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限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63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限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包括主梁、盖梁和桥墩,主梁与盖梁之间设置纵向隔震支座,盖梁与桥墩之间设置横向隔震支座,通过在主梁下表面设置纵向滑动导块和纵向限位挡块,在盖梁上表面设置与纵向滑动导块相匹配的纵向滑动导槽,使得主梁与盖梁仅能发生纵向相对运动;通过在盖梁下表明设置横向滑动导块和横向限位挡块,并在桥墩上表面设置与横向滑动导块相匹配的横向滑动导槽,使得盖梁与桥墩仅能发生横向相对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将减隔震桥梁中主梁相对于盖梁容易发生的平面转动进行了限制,实现水平两个方向的分离隔震,有助于减小减隔震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保护桥梁安全,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A kind of seismic isolation structure of bridge with limited in-plane rotation of main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简支梁桥、连续梁桥等直线桥、斜桥和弯桥的控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震(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破坏了震中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大量的公路桥梁。为减小强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损坏,研究新型桥梁减隔震结构和方法,增强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保证地震作用下人民安全、交通顺畅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建筑、桥梁结构的不断建设,为了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响应,保障结构的安全可靠,减隔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中。在桥梁结构中,常用的支座形式包括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等,这些支座水平刚度较小,可以减小地震发生时上部结构传递给墩底的弯矩和剪力,从而实现减隔震的目的。但支座水平刚度小也会导致桥梁上部结构位移过大,从而发生主梁碰撞、甚至落梁等破坏。对于存在施工误差或偏载等情况的直线、斜线简支梁桥或连续梁桥,以及各类简支或连续弯桥,其上部结构质心和刚心往往在平面内不会重合,因此在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包括主梁(1)、盖梁(6)和桥墩(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通过纵向隔震支座(5)放置于盖梁(6)的上部,所述主梁(1)下表面设置有纵向滑动导块(3)和纵向限位挡块(4),所述纵向滑动导块(3)与盖梁(6)上表面设置的纵向滑动导槽(7)相插接配合,所述纵向限位挡块(4)与盖梁(6)的外侧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盖梁(6)通过横向隔震支座(10)放置于桥墩(11)上部,所述盖梁(6)下表面设置有横向滑动导块(8)和横向限位挡块(9),所述横向滑动导块(8)与桥墩(11)上表面设置的横向滑动导槽(12)相插接配合,所述横向限位挡块(9)与桥墩(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包括主梁(1)、盖梁(6)和桥墩(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通过纵向隔震支座(5)放置于盖梁(6)的上部,所述主梁(1)下表面设置有纵向滑动导块(3)和纵向限位挡块(4),所述纵向滑动导块(3)与盖梁(6)上表面设置的纵向滑动导槽(7)相插接配合,所述纵向限位挡块(4)与盖梁(6)的外侧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盖梁(6)通过横向隔震支座(10)放置于桥墩(11)上部,所述盖梁(6)下表面设置有横向滑动导块(8)和横向限位挡块(9),所述横向滑动导块(8)与桥墩(11)上表面设置的横向滑动导槽(12)相插接配合,所述横向限位挡块(9)与桥墩(1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限位挡块(4)根据主梁(1)位于端支承处或中间支承处而分别设置一个或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主梁面内转动的桥梁减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动导块(3)的下表面与纵向滑动导槽(7)的底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伟王浩沙奔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苏州城市产业设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