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晶圆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圆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晶圆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半导体领域晶圆的背面减薄工艺单一,通常减薄后晶圆的厚度在150微米及以上。当减薄后晶圆的厚度在120微米及以下时,由于加工的晶圆太薄,在进行减薄工艺时,晶圆边缘容易崩坏,导致晶圆裂片,造成晶圆成品率偏低。现有方法通过大尺寸磨轮的高速旋转逐渐的将晶圆片减薄,因为高速的摩擦减薄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在晶圆外通过高压水冲降低磨轮的温度。磨轮的直径会大于晶圆的直径。目前生产线大多采用该种方法对晶圆进行减薄处理。减薄后晶圆的尺寸厚度大于150微米及以上时,晶圆的碎片率不高,但是当减薄后晶圆的尺寸小于120微米时,由于边缘较薄,在高速摩擦中,容易崩坏,导致晶圆的碎片率会比较高,造成晶圆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薄晶圆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晶圆加工装置,包括磨轮、水槽、磨片及连接轴,所述的磨轮为圆盘状,所述的磨轮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晶圆加工装置,包括磨轮(1)、水槽(2)、磨片(3)及连接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轮(1)为圆盘状,所述的磨轮(1)放置在晶圆(5)顶部,所述的晶圆(5)底部通过真空吸附在晶圆操作台上;所述的磨轮(1)底部边缘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内通过卡扣连接有磨片(3),所述的卡槽顶部设有水槽(2),且水槽(2)贯穿磨轮(1)顶部,所述的水槽(2)内安装有水管;所述的磨轮(1)中部安装有连接轴(4),所述的连接轴(4)与电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晶圆加工装置,包括磨轮(1)、水槽(2)、磨片(3)及连接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轮(1)为圆盘状,所述的磨轮(1)放置在晶圆(5)顶部,所述的晶圆(5)底部通过真空吸附在晶圆操作台上;所述的磨轮(1)底部边缘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内通过卡扣连接有磨片(3),所述的卡槽顶部设有水槽(2),且水槽(2)贯穿磨轮(1)顶部,所述的水槽(2)内安装有水管;所述的磨轮(1)中部安装有连接轴(4),所述的连接轴(4)与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晶圆加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杰,李守亮,李向坤,刘传利,刘星义,王琪,徐金金,王曰兵,
申请(专利权)人:科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