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28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厌氧反应器、缓冲罐、第二厌氧反应器和调节罐,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一侧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相连,所述缓冲罐和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缓冲罐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上端与所述调节罐相连,所述调节罐的一侧设有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调节罐的下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混合充分、反应效果好和减少污泥流失的优点。

An anaerobic treatment system for chemical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废水具有水量大、成分复杂、难降解的特点,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化工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又称“厌氧消化”,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净化的生物处理方法,工作机理是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等气体。厌氧反应器一般包括底部的污泥床和上部的三相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污水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到污泥床,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气体,三相分离器对气液固三相进行分离。但是厌氧反应器流出液体中会夹带污泥,造成菌种的流失,此外,污水通过布水器进入到厌氧反应器内,但是厌氧反应器底部的边角区域的污泥得不到充分利用,且厌氧反应器采用平行同时进水,混合时间短,未能深度反应。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具有混合充分、反应效果好和减少污泥流失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厌氧反应器、缓冲罐、第二厌氧反应器和调节罐,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一侧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相连,所述缓冲罐和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缓冲罐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上端与所述调节罐相连,所述调节罐的一侧设有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调节罐的下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和所述第二旁通管上均设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反应器的内部的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布水管道和三相分离器,所述第一输送泵或所述第二输送泵与所述布水管道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或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布水管道包括若干连通的环管,所述环管上设有若干向下倾斜的出水弯管,所述出水弯管的出口均为逆时针或顺时针。优选的,所述布水管道底部还设有支撑架。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一回流管和所述第二回流管上也均设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厌氧反应器,便于调节,且在第一厌氧反应器和第二厌氧反应器之间设有缓冲罐,起到调节缓冲的作用,且缓冲罐底部沉淀的污泥可通过第一旁通管和第一输送泵输送至第一厌氧反应器内,有助于减少污泥的流失;第一厌氧反应器和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下端进水,上端出水,且布水管道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水弯管,出水弯管流出的污水起到搅拌作用,促进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果;且缓冲罐和调节罐的设置便于取样,以便能直接观察处理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和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布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厌氧反应器;2、缓冲罐;3、第二厌氧反应器;4、调节罐;5、第一输送泵;6、第二输送泵;7、第三输送泵;8、第一旁通管;9、第二旁通管;10、布水管道;11、环管;12、出水弯管;13、支撑架;14、三相分离器;15、出气口;16、气液分离器;17、排气口;18、排液口;19、排液管;20、第一回流管;21、第二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厌氧反应器1、缓冲罐2、第二厌氧反应器3和调节罐4,第一厌氧反应器1一侧设有第一输送泵5,第一输送泵5的出口与第一厌氧反应器1的下端相连,第一厌氧反应器1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罐2相连,缓冲罐2和第二厌氧反应器3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6,第二输送泵6的进口与缓冲罐2的下端相连,第二输送泵6的出口与第二厌氧反应器3的下端相连,第二厌氧反应器3的上端与调节罐4相连,调节罐4的一侧设有第三输送泵7,第三输送泵7的进口与调节罐4的下端相连。此外,第一厌氧反应器1的上端与第一输送泵5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回流管20,第二厌氧反应器3的上端与第二输送泵6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回流管21,第一回流管20和第二回流管21上也均设有阀门。第一厌氧反应器1和第二反应器的内部的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布水管道10和三相分离器14,第一输送泵5或第二输送泵6与布水管道10相连,布水管道10包括若干连通的环管11,环管11上设有若干向下倾斜的出水弯管12,出水弯管12的出口均为逆时针或顺时针,且布水管道10底部还设有支撑架13。第一厌氧反应器1和第二厌氧反应器3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5,出气口15连接有气液分离器16,气液分离器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排气口17和排液口18,排液口18连接有排液管19,排液管19的出口延伸至第一厌氧反应器1或第二厌氧反应器3的内部。第一输送泵5的进口和第二输送泵6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旁通管8,第二输送泵6的进口与第三输送泵7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二旁通管9,第一旁通管8和第二旁通管9上均设有阀门,当缓冲罐2内积累较多污泥时,污泥可通过第一旁通管8和第一输送泵5输送至第一厌氧反应器1内。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厌氧反应器,便于调节,且在第一厌氧反应器1和第二厌氧反应器3之间设有缓冲罐2,起到调节缓冲的作用,且缓冲罐2底部沉淀的污泥可通过第一旁通管8和第一输送泵5输送至第一厌氧反应器1内,有助于减少污泥的流失;第一厌氧反应器1和第二厌氧反应器3的下端进水,上端出水,且布水管道10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水弯管12,出水弯管12流出的污水起到搅拌作用,促进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果;且缓冲罐2和调节罐4的设置便于取样,以便能直接观察处理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应用案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厌氧反应器、缓冲罐、第二厌氧反应器和调节罐,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一侧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相连,所述缓冲罐和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缓冲罐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上端与所述调节罐相连,所述调节罐的一侧设有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调节罐的下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厌氧反应器、缓冲罐、第二厌氧反应器和调节罐,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一侧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相连,所述缓冲罐和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缓冲罐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厌氧反应器的上端与所述调节罐相连,所述调节罐的一侧设有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调节罐的下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和所述第二旁通管上均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反应器的内部的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布水管道和三相分离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静夏跃雄包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振兴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