述伸缩油缸(8)穿设于所述套管(9)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调装置包括多个伸缩丝杠(6),所述伸缩丝杠(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模板(13)和所述车架(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为球铰(4),所述顶推装置为支撑油缸(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13)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行走装置包括铺设于所述车架(14)底部的钢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铮周蓉峰滕延锋金晶沈恺达徐义威施增页徐阿弟陈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