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00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和点火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还包括过滤系统、燃烧室盖;过滤系统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形成的容纳腔体内,并与燃烧室盖、或者结合下壳体一起构成燃烧室;所述的点火装置设置在燃烧室中心,燃烧室内填充有气体发生剂;工作时,由所述过滤系统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并最终从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排气孔流出。

A gas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快速产生气体的气体发生器,可以运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装置、灭火器、救生艇充气器、救生气囊装置等需要实现快速充气的系统。尤其涉及包含具有一定气体流出路径的过滤器及其防止过滤器变形堵塞的支撑结构。属于快速产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快速产生气体的气体发生器结构组成及应用,尤其涉及运用于安全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结构组成,也属于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主要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快速产生气体填充安全气囊,从而实现防护乘客人身安全的作用。灭火器主要是在发生火灾时,能快速产生气体将其内的阻燃物质快速释放,实现灭火的功能。救生艇充气器以及救生气囊装置是在出现险情时,能够快速产生气体填充救生艇或气囊,实现运输载物或载人的作用。这些装置其主要要求即为快速充气,因此核心部件就是气体发生器。在这些装置中,气体发生器被设置为这样:当由于被动或主动因素产生一个信号传递给点火装置,点火装置触发,直接产生或者通过点火药放大产生高温粒子、气体释放到燃烧室内,引燃其内的气体发生剂快速产生大量气体,通过过滤器冷却过滤后,经上壳体的排气孔释放气体到所需的气囊等装置内,从而将气囊填充膨胀或将装置增压,形成缓冲或释放物质,实现所需功用。虽然以这种方式实现快速产生气体的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但是由于气体来源是火药燃烧,火药在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会残留一定的固体残渣,这些残渣会随着高压气体流出产气结构,可能会对配套的如气囊等其他装置造成伤害,反而无法起到防护和救生的功用。因此气体发生器内必须具有能够有效过滤这些残渣的过滤装置,或者同时具有引导气体流向减缓冲击结构,另外就是配套辅助实现过滤或引导的支撑部件或结构。目前气体发生器行业内已有一些用于这些装置的产品结构,其主要构成也是壳体、燃烧室(包含药剂及过滤装置)、点火装置。但是有些结构之间匹配并不完善,可能存在点火装置固定失效;产气药剂燃烧性能无法精确控制;过滤器定位定心偏置;过滤器过滤效果不足;过滤能力未充分运用;过滤器工作变形堵塞排气孔;气体流出路径不可控;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的能力随温度变化大等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气体发生器输出气体的性能不可控,残渣释放过多的影响,随之匹配的装置就可能无法实现功能或者功能不全,也就无法起到防护和救生的功用。所以一些结构必须要进行改进,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焊接连接、注塑或者一体式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要求选择点火装置的固定方式;产气药剂及点火药剂可根据需求选用不同药型,以精确控制气体发生器的压力性能;通过过滤器制成原理及支撑结构的选择,可以更好的匹配火药的燃烧后的过滤性能,以及更好的保持过滤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选择不同连接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结构需求。另外一个匹配更优的结构,可以大程度的降低气体发生器的成本。在专利CN110217192A公开了一种发生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点火器组件和过滤器。其中,点火器组件的周围设置有用于容纳产气药并使产气药在其中燃烧的燃烧室;过滤器设置在点火器组件和燃烧室的上方;在点火器组件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引导元件,引导元件上设置有引导口,用于将产气药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引导至过滤器的大致中央位置,使得气体能够从大致中央的位置进入过滤器,在过滤器内朝向过滤器的外周扩散,并从过滤器的外周流出后经由排气口排出。但是该设计的过滤系统的过滤器的作用面积较小,对过滤器的降温和过滤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专利CN206644779U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如图2所示,该发生器包括具有第一排气孔的外壳,设置于该外壳内且两端开口的过滤器,设置于该过滤器底端开口处的下端盖,及设置于该过滤器内的产气组件,另外,该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还包括封盖于过滤器顶端开口处的可透气的上顶盖,该上顶盖与过滤器及下端盖围合形成有产气药腔,产气组件位于该产气药腔内。但该气体发生器没有设置自动点火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和点火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还包括过滤系统、燃烧室盖;过滤系统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形成的容纳腔体内,并与燃烧室盖、或者结合下壳体一起构成燃烧室;所述的点火装置设置在燃烧室中心,燃烧室内填充有气体发生剂;工作时,由所述过滤系统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并最终从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排气孔流出。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过滤器自身结构上的支撑结构以及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工作部分形状包括径向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波浪形;轴向不同直径、轴向不同厚度、轴向带圆弧形,轴向截面圆锥形。优选的,所述过滤器自身结构上的支撑结构为在其工作部分形状基础上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台阶、圆弧、斜面;或为在其工作部分的轴向外壁设置的凸点、台阶、突出形状;或为其工作部分轴向直径不同的结构;或为其工作部分自身多边形或波浪形的形状在外壁形成的间隔突出结构;或为以上的任意组合方式形成的结构。优选的,所述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设置在下壳体上,包括如下结构形式:在下壳体圆柱壁顶部形成一个收口平面,在收口平面上形成具有间隔空隙的突出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在下壳体圆柱壁顶部形成一个间隔收口的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在下壳体圆柱壁上设置向内突出的凸点,缩边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在下壳体圆柱壁和底面过渡部分设置斜面或弧面过渡,匹配过滤器的端面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下壳体底面向内突出的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优选的,所述突出结构数量为3~15个,优选3~10个;间隔收口结构的数量为3~15个,优选3~10个。优选的,所述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设置在上壳体上,包括如下结构形式:在上壳体圆柱壁上设置向内突出的凸点,缩边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上壳体顶部设置成轴向向外突出的球面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在上壳体圆柱壁和顶面过渡部分设置斜面或弧面过渡,匹配过滤器的端面用于支撑过滤器。优选的,所述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为独立结构,包括如下结构形式:两个圆柱壁加一个圆环平面的结构,设置与过滤器内部或外部配合利用与点火装置同心的原理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两个圆柱壁加一个圆环平面的结构,设置与过滤器内部或外部配合利用与下壳体圆柱壁同心的原理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一个圆环平面到一个圆柱壁,再到圆环平面的结构设置在过滤器外部,挂在下壳体圆柱壁顶部用于支撑过滤器;或者一个圆环平面加一个圆柱壁,利用过滤器与壳体或者点火装置同心的原理支撑过滤器。优选的,由所述过滤系统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为曲折的气体流出路径;所述的曲折的气体流出路径为杂乱无章的流出路径;或者是沿过滤器径向反复反射的折线;或者是一种先径向流出一段路径再轴向流出一段路径,再径向,再轴向,如此类推的曲折流出路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和点火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系统、燃烧室盖;过滤系统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形成的容纳腔体内,并与燃烧室盖、或者结合下壳体一起构成燃烧室;所述的点火装置设置在燃烧室中心,燃烧室内填充有气体发生剂;工作时,由所述过滤系统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并最终从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排气孔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和点火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系统、燃烧室盖;过滤系统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形成的容纳腔体内,并与燃烧室盖、或者结合下壳体一起构成燃烧室;所述的点火装置设置在燃烧室中心,燃烧室内填充有气体发生剂;工作时,由所述过滤系统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并最终从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排气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过滤器自身结构上的支撑结构以及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工作部分形状包括径向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波浪形;轴向不同直径、轴向不同厚度、轴向带圆弧形,轴向截面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自身结构上的支撑结构为在其工作部分形状基础上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台阶、圆弧、斜面;或为在其工作部分的轴向外壁设置的凸点、台阶、突出形状;或为其工作部分轴向直径不同的结构;或为其工作部分自身多边形或波浪形的形状在外壁形成的间隔突出结构;或为以上的任意组合方式形成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设置在下壳体上,包括如下结构形式:
在下壳体圆柱壁顶部形成一个收口平面,在收口平面上形成具有间隔空隙的突出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在下壳体圆柱壁顶部形成一个间隔收口的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在下壳体圆柱壁上设置向内突出的凸点,缩边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在下壳体圆柱壁和底面过渡部分设置斜面或弧面过渡,匹配过滤器的端面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下壳体底面向内突出的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结构数量为3~15个,优选3~10个;间隔收口结构的数量为3~15个,优选3~10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设置在上壳体上,包括如下结构形式:
在上壳体圆柱壁上设置向内突出的凸点,缩边结构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上壳体顶部设置成轴向向外突出的球面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在上壳体圆柱壁和顶面过渡部分设置斜面或弧面过渡,匹配过滤器的端面用于支撑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过滤器自身的支撑结构为独立结构,包括如下结构形式:
两个圆柱壁加一个圆环平面的结构,设置与过滤器内部或外部配合利用与点火装置同心的原理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两个圆柱壁加一个圆环平面的结构,设置与过滤器内部或外部配合利用与下壳体圆柱壁同心的原理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一个圆环平面到一个圆柱壁,再到圆环平面的结构设置在过滤器外部,挂在下壳体圆柱壁顶部用于支撑过滤器;
或者一个圆环平面加一个圆柱壁,利用过滤器与壳体或者点火装置同心的原理支撑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过滤系统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为曲折的气体流出路径;所述的曲折的气体流出路径为杂乱无章的流出路径;或者是沿过滤器径向反复反射的折线;或者是一种先径向流出一段路径再轴向流出一段路径,再径向,再轴向,如此类推的曲折流出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是由针织成型的袜状网压制而成;或者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强杨志雄付文斌张印明郭孝敏夏强王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