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664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包括经前后板定位连接轴连接固定的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和定位后端板;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与定位前端板之间设有力矩电机,力矩电机的电机轴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连接固定,力矩电机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三个前定位拨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滑动连接,后端定位挡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固定连接,三个前定位拨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与后端定位挡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部分重合;定位前端板上开设有一弧形槽,临近所述弧形槽的前定位拨片伸入弧形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与实车状态相对应的方向盘满行程机械限位锁止功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Limit locking mechanism of steering system for fixed driving sim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
本技术涉及转向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个性化驾驶相关理念的提出,为了充分了解驾驶人个性特征,需要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大量数据采集实验,由于实车的可调参数少,以及受环境限制所能选取的工况有限,为驾驶员提供接近实车的驾驶模拟器,模拟真实驾驶时的感觉十分必要。目前固定式驾驶模拟器所使用的转向管柱由于没有与转向机及转向拉杆相连,因此无法实现实车状态上的方向盘操作行程限位,一般实车方向盘满行程大约为三圈。若要实现固定式驾驶模拟器实现如实车的方向盘形成限位,大多要移植实车的转向系统,不但结构复杂,不便于设计布局,而且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能够实现与实车状态相对应的方向盘满行程机械限位锁止功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包括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定位后端板、三个前定位拨片、后端定位挡片和力矩电机适配轴套;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和定位后端板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前后板定位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与定位前端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力矩电机,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在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上,所述力矩电机的电机轴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拨片,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挡片,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与后端定位挡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部分重合;所述定位前端板上开设有一弧形槽,临近所述弧形槽的前定位拨片伸入弧形槽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和定位后端板通过三根前后板定位连接轴连接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三根所述前后板定位连接轴分别位于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定位拨片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安装第一安装部的位置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后端定位挡片包括第二定位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心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安装第二安装部的位置的截面为矩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一安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和第二安装部为一体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力矩电机和转向管柱同轴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力矩电机适配轴套驱动后端定位挡片依次带动前定位拨片转动,最后通过弧形槽对前定位拨片进行锁止定位,从而实现与实车状态相对应的方向盘转动三圈满行程机械限位锁止功能;2.本技术无需使用实车的转向系统就能够实现实车的转向锁止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设计布局;3.本技术可根据不同车型通过增减前定位拨片数量和弧形槽的长度实现不同圈数的转动行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其中:1、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2、定位前端板;3、定位后端板;4、前定位拨片;5、后端定位挡片;6、力矩电机适配轴套;7、前后板定位连接轴;8、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包括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1、定位前端板2、定位后端板3、三个前定位拨片4、后端定位挡片5和力矩电机适配轴套6;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和定位后端板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前后板定位连接轴7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与定位前端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力矩电机(图中未画出),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在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上,所述力矩电机的电机轴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拨片,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挡片,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与后端定位挡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部分重合,即后端定位挡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碰到前定位拨片,而位于后方的前定位拨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碰到位于前方的前定位拨片;所述定位前端板上开设有一弧形槽8,临近所述弧形槽的前定位拨片伸入弧形槽中,即所述前定位拨片与弧形槽配合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和定位后端板通过三根前后板定位连接轴连接固定。具体地,三根所述前后板定位连接轴分别位于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定位拨片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安装第一安装部的位置的截面为圆形,第一安装部套接在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并能相对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转动;所述后端定位挡片包括第二定位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心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安装第二安装部的位置的截面为矩形,第二安装部套接在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并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上相对静止。其中,第一定位部对应上文的弧形拨片,第二定位部对应上文的弧形挡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一安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和第二安装部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力矩电机和转向管柱同轴设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转向管柱转动通过力矩电机传递到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再通过力矩电机适配轴套驱动后端定位挡片依次带动前定位拨片转动,最后通过弧形槽对前定位拨片进行锁止定位,从而实现与实车状态相对应的方向盘转动三圈满行程机械限位锁止功能。本技术可根据不同车型通过增减前定位拨片数量和弧形槽的长度实现不同圈数的转动行程。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定位后端板、三个前定位拨片、后端定位挡片和力矩电机适配轴套;/n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和定位后端板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前后板定位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与定位前端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力矩电机,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在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上,所述力矩电机的电机轴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n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拨片,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挡片,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与后端定位挡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部分重合;/n所述定位前端板上开设有一弧形槽,临近所述弧形槽的前定位拨片伸入弧形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定位后端板、三个前定位拨片、后端定位挡片和力矩电机适配轴套;
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定位前端板和定位后端板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前后板定位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与定位前端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力矩电机,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在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上,所述力矩电机的电机轴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连接固定,所述力矩电机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
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拨片,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挡片,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后端定位挡片与力矩电机适配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三个前定位拨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与后端定位挡片转动围成的圆柱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部分重合;
所述定位前端板上开设有一弧形槽,临近所述弧形槽的前定位拨片伸入弧形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式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限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电机固定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欣张继伟杨得军詹军闫冬时宽飞金卓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壹心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