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69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包括多个依次拼接而成的井室筒,相邻两井室筒之间设置有止水密封件,所述止水密封件包括在其中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止水板和在另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凹槽;拼装时,环形止水板嵌设到环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进行拼装时通过环形止水板和环形凹槽对相邻两井室筒进行安装、定位,提高其安装精度;同时通过环形止水板和环形凹槽的配合设置在相邻两井室筒之间形成了一个止水密封件,避免检测井外侧的水从相邻两井室筒之间的拼接缝中进入检测井内部,提高了检测井内的仪器和线路等结构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inspection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
本技术涉及检测井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
技术介绍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城市地下管网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常用的检查井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了预制检测井结构,预制检测井结构通过多个预制井室筒拼接而成,现有的相邻两个预制井室筒的拼接方式采用的是对齐的拼接平面或者对齐的拼接折形面,采用上述的拼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拼装完,在使用的过程中,检测井外部的水容易从两个预制井室筒之间的拼接缝中浸入到检测井内,将危害到检测井内的仪器和线路等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拼装完,在使用的过程中,检测井外部的水容易从两个预制井室筒之间的拼接缝中浸入到检测井内,将危害到检测井内的仪器和线路等结构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包括多个依次拼接而成的井室筒,相邻两井室筒之间设置有止水密封件,所述止水密封件包括在其中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止水板和在另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凹槽;拼装时,环形止水板嵌设到环形凹槽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在进行拼装时通过环形止水板和环形凹槽对相邻两井室筒进行安装、定位,提高其安装精度;同时通过环形止水板和环形凹槽的配合设置在相邻两井室筒之间形成了一个止水密封件,避免检测井外侧的水从相邻两井室筒之间的拼接缝中进入检测井内部,提高了检测井内的仪器和线路等结构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管与卡套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环形止水板1、主体井室筒2、井口井室筒3、密封底座4、环形凸起5、连接孔6、连接管7、卡套8、柔性密封套9、井盖支撑件10、井盖11、支撑筒101、连接耳102、环形支撑突出103、踏步12。实施例参考图1~图3所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包括多个依次拼接而成的井室筒,相邻两井室筒之间设置有止水密封件,所述止水密封件包括在其中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止水板1和在另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凹槽;拼装时,环形止水板1嵌设到环形凹槽内。本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中的多个井室筒包括多个主体井室筒2和多个井口井室筒3,多个主体井室筒2依次从下至上拼装后再依次拼装多个井口井室筒3,且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2的下端拼装有密封底座4,密封底座4与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2之间设置有两级密封结构;因检测井底部外侧的含水量比顶部高,通过两级密封结构对密封底座4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2之间密封连接,提高其密封性能;其中采用的两级密封结构包括由环形凸起5与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2内壁构成的一次密封结构和与所述止水密封件结构相同的二次密封结构,环形凸起5与密封底座4一体成型且设置在密封底座4的上表面,二次密封结构中的环形止水板1设置在密封底座4的上表面,环形凹槽开设在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2的下端面,且环形止水板1位于环形凸起5的外侧;拼装时,环形凸起5与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2内壁相抵,二次密封结构中的环形止水板1嵌入环形凹槽内;本实施例中密封底座4呈凸台状,便于在安装检测井的过程中,通过岩土等对密封底座4进行掩埋固定,主体井室筒2的孔径大于井口井室筒3的孔径,拼装后的多个主体井室筒2中位于顶部的主体井室筒2的顶端密封且在其顶端一侧开有安装孔,多个井口井室筒3依次拼装在安装孔。在本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拼装底部的主体井室筒2的侧壁上开有连接孔6,连接孔6内连接有连接管7,通过连接管7来连接铺设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城市地下管网的输送管道;连接管7的一端嵌入连接孔6内通过卡接密封件进行卡接固定,卡接密封件包括套接在连接管7端部的卡套8和连接在卡套8外侧沿其周向布置的柔性密封套9;拼装时,卡套8和柔性密封套9均与主体井室筒2的内壁相抵,通过卡套8的结构设计避免连接管7与主体井室筒2之间的连接发生脱落,提高连接强度,然后再通过柔性密封套9来提高连接管7与主体井室筒2之间的密封性能;其中采用的连接管7可以为波纹管。在拼装后的多个井口井室筒3中位于顶部的一个上端固定连接有井盖11支撑件10,井盖11支撑件10上配合设置有井盖11,井盖11支撑件10包括支撑筒101,支撑筒101的下端外侧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连接耳102,连接耳102通过多个埋设在井口井室筒3内的锁紧螺栓进行固定,支撑筒101的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环形支撑突出103,井盖11嵌设在支撑筒101内,通过环形支撑突出103进行支撑固定;本实施例中支撑筒101呈圆台状,且支撑筒101的上端口径小。本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在拼装后,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其内进、出,方便对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城市地下管网维修、安装;在每个主体井室筒2和每个井口井室筒3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布有多个踏步12;拼装后,一个检测井内的多个踏步12沿其轴向方向上呈线性分布。在拼装的过程中,每个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中的主体井室筒2和井口井室筒3的数量根据检测井所需的高度来确定,可以通过浇筑混泥土层来补足其中部分高度的不足。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包括多个依次拼接而成的井室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井室筒之间设置有止水密封件,所述止水密封件包括在其中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止水板和在另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凹槽;拼装时,环形止水板嵌设到环形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包括多个依次拼接而成的井室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井室筒之间设置有止水密封件,所述止水密封件包括在其中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止水板和在另一个井室筒的拼接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凹槽;拼装时,环形止水板嵌设到环形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井室筒包括多个主体井室筒和多个井口井室筒,多个主体井室筒依次从下至上拼装后再依次拼装多个井口井室筒,且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的下端拼装有密封底座,密封底座与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之间设置有两级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检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密封结构包括由环形凸起与位于底部的主体井室筒内壁构成的一次密封结构和与所述止水密封件结构相同的二次密封结构,环形凸起与密封底座一体成型且设置在密封底座的上表面,二次密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春张宇周飞杨先铃古思陈思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綦江区建筑工程检测中心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